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力: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设立于1946年,历经湖北省品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发展,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第一批建设点,办学力量和规模在国内名列前茅。本专业所在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是我国首批学位授权点,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三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之一。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本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排名国内第四,世界第七。
2、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备“适应性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宗旨,培养具备坚实的数学、力学、计算机、外语、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技术服务以及必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据分析、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等知识,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为主的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项目策划与管理、生产运营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船体构造与制图、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船舶推进、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建造工艺学、船舶设计原理。
特色课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振动与噪声、海洋平台建造工艺、人机工程与船舶美学、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船舶智能设计制造原理与系统、智能船舶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
3、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设立于1946年,历经湖北省品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发展,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第一批建设点,办学力量和规模在国内名列前茅。本专业所在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是我国首批学位授权点,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三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之一。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本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排名国内第四,世界第七。
4、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88.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满意度超过90%。2021届毕业生共160人,就业率为88.75%。主要进入骨干造船企业、船舶设计院、海事局、船级社、其他行业。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武汉市、广东省、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等,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43.77%。
行业分布: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教育业,分别占比52.07%、21.3%。
知名企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2021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95人,其中国内升学94人,出国(境)1人,分别占比58.75%、0.625%,进入本校深造人数67人,免试推荐研究生比例为25.63%。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
出国(境)去向:留学国家(地区)为英国。国际化交流和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知名高等学府。
答案来源于: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专业特色与优势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专业特色与优势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业特色与优势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特色与优势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专业特色与优势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班专业专业特色与优势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专业特色与优势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特色与优势
3专业特色与优势专业实力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设立于1946年历经湖北省品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发展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第一批建设点办学力量和规模在国内名列前茅本专业所在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是我国首批学位授权点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三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之一2020年软科中国好学科排名中本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排名第三本专业依托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等一流学科平台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第一批获批的国家一流本科建设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专业特色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