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方向 | 院系 | 学习形式 | 人数 |
---|---|---|---|---|---|
105101 | 内科学 | 心血管病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48 |
105101 | 内科学 | 呼吸病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48 |
105101 | 内科学 | 肾脏病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48 |
105101 | 内科学 | 传染病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48 |
105101 | 内科学 | 消化病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48 |
105101 | 内科学 | 血液与内分泌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48 |
105102 | 儿科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18 |
105103 | 老年医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2 |
105104 | 神经病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13 |
105105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3 |
105106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2 |
105107 | 急诊医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3 |
105108 | 重症医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2 |
105109 | 全科医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36 |
105110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3 |
105111 | 外科学 | 普通外科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36 |
105111 | 外科学 | 神经外科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36 |
105111 | 外科学 | 泌尿外科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36 |
105111 | 外科学 | 整形外科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36 |
105111 | 外科学 | 烧伤外科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36 |
105111 | 外科学 | 胸心外科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36 |
105112 | 儿外科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2 |
105113 | 骨科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24 |
105114 | 运动医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2 |
105115 | 妇产科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21 |
105116 | 眼科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4 |
105117 | 耳鼻咽喉科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3 |
105118 | 麻醉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12 |
105119 | 临床病理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2 |
105120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3 |
105121 | 肿瘤学 | 肿瘤内科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16 |
105121 | 肿瘤学 | 肿瘤外科学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16 |
105122 | 放射肿瘤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4 |
105123 | 放射影像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8 |
105124 | 超声医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2 |
105125 | 核医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临床医学 | 全日制 | 2 |
西安医学院是省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含光校区、未央校区、高新校区组成。现有普通本科生1398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79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陕西省卫生技术学校。1959年改名为陕西省西安卫生学校,并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医学院。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师风良好、数量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出色的教师队伍,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师资队伍由校本部基础教师和医院临床教师两部分组成。截至2022年3月,共有专任教师87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20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4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62.53%;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69人,博士学位教师279人,博、硕士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19%。其中兼聘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人才2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10人,省级高层次人才5人,省“三五人才工程”2人,陕西省卫生系统“215人才规划”1人,陕西省医疗卫生领域顶尖人才1人,享受省级政府津贴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科技新星、省“青年杰出人才”、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1人,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9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医学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五一巾帼标兵”“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等17人。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4个。
教育教学
学校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任务,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8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一流学院”建设单位,现有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药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开办有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具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目前有21个招生方向。普通本科教育开办有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21个专业。现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3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省级教改课题31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等各类本科教学质量工程50余项。
学校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办学定位,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在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学校成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和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试点高校。目前已探索出了独特的“校-院-社区联合的导师组培养模式”,突破校际界线,与16所具有专业特色及影响力的医疗机构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建成了一支400余人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导师队伍。
医疗工作与临床教学资源
学校建成了较为完善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基地。现有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宝鸡医院、附属汉江医院、附属陕西省人民医院6所直属附属医院,总编制床位6200张,年门诊量392.07万人次。另有教学医院(含非直属附属医院)31所。
附属陕西省人民医院设有专科病院13个,医学中心10个,拥有国家、省级重点专科和省优势学科21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分中心8个,国际合作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各1个。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紧急医学救援所在单位、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院。主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和《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设有专科病院3个,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综合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陕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全科重点专业基地,全科医学专业为陕西高校“一流专业”,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省医学优势专科4个,省高校优势学科3个。西北首家开展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与美国韦伯州立大学合作建立了西北地区一流呼吸加强病房,呼吸治疗在国内外已形成一定影响力。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设有临床医学系和麻醉医学系,省临床重点专科和优势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心血管内科、眼科为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眼科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光明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组建了首个“西北眼免疫联盟”,组建了“灞桥区医疗集团”。第三附属医院是国家卫健委爱婴医院、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定点医疗机构、省卫健委癌症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市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精准康复评估与服务定点医院。附属宝鸡医院是全国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曾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多平面超长时限断掌再植手术”。附属汉江医院参与“医养在汉中”发展战略,以创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为目标,打造老年病和康复医学科为龙头的特色科室。近年来,附属医院突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三五人才、科技新星、省杰出青年、拔尖人才等80余人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项目1000余项。获各级政府科技成果奖120余项。学校对附属医院进行日常统筹整体发展规划和监督管理,以提高附属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开展学术交流、临床研究、人才培养等活动,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为导向,加大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数量逐年上升。现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省级科研平台7个,省级临床医学分中心6个、校级研究所(中心)1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技人才9人。近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7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60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5项,科技成果转化32项、转化经费234.5万元。
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和空军军医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战略协作。先后与尼泊尔国家医学科学院、韩国庆熙大学、日本山梨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比利时汤姆斯莫尔大学、美国哈町大学等12个国家或地区的17所院校及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通过同友好院校开展新冠抗疫互助、学生联合培养、教师短期访问、学生互派交流、线上线下学术报告等合作形式,将教育国际交流走深走实。
学校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等医学类国际教育组织,举办或协办全科医学、医学人文、医学出版等领域的国际会议,扩大同国内外医学类教育研究机构的合作学习,提升我校的国内外知名度,为办学国际化开拓渠道,搭建平台。
服务地方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全科医生培训基地、陕西省基层医生培训中心。建校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医药卫生人才9万余人,缓解了我省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人员紧缺现状。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发挥“陕西省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基地”“陕西省计划生育技术干部培训学院”的作用,承担了万名医生培训、计生技术人员培训、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等多项基层医生继续教育项目,旨在提高基层医疗人员的诊疗水平。
发展态势
学校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学校改革发展全局,坚持依法依规治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人文素质高”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和校党代会“三步走”中长期战略目标,以“一流学院”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七个一”工程,着力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与内部治理结构,着力构建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西北地区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专业有:会计、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汉语国际教育、英语笔译、新闻与传播、地质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有:产业经济学、应用统计、马克思主义理论、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哲学、美学、资产评估、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体育、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生态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建筑、计算
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学、社会体育指导、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翻译、新闻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哲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应用统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英语笔译、数学、物理学、统计学、生物医学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应用经济学、金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数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体育、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口译、新闻与传播、数学、物
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
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互联网金融、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审计、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法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统计学、统计与管理决策、数据科学与智能计算、电子
西安医学院研究生专业有: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急诊医学、重症医学、全科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外科学、儿外科学、骨科学、运动医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麻醉学、临床病理、临床检验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