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方向 | 院系 | 学习形式 | 人数 |
---|---|---|---|---|---|
025400 | 国际商务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经济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12 |
025700 | 审计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经济管理学院 | 非全日制 | 15 |
030101 | 法学理论 | 法理学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7 |
030101 | 法学理论 | 法经济学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7 |
030101 | 法学理论 | 法社会学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7 |
030101 | 法学理论 | 调解理论与方法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7 |
030103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宪法学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19 |
030103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行政法学基础理论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19 |
030103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部门行政法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19 |
030105 | 民商法学 | 民法学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28 |
030105 | 民商法学 | 商法学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28 |
030106 | 诉讼法学 | 刑事诉讼法学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0106 | 诉讼法学 | 民事诉讼法学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0106 | 诉讼法学 | 证据法学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0106 | 诉讼法学 | 司法制度 | 法律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0104 | 刑法学 | 刑法学 | 刑事司法学院 | 全日制 | 33 |
030104 | 刑法学 | 犯罪学 | 刑事司法学院 | 全日制 | 33 |
030104 | 刑法学 | 刑事执行学 | 刑事司法学院 | 全日制 | 33 |
030107 | 经济法学 | 金融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全日制 | 14 |
030107 | 经济法学 | 信息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全日制 | 14 |
030107 | 经济法学 | 竞争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全日制 | 14 |
030107 | 经济法学 | 劳动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全日制 | 14 |
030107 | 经济法学 | 知识产权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全日制 | 14 |
030108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环境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全日制 | 9 |
030108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自然资源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全日制 | 9 |
030108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国际环境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全日制 | 9 |
030108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海洋环境资源法学 | 经济法学院 | 全日制 | 9 |
030109 | 国际法学 | 国际公法学 | 国际法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0109 | 国际法学 | 国际私法学 | 国际法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0109 | 国际法学 | 国际经济法学 | 国际法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01Z3 | 法经济学 | 法经济学分析 | 经济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5 |
0301Z3 | 法经济学 | 法金融学 | 经济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5 |
0301Z3 | 法经济学 | 法与经济安全 | 经济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5 |
0301Z2 | 国际政治与国际法治 | 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8 |
0301Z2 | 国际政治与国际法治 | 国际反恐与警务执法合作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8 |
0301Z2 | 国际政治与国际法治 | 上海合作组织及中国周边外交研究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8 |
0301Z2 | 国际政治与国际法治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8 |
0301Z2 | 国际政治与国际法治 | 国家安全与法治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8 |
0305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日制 | 5 |
03050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日制 | 7 |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全日制 | 5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涉外律师 | 国际法学院 | 全日制 | 5 |
035102 | 法律(法学) | 涉外律师 | 国际法学院 | 全日制 | 45 |
035102 | 法律(法学) | 国际仲裁 | 国际法学院 | 全日制 | 45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政府法务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民商法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企业合规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体育法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刑事司法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纪检监察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经济法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知识产权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人工智能法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5101 | 法律(非法学) | 智慧警务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18 |
035102 | 法律(法学) | 政府法务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22 |
035102 | 法律(法学) | 民商法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22 |
035102 | 法律(法学) | 企业合规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22 |
035102 | 法律(法学) | 体育法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22 |
035102 | 法律(法学) | 刑事司法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22 |
035102 | 法律(法学) | 纪检监察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22 |
035102 | 法律(法学) | 经济法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22 |
035102 | 法律(法学) | 知识产权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22 |
035102 | 法律(法学) | 人工智能法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22 |
035102 | 法律(法学) | 智慧警务 | 法律硕士学院 | 全日制 | 22 |
035200 | 社会工作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15 |
050301 | 新闻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上海纪录片学院 | 全日制 | 5 |
050302 | 传播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上海纪录片学院 | 全日制 | 5 |
055103 | 俄语笔译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 全日制 | 8 |
055200 | 新闻与传播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上海纪录片学院 | 全日制 | 15 |
120401 | 行政管理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7 |
120404 | 社会保障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政府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6 |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84年,历经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法学院等办学阶段。1993年起招收普通本科生,199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上海政法学院。2014年11月,学校划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管理,并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司法局共建。1956年,司法部在上海成立法律学校,1960年停办。1982年恢复建制,成立上海市司法学校、上海市司法干部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2008年,上海市司法学校整建制并入上海政法学院。
办学定位
学校坚持“立足政法、服务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理念,秉承“刻苦求实、开拓创新”的校训精神,走“以需育特、以特促强”的创新发展之路,努力培养德法兼修、全面发展,具有宽厚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建立以法学为主干,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着力推进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戏剧与影视学、国家安全学等一级学科建设,努力创建具有鲜明政法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法律学院(调解学院)、经济法学院(丝绸之路律师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警务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和体育部等教学部门。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引领发展。法学学科(含国际法学、行政法学、监狱学、金融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上海市一流学科、高原学科,形成了国际法学、行政法学、监狱学、犯罪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一批特色学科(方向),有的在上海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着力打造国家安全学、人工智能法学等新兴学科和城市治理法治保障、“一带一路”司法、“一带一路”安全与反恐研究等特色学科方向群。现有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国际商务、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审计、翻译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21年获批司法部、教育部法律硕士(涉外律师)培养项目。学校分别与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国立法律大学等6所境内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华东政法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根据软科2020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学校在“2020中国政法类高校排名”中位居第4;在“2020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名”中,学校在入围的1200所高校中排名第156位。
现有法学、监狱学、知识产权、社区矫正、经济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审计学、经济与金融、税收学、电子商务及法律、社会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心理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英语、俄语、翻译、思想政治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等40余个本科专业(方向)。2014年起招收港澳台、华侨学生。
法学、监狱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监狱学、社会工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等4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法学和工商管理为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和社会工作是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法学专业(人工智能法学方向)为全国首家本科招生专业;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和电视纪录片3个本科专业方向为全国首创,且得到了业内高度认可。学校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研究生教育计划,拥有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是上海仅有的两所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为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和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重点培育院校”,全国政法高校“立格联盟”成员单位。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高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冠军、第七届上海市“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特等奖、第十六届上海市“挑战杯”决赛特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四次上海市大学生法治辩论赛冠军等荣誉;大学生摄制的纪录片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校男子、女子板球队连续多年双双荣获全国板球锦标赛冠军(推广组)。2017年9月和10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先后向学校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协会发来贺信,赞扬协会作出的积极贡献。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稳步提升。2013年,学校荣获上海市政府授予的“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称号。
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结构优化、梯队合理,拥有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与国内外实务界密切联系、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00余人,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近5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160余名教师具有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资格,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上海市中青年法学家(杰出青年法学家)、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浦江人才、曙光学者等一批优秀教师。一批专家在国内外重要学会、国际组织担任会长、主席等重要学术职务。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国内外学术界、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200余人为客座、兼职教授。
国家项目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积极服务国家战略。2013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上宣布,中方将在上海政法学院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愿意利用这一平台为其他成员国培养司法人才。此后,2014年、2015年和2018年,习主席又分别在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乌法峰会、青岛峰会上强调了中方要依托中国-上合基地,为成员国培训司法人才。2017年,中国-上合基地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入《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
学校充分发挥中国-上合基地的培训、智库和论坛三大功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国-上合基地受公安部、外交部、司法部、商务部等中央部委的委托,圆满完成了数十期对外培训任务。先后获批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上海合作组织检察官培训基地、司法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合作交流基地、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批准备案建设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教育部全媒体时代教育法律法规执行力研究与实践中心、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一带一路”安全合作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上海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研究中心等重要平台。学校是“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和“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院为CTTI(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
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教育“走出去”快速迈进,2018年经国家汉办批准,学校与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合作成立汉语言培训与研究中心。目前已与世界10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英国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著名高校,以及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国际商会等知名国际组织,建立了留学海外英语语言培训中心,以及“3+1”“2+2”“2+1”等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项目。学校连续4年获上海市高校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项目资助,获资助人数位居上海高校前列。学校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院校”“‘丝绸之路’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院校”“中美人文项目培养院校”“留学中国”海外预科教育联盟成员,获批设立长三角地区唯一的文科和商科留学生预科教育中心。2013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现有来自68个国家的留学生400多名。2020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办学条件
学校坚持建设美丽生态、和谐文明校园。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被誉为“佘山北麓的花园学府”。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余人。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现有专业实验室、实训室35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近200个,其中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于2011年、2015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9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连续四届荣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花园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科学技术史、生物与医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工程、中医伦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医史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专业有:社会工作、数学、生态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制药工程、生物化工、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材料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
上海电力大学研究生专业有:英语笔译、数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应用统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汉语国际教育、外国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应用经济学、金融、税务、国际商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字出版与传播、艺术传播、英语笔译、日语笔译、德语笔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数学、物理学、化学、系统科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应用统计、审计、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国际商务、职业技术教育、英语笔译、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院系学习形式人数025400国际商务国际供应链与循环产业管理经济与管理
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专业有:国际商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智能制造技术、工业设计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
上海政法学院研究生专业有:国际商务、审计、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法经济学、国际政治与国际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法律(非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