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通班”本科学制贯彻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方式,在专业的教学安排上,实行“2+2”分阶段教育制度以及双导师制度。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实行学科群的大平台培养模式,目的在于打破学科壁垒,强调几个学科之间的依托性、互补性;三年级后学生可自由选择学科及专业方向,毕业时可申请获颁我院四个专业的学士学位:民族学、社会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社会工作。
在教学模式上,分成课堂教学、田野实训、技术学习三个板块。“孝通班”选取各专业至为经典、重要的研究科目进行课程设置,开设的核心课程涉及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三大学科的入门导读,以及社会研究方法、古典理论、现代社会理论、文化遗产、中国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理论、考古人类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同时开设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与文化领域内的经典课程。
答案来源于: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孝通班”简介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报日期: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正式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二)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n)。
(三)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1.“中央民族大学”考点实行网上确认,确认时间:2021年11月2日至5日,网上确认须知和具体安排另行发布,其他考点确认安排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考生应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的规定时间内完成网报信息确认、本人图像信息采集等相关工作,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必须由考生本人办理,不得由他人代办。
2.考生确认前须提前准备的材料。
(1)考生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2)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获得高职高专、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提供学历证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提供学位证书)。
(3)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准备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4)2022年在我校规定的入学报到时间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和本科生,须出具学习成绩单。
(5)学历校验未通过者须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学籍校验未通过者须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认证报告。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并提供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说明。
(7)各报考点要求的其他材料。
3.特别提醒:请考生仔细阅读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的网上公告或通知,凡不按要求报名或进行网上(现场)确认、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考生本人要对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等阶段一律不作修改。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联系部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北智楼314)
电话:010-68938708
网站:http://grs.muc.edu.cn
(一)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报名系统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因部分学历(学籍)认证报告认证时间周期长,建议考生在报名前及早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二)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历(学籍)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务必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向报考点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备核验。其中,报考我校但报考点为京外的考生,则务必于11月2日之前(以邮戳为准)通过中国邮政EMS将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复印件寄至中央民族大学研招办(海淀校区北智楼314)。
(三)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导致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还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用以报考点审核备案。
(四)考生学历学籍信息网上校验参见:http://www.***.cn/xlcx/rhsq.jsp
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特色
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专业培养特色
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专业培养特色
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专业(基地班)培养特色
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民族基地班)培养特色
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简介培养特色
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孝通班”简介就业及深造前景
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孝通班”简介教学科研力量
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孝通班”简介培养目标
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孝通班”简介培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