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方向 | 院系 | 学习形式 | 人数 |
|---|---|---|---|---|---|
| 045300 | 汉语国际教育 |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 | 人文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3 |
| 045300 | 汉语国际教育 |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医翻译 | 人文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3 |
| 045300 | 汉语国际教育 |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外人文交流 | 人文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4 |
| 045400 | 应用心理 | 心理咨询与评估 | 公共卫生学院 | 全日制 | 5 |
| 045400 | 应用心理 | 医学心理(含中医心理)与健康心理 | 公共卫生学院 | 全日制 | 5 |
| 045400 | 应用心理 | 心理健康教育 | 公共卫生学院 | 全日制 | 5 |
| 100201 | 内科学 | 血液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01 | 内科学 | 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01 | 内科学 | 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01 | 内科学 | 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01 | 内科学 |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02 | 儿科学 | 儿童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02 | 儿科学 | 儿童发育和脑功能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02 | 儿科学 | 儿童呼吸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04 | 神经病学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神经康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04 | 神经病学 | 慢性原发性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204 | 神经病学 | 神经变性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04 | 神经病学 | 睡眠障碍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机制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204 | 神经病学 | 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204 | 神经病学 | 脑血管病和癫痫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210 | 外科学 | 神经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10 | 外科学 | 胸心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10 | 外科学 | 普通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10 | 外科学 | 肝胆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10 | 外科学 | 泌尿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10 | 外科学 | 骨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10 | 外科学 | 整形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11 | 妇产科学 | 围产医学:妊娠糖尿病与妊娠高血压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11 | 妇产科学 | 孕期多元营养素与代谢异常的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11 | 妇产科学 | 妇科肿瘤及宫颈病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11 | 妇产科学 | 微无创技术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11 | 妇产科学 | 遗传医学相关的病因病机及辅助生殖的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211 | 妇产科学 | 代谢免疫与妊娠相关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214 | 肿瘤学 | 消化道肿瘤分子生物学与中西医结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14 | 肿瘤学 | 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14 | 肿瘤学 | 乳腺肿瘤的分子机制及综合治疗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17 | 麻醉学 | 全麻及镇痛机制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17 | 麻醉学 | 围术期重要脏器保护机制和转化医学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17 | 麻醉学 | 疼痛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07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定量影像新技术及临床应用探索 | 医学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07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体部肿瘤的医学影像评价及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探索与实践 | 医学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07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的多模态影像 | 医学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07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浅表系统疾病超声研究 | 医学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08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肿瘤标志物筛选及中医药抗肿瘤疗效和机制研究 | 医学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208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及中西药抗感染研究 | 医学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208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中医药治疗慢性病与检验诊断指标相关性研究 | 医学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1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体质理论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1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1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藏象理论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1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理论发生与演变规律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502 | 中医临床基础 | 慢性肾脏病的经方防治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2 | 中医临床基础 | 《伤寒论》理法方药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2 | 中医临床基础 | 《金匮要略》理法方药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2 | 中医临床基础 | 温病学理法方药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504 | 方剂学 | 方药配伍规律与辨证论治技巧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504 | 方剂学 | 脾胃病证的方药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4 | 方剂学 | 中医脑病方药配伍规律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504 | 方剂学 | 中医方剂配伍在防治脑血管疾病的实验及临床相关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4 | 方剂学 | 肺肠病证的方药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5 | 中医诊断学 | 证候的生物基础与临床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5 | 中医诊断学 | 心脑血管病证治规律与证候分子生物学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5 | 中医诊断学 | 胃肠病方证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5 | 中医诊断学 | 中医腹诊的辨治体系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肝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肿瘤疾病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老年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风湿免疫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7 | 中医外科学 | 肛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5 |
| 100508 | 中医骨伤科学 | 脊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9 | 中医妇科学 | 中医药防治妇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10 | 中医儿科学 | 儿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11 | 中医五官科学 | 眼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4 |
| 100512 | 针灸推拿学 | 经穴效应规律的基础与临床 | 针灸推拿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12 | 针灸推拿学 | 针刺作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针灸推拿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512 | 针灸推拿学 | 经脉-脏腑相关的机制研究 | 针灸推拿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12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镇痛的机制研究 | 针灸推拿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512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理论及文献研究 | 针灸推拿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3 | 中医医史文献 | 医古文与中医文献研究 | 人文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503 | 中医医史文献 | 中医史学专题研究 | 人文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503 | 中医医史文献 | 中医各家学说专题研究 | 人文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503 | 中医医史文献 | 中医药文化专题研究 | 人文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机理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机理的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胰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机理的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肿瘤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感觉与情感障碍的神经可塑性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中医药联合干细胞治疗相关疾病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中医药联合物理因子防治骨代谢疾病的机制研究 | 基础医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呼吸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肾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肿瘤内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调治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骨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脊柱退变性疾病的预防及康复治疗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脊柱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骨关节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骨创伤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妇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儿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精神心理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心血管疾病的中枢调控及中医药防治机制的研究 | 医学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消化疾病的分子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机理的研究 | 医学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肿瘤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 | 医学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感觉与情感障碍的神经可塑性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 | 医学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1 |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中医药联合干细胞治疗相关疾病及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 医学技术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700 | 药学 | 药物设计、合成与天然产物结构修改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8 |
| 100700 | 药学 |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生物药剂学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8 |
| 100700 | 药学 | 天然药物资源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8 |
| 100700 | 药学 | 药物分析方法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8 |
| 100700 | 药学 | 药物毒效评价及机制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8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抗炎免疫药理及机制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抗脑缺血与神经药理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研究新方法与新技术 | 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草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800 | 中药学 | 秦药化学研究与开发 | 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资源品质评价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800 | 中药学 | 分子生药学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制剂工艺与新产品开发 | 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制药过程关键技术及适宜性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新制剂与新剂型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 | 药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饮片炮制原理及标准化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药性理论基础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配伍作用及其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 药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资源分子生药学与多组学研究 |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全日制 | 3 |
| 100800 | 中药学 | 秦药与经典名方药理作用研究 |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全日制 | 2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活性成分发现与合成研究 |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全日制 | 3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全日制 | 2 |
| 100800 | 中药学 | 中药质量评价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 |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全日制 | 3 |
| 105300 | 公共卫生 | 慢性病/传染病预防控制 | 公共卫生学院 | 全日制 | 7 |
| 105300 | 公共卫生 | 卫生政策与卫生管理 | 公共卫生学院 | 全日制 | 8 |
| 105300 | 公共卫生 | 环境(包含职业因素)与健康 | 公共卫生学院 | 全日制 | 7 |
| 105300 | 公共卫生 | 营养与食品卫生安全 | 公共卫生学院 | 全日制 | 8 |
| 105400 | 护理 | 临床护理技能训练与研究 | 护理学院 | 全日制 | 12 |
| 105400 | 护理 | 护理管理实践与研究 | 护理学院 | 全日制 | 11 |
| 105400 | 护理 | 中医护理技能训练与研究 | 护理学院 | 全日制 | 12 |
| 105400 | 护理 | 中医脑病临床护理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400 | 护理 | 中医脑病临床护理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药效与毒理评价及应用 | 药学院 | 全日制 | 5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提取分离分析技术与应用 | 药学院 | 全日制 | 5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 | 药学院 | 全日制 | 5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制药工程与技术 | 药学院 | 全日制 | 5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炮制技术规范化与标准化 | 药学院 | 全日制 | 5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临床药学与服务 | 药学院 | 全日制 | 5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1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质量评价及新药开发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1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制剂工艺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1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炮制技术及炮制机理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1 |
| 105600 | 中药学 | 秦巴山区中草药药性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600 | 中药学 | 秦药资源开发保护与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全日制 | 3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基础与临床应用 |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全日制 | 4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制剂关键技术应用 |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全日制 | 3 |
| 105600 | 中药学 | 中药大健康产品开发研究 |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全日制 | 3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6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脾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2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肝病及中医疫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2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2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肿瘤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老年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风湿免疫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2 | 中医外科学 | 皮肤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9 |
| 105702 | 中医外科学 | 乳房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5 |
| 105702 | 中医外科学 | 肛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3 |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筋骨痛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8 |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骨关节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5 |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骨与关节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8 |
| 105704 | 中医妇科学 | 中医药对女性生殖调控的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9 |
| 105704 | 中医妇科学 | 中医药防治妇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5 |
| 105705 | 中医儿科学 | 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5 | 中医儿科学 | 儿科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4 |
| 105706 | 中医五官科学 | 眼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6 | 中医五官科学 | 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4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脑病的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8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8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呼吸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肾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7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肿瘤内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3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7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4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中西医结合络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神经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8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肿瘤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9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普通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肝胆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泌尿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脊柱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6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骨关节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9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妇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2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儿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6 |
| 105710 | 全科医学(中医,不授博士学位) | 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全日制 | 10 |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与基础 | 针灸推拿学院 | 全日制 | 15 |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古典针灸疗法的临床研究 | 针灸推拿学院 | 全日制 | 14 |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与基础 | 针灸推拿学院 | 全日制 | 15 |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 | 针灸推拿学院 | 全日制 | 14 |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治疗脏腑病的临床与基础 | 针灸推拿学院 | 全日制 | 14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4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脾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4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肝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1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4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老年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2 | 中医外科学 | 皮肤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5 |
| 105702 | 中医外科学 | 男科与生殖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颈椎病、脊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治疗脑病的机理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5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肾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肿瘤内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4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4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骨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10 | 全科医学(中医,不授博士学位) | 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 第三临床医学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脾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肝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2 | 中医外科学 | 皮肤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2 | 中医外科学 | 肛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骨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3 |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治疗脑病的机理与临床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推拿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机理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针灸推拿治疗老年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4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4 |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骨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 105710 | 全科医学(中医,不授博士学位) | 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 第五临床医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 全日制 | 2 |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是陕西唯一一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1978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有条件接收国外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高等院校,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经过69年的建设和发展,陕西中医药大学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中西医并重,医、理、工、文、管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医科类院校。
一、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新校区位于沣河之畔的西咸新区,总占地面积796675.3平方米。现有各类在校生近1.5万名,设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下设中医系、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院(下设临床医学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外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14个教学单位和儿科学院、妇幼保健学院等2个医教协同共建单位,4所直属附属医院、3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和陕西医史博物馆。
二、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0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1103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613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00余名、兼职博士生导师43名、博士后导师8名;分别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黑龙江、浙江、辽宁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现有国医大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国家青年岐黄学者8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教师59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49人,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个人)23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支计划”等省级人才21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0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特支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5个,形成了一支敬业精神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三、人才培养
近70年来,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开拓海外,为国家培育了10余万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现开设27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了以中医药为核心,医、理、工、文、管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中药学、护理、公共卫生、应用心理、汉语国际教育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截至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554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388人,本科生13078人,留学生80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2个,建有国家精品在线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共20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
四、科学研究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打造一流学科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拥有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陕西省临床研究中心与分中心、2个陕西省重点研究室、13个陕西省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陕西省免疫炎症相关疾病中医药防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中医诊疗技术装备研发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带一路”中医药健康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级“双导师制”科技创新创业中心、陕西省中药产业研究院、陕西省中医药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心、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中医药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咸阳市中药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研究院、整合医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行业重大专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700余项,获国家科级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3项。学校主办的《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药》系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陕西省优秀期刊。
五、医疗服务
学校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附属医院医院占地156亩,开放床位2200张,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产业、文化为一体的国家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是国家首批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国家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基地、国家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脑病临床研究中心、陕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地。第二附属医院医院占地350亩,开放床位2000张,是西北地区首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项目28个,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类别)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3个、重点学科2个,陕西省中医药重点专科9个、重点学科2个,咸阳市重点专科9个。2019年获批陕西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与转诊中心和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附属咸阳市中心医院和附属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两院拥有床位共3100余张,医院医教研实力雄厚,是临床医学专业重要的培养基地。
六、科技产业
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产学研优势,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大健康产业,先后与咸阳市、渭南市、杨凌示范区、铜川市、宝鸡市、商洛市、旬邑、子洲、佳县、柞水、镇巴、洛南等二十余市县建立了政产学研合作关系,与步长制药等著名医药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作为技术总依托单位承担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对全省108个县市区的中药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中药资源的家底,为我省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决策依据;指导建立了20多个以“秦药”为特色的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助力精准脱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学校研发、下属制药厂生产的固肠止泻丸、咽炎清丸、金砂五淋丸、消炎退热合剂、天麻眩晕宁合剂、通脉口服液、益视口服液等系列中成药畅销全国,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七、对外交流
学校是我国最早开展对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进行中医药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有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三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先后同美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高校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为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00多名中医药人才。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投身“一带一路”中医药传播事业,先后获批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国家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陕西)”“中国-瑞士中医药中心(日内瓦)”,在俄罗斯、瑞士、罗马尼亚、赞比亚成立了中医药医疗中心,设立了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英国工作站,进一步拓宽我校对外交流渠道,提升了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八、校园文化
学校秉承“精诚仁朴”校训,坚持“文化铸校”战略,积极传承延安精神、弘扬邵小利英烈风范、发挥国医大师楷模作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等独具特色、润物无声的文化育人模式。积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以传承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抓手,加大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对内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建成“四微十三端”新媒体矩阵格局,新媒体传播力、影响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名、全省高校前列。学校社会实践服务队多次获评陕西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多次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及陕西省高校共青团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单位”。

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研究生专业有:针灸推拿学等专业。针灸推拿学经穴效应规律的基础与临床陕西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统考针灸推拿学院研究方向:2(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章(201)英语(一)见招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专业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中医,不授博士学位)等专业。中医内科学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陕西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统考第一临床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专业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等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体质理论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陕西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统考基础医学院研究方向:2(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

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研究生专业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等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定量影像新技术及临床应用探索陕西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统考医学技术学院研究方向:3(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生专业有: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等专业。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陕西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统考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方向:3(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

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专业有:应用心理、公共卫生等专业。应用心理心理咨询与评估陕西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统考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方向:5(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章(201)英语(一)见招生简

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研究生专业有:汉语国际教育、中医医史文献等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陕西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统考人文管理学院研究方向:3(不含推免)考试方式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101)思想政治理论见招生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应用经济学、金融、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法学)、社会工作、英语笔译、数学、物理学、化学、发育生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学、科学技术

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金融、税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

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专业有: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