已解决问题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采取学分制管理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采取学分制管理,统筹本科和博士阶段培养计划。博士阶段的课程对高年级强基计划本科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提前修读博士课程,达到要求的纳入博士成绩。通过提前选修博士阶段的课程,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加快人才培养效率。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7-18 23:51:53 解决时间:2022-06-07 20:11

满意答案

2.采取学分制管理,统筹本科和博士阶段培养计划。博士阶段的课程对高年级强基计划本科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提前修读博士课程,达到要求的纳入博士成绩。通过提前选修博士阶段的课程,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加快人才培养效率。

3.通过增设科研能力培养、暑期学校等特色课程,提前进行科研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专业的前沿课题研究。

4.实行学术导师制:聘请院士、各类人才计划教授等作为一对一的学生导师。导师在基础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学习、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交流和指导,实现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的培养理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卓越创新能力。

5.采取阶段考核和滚动机制:一到三年级每年进行阶段性考核,未达到考核要求的同学分流至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一年级未分专业之前统一分流至化学类专业);强基班差额将选拔化学专业(一年级为化学类专业)学习优秀且有志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专业的同学补足。

6.实施专门的激励机制:除国家、上海市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各类奖助学金外,面向强基计划设立“校友奖学金”、“霞光奖学金”等,奖励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学生;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项目研究等提供经费和平台支持;通过“院长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前往世界知名高校或学术机构开展访学、短期交流、以及参加国际科技竞赛等活动。

答案来源于: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中专 2022-06-07 20:11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通识教育课程

    1楼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通识教育课程(39学分)

  • 中专学校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2楼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 中专学校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实行学术导师制

    3楼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实行学术导师制:聘请院士、各类人才计划教授等作为一对一的学生导师。导师在基础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学习、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交流和指导,实现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的培养理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卓越创新能力。

  • 中专学校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机制与模式

    4楼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机制与模式

  • 中专学校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

    5楼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 中专学校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及要求

    6楼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及要求

  • 中专学校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基本情况

    7楼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基本情况

  • 中专学校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学分制

    8楼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学分制

  • 中专学校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采取阶段考核和滚动机制

    9楼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采取阶段考核和滚动机制:一到三年级每年进行阶段性考核,未达到考核要求的同学分流-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一年级未分专业之前统一分流-化学类专业);强基班差额将选拔化学专业(一年级为化学类专业)学习优秀且有志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专业的同学补足。

  • 我要读技校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采取学分制管理

    10楼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采取学分制管理,统筹本科和博士阶段培养计划。博士阶段的课程对高年级强基计划本科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提前修读博士课程,达到要求的纳入博士成绩。通过提前选修博士阶段的课程,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加快人才培养效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