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名 | 学校 | 类型 | 年份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
| 2 | 黑龙江大学 | 理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428 |
| 3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理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96 |
| 4 | 黑龙江东方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74 |
| 5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理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69 |
| 6 | 黑龙江财经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66 |
| 7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62 |
| 8 |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56 |
| 9 | 黑龙江工商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54 |
| 10 | 哈尔滨广厦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54 |
| 11 | 黑龙江东方学院 | 理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23 |
| 排名 | 学校 | 类型 | 年份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
| 2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43 |
| 3 |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26 |
| 4 | 黑龙江职业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18 |
| 5 |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10 |
| 6 |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05 |
| 7 |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300 |
| 8 |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293 |
| 9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 理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270 |
| 10 |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 文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263 |
| 11 |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 理科 | 2021 | 电子商务 | 263 |
志存高远,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80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全力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为A类,哲学学科评为B+类,法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学科评为B类,化学学科评为B-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2个学科评为C+类,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信息与通信工程4个学科评为C类,数学、生态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6个学科评为C-类,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2018年获批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A类高校,外国语言文学获批黑龙江省国际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5个学科获批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跨入重点大学行列。
黑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共设有30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86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2个;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入选国家规划教材40部,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设立的中俄学院被教育部列入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入选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黑龙江大学坚持教学立校,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质量优异,教学成果斐然。在2001年和200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结论。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拥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7篇(次),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41篇。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4000名,各类研究生7300余名。建校以来已为龙江和祖国培养了28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以阎明复、张左己、姜大明等为代表的诸多政界精英;有以叶正大、刘晓江等为代表的多位高级将领,有以李凤林、潘占林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共和国优秀外交官,有以李锡胤、吕冀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新时期,还陆续涌现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何建章、“网络感动中国人物”陈顺达等先进人物。
黑龙江大学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校区占地面积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2亿元,馆藏图书420余万册,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现在教职员工27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研究生导师近100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200余人;获得国家(省)教学名师、全国(省)模范教师、全国(省)优秀教师等各类国(省)级荣誉奖励200余人次,入选国家(省)级各类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40余人次。
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走科研兴校之路。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俄催化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众多国家级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拥有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以及满语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院等3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现已基本构成多学科、立体化、完整均衡的科研创新发展体系。“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4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2项,连续多年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均达到900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30000余项,其中有14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5项。李锡胤、潘国民教授主持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国家领导人。黑龙江大学编辑出版的《求是学刊》《外语学刊》《自然科学学报》《中国糖料》《满语研究》《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黑龙江教育》《北方法学》《俄罗斯学刊》《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黑龙江大学牢固树立“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观念,通过整合、凝练和优化校内外优势资源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文化创新服务体系,努力为高教强省和科教兴国做出积极贡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黑龙江大学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围绕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参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对俄经贸文化交往和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在自然科学领域,黑龙江大学强化理工科优势特色,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力度,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中取得了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第一个机群并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无模型控制器、IC卡电脑加油机、L—乳酸菌系列保健产品等科研项目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为龙江产生经济效益均数亿元。黑龙江大学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辟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年均产值上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黑龙江大学校办产业学府书城是全国大学最大的书城,年营业额上亿元,曾获全国文化产业先进集体称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地方性大学出版社的杰出代表,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并荣获“出版业网站百强”荣誉称号。
黑龙江大学注重通过树立和涵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以丰富多样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黑龙江大学曾圆满承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主运动员村任务,开中国大学承办国际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之先河;曾成功承办亚洲男篮锦标赛、全国女篮甲A联赛、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教育部主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等众多在国际、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黑龙江大学通过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关爱平台,开辟了学生工作一站式服务区、校长信箱、学业导师网络平台、学生工作热线、后勤服务热线、心理咨询热线和“校园110”热线等。黑龙江大学是被教育部确定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并获“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
黑龙江大学高度重视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坚持开展“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突出对俄办学特色,现已初步建构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和汉语推广工作平台。目前,黑龙江大学已经与23个国家的70余所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先后向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西班牙、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家派出联合培养学生4000余人,培养来华留学生24000余人次,年均派出各类出国留学学生300余人,培养来华留学生1500余人次。学校拥有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共建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中俄学院,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共建的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共建的高翻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共建的俄语测试中心,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与多米尼加圣多明各理工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及与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共建的汉语国际推广东北基地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风雨砥砺开创优良传统,继往开来谱就精彩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黑龙江大学将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遵循“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学科为龙头、管理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模式,牢牢把握省部共建的战略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澎湃的活力和更加豪迈的情怀奔向无限美好的未来,为努力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省部共建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开拓奋进、再铸辉煌!
奖助学金(2020)
新生奖学金 用于奖励高分考入我校的新生,奖励标准为1000—5000元。
国家奖学金 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 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国家助学金 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一等每人每年4300元,二等每人每年3300元,三等每人每年2300元。
综合奖学金 奖励勤奋学习,锐意进取,遵章守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奖励标准:一等每人每年1500元,二等每人每年1000元,三等每人每年500元。
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学金 奖励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一等每人每年600元,二等每人每年400元,三等每人每年200元。
学习标兵奖学金 在学习名次专业第一的学生中择优评选,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
社会各类奖助学金
国家助学贷款(2020)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两种模式:一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即学生入学前,可通过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或相关金融机构进行申请;二是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即学生入学后,可通过就读学校向经办银行申请。以下主要介绍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相关内容。
一、 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应符合的条件
1.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生;
2.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3.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4. 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5. 学习努力,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6. 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基本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
7.严格遵守国家、经办银行、就读学校对于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各项规定,承诺正确使用贷款并按规定履行还贷义务;
8.未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
学生申请贷款额度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只能申请一次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可关注黑龙江省国家助学贷款官方微信平台“黑龙江华安学贷险”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下载”华安助学”APP发起贷款申请,申请过程中须如实提供以下材料:
1、身份证;
2、哈尔滨银行借记卡;
3、学生证或入学通知书;
4、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或学生本人手写的认定承诺书,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可以是由学生户籍所在地村委会、居委会、乡镇(街道)或民政部门任意机构盖章确认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材料,也可以直接提供低保证、建档立卡手册、低收入证等,认定承诺书在“华安助学”APP中有固定模板,学生本人手写一份即可;
5、未满18岁的提供监护人同意证明(华安助学APP可下载模板)及关系证明。
三、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期限、贴息
1.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期限为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贷款毕业生在毕业后3年内只偿还利息,从第四年开始归还本金和利息,十三年内还清(期间可一次性结清)。
2.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利息由借款学生承担。
对符合国家照顾政策,享受加分、降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招生部门的规定加分、降分提档。照顾政策考生以高考实际成绩作为录取和安排专业的依据。
黑龙江大学就业信息网:
http://job.hlju.edu.cn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优秀单位
★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5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2016、2017、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2018、2020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2019年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50强
★2020年中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治理体系建设50强优秀案例””世界竞争力50强”
★第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国家第三批政府主导型双创实践育人基地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
★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学校
★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
★国家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教育部首批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单位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主持建设单位
★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教育部和财政部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示范点
★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
★黑龙江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
★黑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教育部华航唯实、ABB、新时达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院校
★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会计工厂”产教融合试点单位
★黑龙江省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
★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
★哈尔滨市优秀驻村工作队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是哈尔滨市政府直属的一所重点服务地方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公办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02年,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哈尔滨市财贸职工大学、哈尔滨市职工轻工学院、哈尔滨市科技职工大学、哈尔滨市机电职工大学和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七所院校合并组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哈尔滨职工医学院并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以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强校为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发展,坚持促进就业,科学确定办学定位:一是将办学理念定位为“产教融合、多元共享、组合创新”;二是将培养目标定位为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素养优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将办学模式定位为特色“智能工场”模式;四是将校园文化定位为以“躬耕寒地,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寒地艰苦创业文化;五是将办学特色定位为:“以工为主、综合发展、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以“修德、塑能、创新、致远,做乐业之子”为校训,倡导“德高、善教、会做、能研发”的教风、“自律、乐学、善思、会创造”的学风和“自律、规范、精进”的校风。
现有总院、学府、新阳、道外四个院区,总占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8.44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2亿元。图书22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07万册,电子图书118万册。
现有教职工838人,其中教师55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83人,双师型教师488人。有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现代学徒制委员会委员7名,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会委员13人,省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20名;有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1人、杰出教师3人、优秀理论研究奖1人;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教学新秀、教学能手22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市级重点领军人才梯队1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2个,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建设特色“三体型”教师团队16个、组建特色“教授团队”10支,建立校企“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双向培养、双向聘任”机制,聘请院士林尚杨、大国工匠高凤林等528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现代服务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汽车学院、医学院、国际学院、社会服务学院、创业学院、博观航空学院等12个学院及公共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育部、体育教学部等3个教学部。现有在校生14601人,外国留学生26人。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2个国家“双高计划”特色专业群,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类、新能源汽车类、现代金融服务类、现代艺术设计类、生态康养医护类、新型建筑技术类等6个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带动48个专业协调发展,形成契合地方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国家级专业8个,包括国家级教学改革专业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国家焊接资源库1个,国家服务产业发展专业2个,国家职教基地2个,国家骨干院校央财专业4个,国家专业示范点专业1个。现有悉尼协议认证试点专业11个,UK NARIC认证试点专业4个,CEBVEC项目认证试点专业3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35个。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为目标,秉持“产教融合、多元共享、组合创新”办学理念,牵头组建哈尔滨职业教育集团,获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创新专产生态共生机制,与行业企业领先企业共建7个产业学院、1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4个创新学院和8个智能教学工场。
学院面向社会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具备以下资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外交部和教育部授予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工信部授予的“全国服务外包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的“全国模具人才培训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商务管理师职业培训基地”、商务部授予的“全国电子商务师鉴定培训机构”、黑龙江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所、黑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哈尔滨市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哈尔滨地铁集团员工培训基地。每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约6万人次以上。
学院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投入建设占地4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注册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吸引44个创业团队、68家企业进驻,组建大学生“双创”团队180个,服务大学生自主创业350人。建设专业化、科技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特色的“创业工场”,倾力打造智能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获批国家级第三批政府主导型双创实践育人基地、黑龙江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哈尔滨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荣获“黑龙江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黑龙江省优秀双创品牌服务机构”等荣誉称号。
学院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跨国“校企校”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成立中赞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哈职分院和哈职萨哈林分院。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高等职业研究院合作开展师生科技论坛、学生国际技能大赛及来华师资培训。《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被赞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局批准为赞比亚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协同日本先进介护优质资源,打造康养介护国际化品牌专业,借鉴英国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合作共建电气自动化技术等3个优势专业。加入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中心(UK NARIC)“高等教育领域中英国际专业标准认证评估计划”,成为中国首批高职试点院校。以电子商务等11个专业为试点开展基于悉尼协议的专业认证。派出10余名骨干教师赴赞比亚援教,先后培训赞比亚员工1000余人次。与俄、英、美、日、韩、泰等10余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交流,成立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哈尔滨)研习基地。
学院积极建设综合性开放式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2万平方米,建设智能装备制造、对俄跨境电商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技术、新中式家具、建筑工程等6个“教学工场”,与“职业网红培训工场”“智能双创工场”“智能诊改工场”构成四场共育工匠人才新格局,为区域内应用本科、高职、中职学生提供技能实训和“X”证书实训服务,为教师提供实践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研发和员工培训服务。
在“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职业教育新征程中,学院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根本宗旨,坚定不移走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本科院校的新航程。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生部门名称:学院招生就业工作处
招生热线 0451-86662346、86681627
录取专用电话 0451-86636745
录取负责人 侯松涛 0451-86636745
胡 成0451-86636745
传 真 0451-86683403
网 址:www.hzjxy.org.cn
信 箱:3110839548@qq.com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联系方式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17号。在哈站乘81路、338路公交车“哈职院”站下车即到。
邮编:150081
招生负责部门:学院招生办公室
电话:0451---86662346、86683403、86636745
传真:0451---86683403
校园网网址:www.hzjxy.org.cn
电子信箱:3110839548@qq.com

哈尔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专科)。哈尔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理科2021现代农业经济管理247黑龙

哈尔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专科)。哈尔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文科2021绿色食品生产技术3353黑龙江农

哈尔滨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专科)。哈尔滨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文科2021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326

哈尔滨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专科)。哈尔滨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文科2021设施农业与装备3093黑龙江

哈尔滨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专科)。哈尔滨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文科2021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

哈尔滨园艺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专科)。哈尔滨园艺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文科2021园艺技术3413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哈尔滨生态农业技术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专科)。哈尔滨生态农业技术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文科2021生态农业技术2543黑龙江生态工

哈尔滨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专科)。哈尔滨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文科2021种子生产与经营3263黑龙江生物科技

哈尔滨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本科)、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哈尔滨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文科2021跨

哈尔滨电子商务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黑龙江大学(本科)、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哈尔滨电子商务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黑龙江大学理科2021电子商务4283哈尔滨商业大学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