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100 | 41 |
| 高职排名 | 97 | 12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01 | 211484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4 | 128348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5 | 201189 | 20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10 | 224954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77 | 81318 | 200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35年,是直属于安徽省教育厅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航空与材料学院、汽车与轨道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互联网与通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开设专业45个,在校学生10000余人。
学校坚持“地方性、行业类、技能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弘扬“修德、练技、立业、报国”校训精神,学校机电职教品牌逐步彰显。目前,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首批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首批示范高职院校、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专升本”联合培养试点院校;安徽省评为“高职发展标杆校”、“技能大赛标杆校”和“高职扩招标杆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省高职院校唯一),“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典型案例50强”学校。
学校着力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密切校企合作、加强工学交替,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认可。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是毕业生数的7-8倍以上。学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就业稳定性不断提高,就业层次、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总体薪酬水平逐年提高,学校2019届毕业生月均收入近4200元。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连续六年荣获省级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标兵单位)。
1、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学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学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困难4000元/年,困难3000元/年,一般困难2000元/年。
4、优秀学生奖学金: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优秀学生,奖励100~3000元。
5、素质拓展成果奖励:国家、省、市级学科、文娱、体育、技能、科技创新等获奖者,奖励100~6000元。
6、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到当地农村金融机构或县(市)教育局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最高可贷款8000元。在校就学期间,利息由政府支付。
7、勤工助学:设立固定或临时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安排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岗,每月发放劳务酬金。
8、特殊困难补助:对于因意外灾祸等突发原因导致家庭经济情况恶化的学生给予的特别资助。
9、入伍学费补偿代偿:对应征入伍、退役复学的学生,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
10、芜湖市结对帮扶地区录取新生,入学报到后享受芜湖市相关资助政策。
【院校性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是直属于安徽省教育厅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和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历史沿革】学校创办于1958年,1960年曾升格为“安徽纺织工学院”;1999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部批准的安徽省首批高职院校之一。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与合肥学院联合举办“四年一贯制”应用型本科教育。2021年与安徽建筑大学合作举办专升本教育。
学校积极实行奖助措施,建有一整套学生奖励与资助体系,对品学兼优学生和特困生分类予以资助。
(1)奖、助学金: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学校实行学生综合量化考核,并按学生在校德、智、体、美、劳等综合测评成绩评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
(2)特困补助:学校每年从学费中提取部分资金资助特困学生。
(3)助学贷款: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贫困学生在生源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校积极协助提供相关材料。
(4)勤工俭学:学校积极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并按照国家规定发放相应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