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
学校现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93亿元。设有20个学院(部),6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工科项目2个,国家新农科项目5个,国家新文科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1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国际认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含新兴特色)专业9个。现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9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与重点培育学科5个。拥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6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文化传播基地、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45个。
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966人、研究生4069人、留学生781人,教职工近210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3人、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4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3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杰出教师1人、省“万人计划”10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和第一层次18人,省级创新团队15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6人。此外,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961人,教职工近400人。
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7门,省级精品课程2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15门,虚仿省级认定9门,虚拟仿真省级立项31项;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2900余项,其中,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全国金奖1项、银奖3项。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涌现出“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批优秀学生典型。
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先后与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贵州、四川等省的50多个县市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学校连续3次被评为浙江省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获2021年度结对帮扶考评优秀单位,连续14次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先进派出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获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2014年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干果科技特派员团队被中宣部列为“最美科技人员”。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华沙生命科学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联合培养人才,与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乌克兰生命科学大学和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合作开展留基委公派留学项目,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
学校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两园(校园、植物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立足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求真、敬业”的校训,弘扬“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聚焦“双一流”目标,激发创造性张力,努力向着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生态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学校毕业生以“肯干、实干、能干”为特色,广泛就业于学校、文化教育、党政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学校多措并举,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93%、升学(含出国留学)比例达到17.91%,位居全省前列;出国深造的学生中进入世界百强高校的学生达40%,有许多毕业生考入了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继续深造。就业的学生中,7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工作。在2019年浙江省县乡机关择优选调应届毕业生考试中,我校录取人数位居省属重点高校第1名。
学校就业网址:http://jy.zafu.edu.cn/ 电话0571-63730906
2021年浙江农林大学重庆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44理科最低位次为38999。2020年浙江农林大学重庆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00理科最低位次为42071。2019年浙江农林大学重庆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21理科最低位次为42116。2018年浙江农林
三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现代城市治理理念和创新意识具备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能能在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答案来源于2021年浙江农林大学城市管理专业
二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复合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媒体设计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会展管理与活动营销方法兼备多媒体设计创意策划与技术应用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专业突出策略性的活动管理技术性的媒体创意合作性的交流沟通三大特点具有多学科创新优势学生在校期间有丰富的海外学习和国际交流机会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可获得管理学和设计学士媒体设计专业双学位本专业近三年在校生连续取得国家级省级会展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奖扎实的英语和专业功底使得毕业生海外深造率高就业适应面广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在政府企业行业会展传媒和文化艺术等领域中展现了良好的适应力和
四主要课程城市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城市社区管理社会统计软件应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城市数字化管理智慧城市管理项目决策与管理城市应急管理城市环境管理等课程答案来源于2021年浙江农林大学城市管理专业
浙江农林大学/城市管理学费:53001.2022年城市管理(衣锦校区)学费:5300;2.2021年城市管理(衣锦校区)学费:5300;3.2020年城市管理(衣锦校区)学费:5300;2022年城市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
浙江农林大学/2020年城市管理学费:53001.2020年城市管理(衣锦校区)学费:5300;2020年城市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浙江城市管理(衣锦校区)综合普通
浙江农林大学/2021年城市管理学费:53001.2021年城市管理(衣锦校区)学费:5300;2021年城市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浙江城市管理(衣锦校区)综合普通
浙江农林大学城市管理录取分数为北京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5,最低位次是23400、天津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5,最低位次是17520、河北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1,最低位次是9704、山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1,最低位次是664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城市管理录取分数线为584分(综合)。浙江农林大学城市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城市管理浙江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84592562021城市管
浙江农林大学城市管理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城市管理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城市管理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就业前景,城市管理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城市管理和服装与服饰设计这二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