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类型 | 年份 | 总分 | 英语 | 政治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5 | 39 | 52 | 55 | 126 |
环境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7 | 41 | 55 | 59 | 83 |
外科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4 | 52 | 70 | 222 | 0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4 | 44 | 45 | 61 | 107 |
工业工程与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92 | 55 | 0 | 110 | 0 |
安全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7 | 39 | 52 | 58 | 88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6 | 40 | 56 | 70 | 70 |
智能制造技术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4 | 44 | 56 | 59 | 74 |
机械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60 | 57 | 88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0 | 58 | 63 | 209 | 0 |
儿科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5 | 69 | 66 | 220 | 0 |
力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5 | 50 | 60 | 69 | 96 |
采矿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6 | 37 | 54 | 56 | 11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8 | 55 | 57 | 77 |
机械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06 | 39 | 53 | 59 | 87 |
信息安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46 | 60 | 60 | 84 |
计算机技术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80 | 42 | 52 | 64 | 68 |
电气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05 | 42 | 52 | 57 | 95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1 | 63 | 69 | 209 | 0 |
智能制造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1 | 53 | 64 | 69 | 113 |
化工安全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6 | 39 | 57 | 64 | 90 |
材料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86 | 49 | 61 | 63 | 92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0 | 58 | 64 | 62 | 95 |
土木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97 | 39 | 53 | 57 | 93 |
矿业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6 | 62 | 64 | 62 | 77 |
电气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6 | 38 | 50 | 57 | 96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7 | 65 | 68 | 79 | 131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2 | 43 | 59 | 57 | 94 |
材料化学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8 | 48 | 62 | 75 | 103 |
免疫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0 | 47 | 62 | 187 | 0 |
测绘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80 | 41 | 60 | 69 | 82 |
金融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1 | 56 | 67 | 105 | 115 |
仪器仪表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96 | 48 | 63 | 58 | 105 |
光电系统与控制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2 | 47 | 67 | 63 | 135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6 | 41 | 56 | 61 | 94 |
地质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24 | 48 | 65 | 67 | 132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7 | 48 | 57 | 59 | 105 |
软件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3 | 39 | 54 | 59 | 6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3 | 38 | 63 | 70 | 108 |
人工智能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4 | 53 | 69 | 65 | 127 |
爆破理论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76 | 40 | 57 | 57 | 80 |
智能制造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8 | 42 | 65 | 70 | 121 |
建筑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7 | 43 | 58 | 71 | 119 |
工程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91 | 64 | 0 | 113 | 0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4 | 39 | 65 | 96 | 124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8 | 47 | 57 | 198 | 0 |
内科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3 | 50 | 62 | 195 | 0 |
翻译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8 | 64 | 57 | 109 | 111 |
矿物加工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0 | 51 | 60 | 53 | 127 |
病原生物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7 | 73 | 72 | 172 | 0 |
控制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9 | 40 | 54 | 62 | 81 |
化学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03 | 54 | 60 | 63 | 100 |
物流工程与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90 | 61 | 0 | 115 | 0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4 | 51 | 62 | 197 | 0 |
土木工程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80 | 41 | 55 | 58 | 76 |
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11 | 39 | 52 | 77 | 78 |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次。学校占地约3200亩。
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煤矿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与煤矿有关的学科专业等整建制迁至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43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7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4人,省部级人才80余人,400余名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其中双聘院士28名。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115”产业创新团队4个、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8个。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部)和一个直属附属医院。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安徽省I类高峰学科(唯一特别支持),5个III类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榜上有名。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安全、地矿、爆破等学科为特色,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2016年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名,陈鲸、卢秉恒、彭苏萍、袁亮、陈湘生五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大学生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多名学生获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
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发起成立“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基地与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30余项,科研经费年均2.2亿元;获省部一等奖3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项,中国专利奖1项,安徽省专利金奖1项,教育部、安徽省及国家行业协会等科技成果奖励150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1400余件。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近三年来学校获批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矿山智能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拥有省部级研究创新平台40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已与地方政府、国有大企、知名高校等150余个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成立了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能源革命工程技术研究院(晋城)、中哲上海健康研究院、高等研究院(合肥)、南京智慧物联研究院。积极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安徽省能源研究院承建单位之一,负责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方向研究工作;参与大健康研究院建设,负责职业医学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筹建;参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环境研究院建设。
学校持续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地区)的6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有来自28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
展望未来,安徽理工大学继续秉承“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校园精神,保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奋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安徽理工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
2.报考我校的淮南市考生(接收范围详见特别说明)。
特别说明:
(1)以上指的是可接收范围,并不意味着上述范围内考生一定要选择我校考点,考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报考点。特别是报考艺术类等特殊专业的考生,应按报考招生单位网报公告的要求选择报考点。
(2)报考我校的淮南市考生,仅限以下范围:淮南其他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淮南户籍的往届考生;非淮南户籍但在淮南工作的往届考生(需在淮南市缴纳职工社保,缴费时间段须包含2021年9月、10月连续两个月)。
(3)特别提醒:不在可接收范围内的考生,报名期间(含预报名期间)如仍选择我校报考点,无论是否交费均视为报名无效,将不予确认,一切后果由考生自己承担。
联系电话:0554-6668749信箱:yjszb@aust.edu.cn邮编:232001
报名咨询QQ群:2022博士招生(群号)
联系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舜耕楼203室
博士研究生国家金、学业奖学金和“助研”岗位津贴,覆盖所有无固定工资收入的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入学时将全部人事档案转至学校,基本修业年限内享受国家规定的补助和学校的奖助。
第三条复试工作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应根据教育部“分类复试、分别进行、各有侧重”的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更加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同时还应注重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一、复试分数线及人数确定1、复试分数线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划定,2018年学校各招生专业复试基本分数线,按
3、破格要求按教育部及省考试院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的要求办理。按教育部及省考试院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的要求办理。
(一)复试内容1、主要内容和方式(1)笔试笔试分为复试科目和加试科目。加试内容不得与初试及专业课复试科目相同。复试科目1门,满分100分、时间2小时,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同等学力加试科目2门,满分均为100分、时间3小时。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任一门加试科目低于60分不予录取。笔试分为复试科目和加试科目。加试内容不得与初试及专业课复试科目相同。复试科目1门,满分100分、时间2小时,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同等学力加试科目2门,满分均为100分、时间3小时。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任一门加试科目低于60分不予录取。(2)外语水平测试外语水平测试由各招生
(1)笔试笔试分为复试科目和加试科目。加试内容不得与初试及专业课复试科目相同。复试科目1门,满分100分、时间2小时,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同等学力加试科目2门,满分均为100分、时间3小时。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任一门加试科目低于60分不予录取。笔试分为复试科目和加试科目。加试内容不得与初试及专业课复试科目相同。复试科目1门,满分100分、时间2小时,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同等学力加试科目2门,满分均为100分、时间3小时。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任一门加试科目低于60分不予录取。
(一)复试报到接到我校复试通知的考生,需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复试确认。考生按时到校(报考学院)报到,提交有关材料并网上缴费(具体方式在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另行通知),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复试。第一志愿达线考生由招生学院通知;调剂考生需在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及时回复由学校研招办发送的复试通知。进入复试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对外公布。①《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审表》填写完善盖章;②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2份复印件;③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准考证;⑤2寸近期免冠照片2张;④应届生:学生证原
二、复试报到和资格审查(一)复试报到接到我校复试通知的考生,需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复试确认。考生按时到校(报考学院)报到,提交有关材料并网上缴费(具体方式在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另行通知),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复试。第一志愿达线考生由招生学院通知;调剂考生需在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及时回复由学校研招办发送的复试通知。进入复试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对外公布。①《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审表》填写完善盖章;②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2份复印件;③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准考证;⑤2寸近期免冠照片2
1、复试总成绩复试时专业知识笔试成绩、外语水平测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按4:3:3的权重计算复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满分100分。复试时专业知识笔试成绩、外语水平测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按4:3:3的权重计算复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满分100分。
一、复试分数线及人数确定1、复试分数线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划定,2018年学校各招生专业复试基本分数线,按照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执行。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划定相同的分数线。2、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全校原则上控制在不低于1:1.2。学校下达各学院拟录取总规模数,各学院根据各学科生源情况确定差额复试比例并提前公布。
安徽理工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电气工程(305)、金融(361)、物流工程与管理(190)、土木工程(297)、工业工程与管理(192)、机械(306)、材料工程(286)、工程管理(191)、智能制造技术(274)、
安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物流工程与管理(190)、数学(311)、信息安全工程(273)、化学工程(303)、智能制造工程(298)、免疫学(310)、光电系统与控制(312)、仪器科学与技术(324)、病理学与病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