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类型 | 年份 | 总分 | 英语 | 政治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测绘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80 | 41 | 60 | 69 | 82 |
工业工程与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92 | 55 | 0 | 110 | 0 |
翻译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8 | 64 | 57 | 109 | 111 |
安全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7 | 39 | 52 | 58 | 88 |
土木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97 | 39 | 53 | 57 | 93 |
物流工程与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90 | 61 | 0 | 115 | 0 |
环境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7 | 41 | 55 | 59 | 83 |
电气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05 | 42 | 52 | 57 | 95 |
控制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9 | 40 | 54 | 62 | 81 |
金融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61 | 56 | 67 | 105 | 115 |
机械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06 | 39 | 53 | 59 | 87 |
材料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86 | 49 | 61 | 63 | 92 |
矿业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6 | 62 | 64 | 62 | 77 |
工程管理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191 | 64 | 0 | 113 | 0 |
化学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03 | 54 | 60 | 63 | 100 |
计算机技术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80 | 42 | 52 | 64 | 68 |
智能制造技术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74 | 44 | 56 | 59 | 74 |
仪器仪表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296 | 48 | 63 | 58 | 105 |
地质工程 | 专业型硕士 | 2022 | 324 | 48 | 65 | 67 | 132 |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次。学校占地约3200亩。
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煤矿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与煤矿有关的学科专业等整建制迁至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43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7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4人,省部级人才80余人,400余名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其中双聘院士28名。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115”产业创新团队4个、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8个。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部)和一个直属附属医院。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安徽省I类高峰学科(唯一特别支持),5个III类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榜上有名。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安全、地矿、爆破等学科为特色,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2016年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名,陈鲸、卢秉恒、彭苏萍、袁亮、陈湘生五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大学生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多名学生获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
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发起成立“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基地与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30余项,科研经费年均2.2亿元;获省部一等奖3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项,中国专利奖1项,安徽省专利金奖1项,教育部、安徽省及国家行业协会等科技成果奖励150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1400余件。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近三年来学校获批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矿山智能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拥有省部级研究创新平台40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已与地方政府、国有大企、知名高校等150余个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成立了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能源革命工程技术研究院(晋城)、中哲上海健康研究院、高等研究院(合肥)、南京智慧物联研究院。积极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安徽省能源研究院承建单位之一,负责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方向研究工作;参与大健康研究院建设,负责职业医学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筹建;参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环境研究院建设。
学校持续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地区)的6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有来自28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
展望未来,安徽理工大学继续秉承“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校园精神,保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奋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有以下三种方式:硕博连读、申请审核、直接攻博(推免接收阶段已完成直博生录取),考生根据个人情况及报考条件选择一种方式报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博连读、申请审核、直接攻博考生的报名条件:
1)硕博连读:与报考博士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校在读全日制二年级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毕业,且获得学士学位。修满硕士研究生规定课程学分且无补考科目。思想政治、培养潜质、身心健康等方面符合我校研究生硕博连读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
2)申请审核:硕士所学专业与申请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前须获得硕士学位)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往届毕业生(境外学历学位证书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英语水平、学术水平符合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实施办法规定的条件。
3)直接攻博:本科所学专业与申请攻读一级学科博士专业相同或相近,已取得学术型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3.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我校研究生奖助体系由奖学金、金、科研成果奖励、学科竞赛奖励和出国研修资助项目等组成。
1.国家奖学金。硕士生奖励标准为20000元/生/年,博士生奖励标准为30000元/生/年,名额以每年省教育厅下达指标为准。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者可以兼得学业奖学金、国家金。
2.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为100%。新生第一学年奖励标准是一等12000元/生(比例60%)、二等10000元/生(比例40%),原则上按照推荐免试、第一志愿、调剂志愿等入学情况来确定学业奖学金推荐等级。第三学年的学业奖学金按学校文件要求评选。
3.院士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科研和创新能力突出的研究生,每年评选10名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分别为6000元/生/年、8000元/生/年。
4.社会捐助奖学金。由企业或个人在学校设立的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学生的各类奖学金。如:土木年华奖学金、三正金、国华科技奖学金、宏大爆破奖金等,获奖比例和奖励标准以相关学院评奖文件通知为准。
5.国家金。覆盖全部无固定工资收入的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资助标准为硕士6000元/生/年、博士13000元/生/年,每年按10个月计发。
6.“三助一辅”岗位资助。用于资助研究生从事“助研、助教、助管”和担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根据岗位与工作任务确定,一般为每岗每月300元。助教、助管和辅导员、班主任岗位津贴,由学校承担;助研岗位津贴,由导师或课题组承担。鼓励导师从科研课题经费中适当增发研究生助研岗位津贴。
7.国家贷款。按照国家政策,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确保已经办理贷款的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入学。需要贷款的研究生可在入学之前办理生源地信用贷款,贷款额度每人每年高不超过12000元。
8.研究生单项奖。学校设立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研究生创新基金等。
9.科研成果奖励。奖励在学术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科研成果方面取得成绩的研究生,详见学校科研成果奖励相关管理办法。
10.学科竞赛奖励。奖励在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竞赛等全国重大赛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个人奖项高奖励4000元,集体奖项高奖励8000元。详见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11.出国(境)研修项目。目前我校已与德国、美国、韩国、墨西哥、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开展了研究生研修项目。
12.安徽矿山机电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有关培养单位将为招收的推免生、一志愿考生等优秀研究生提供更多资助和优惠政策,具体咨询相关培养单位。
(一)复试报到接到我校复试通知的考生,需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复试确认。考生按时到校(报考学院)报到,提交有关材料并网上缴费(具体方式在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另行通知),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复试。第一志愿达线考生由招生学院通知;调剂考生需在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及时回复由学校研招办发送的复试通知。进入复试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对外公布。①《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审表》填写完善盖章;②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2份复印件;③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准考证;⑤2寸近期免冠照片2张;④应届生:学生证原
二、复试报到和资格审查(一)复试报到接到我校复试通知的考生,需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复试确认。考生按时到校(报考学院)报到,提交有关材料并网上缴费(具体方式在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另行通知),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复试。第一志愿达线考生由招生学院通知;调剂考生需在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及时回复由学校研招办发送的复试通知。进入复试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对外公布。①《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审表》填写完善盖章;②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2份复印件;③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准考证;⑤2寸近期免冠照片2
1、复试总成绩复试时专业知识笔试成绩、外语水平测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按4:3:3的权重计算复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满分100分。复试时专业知识笔试成绩、外语水平测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按4:3:3的权重计算复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满分100分。
2022年安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专业笔试
一、复试分数线及人数确定1、复试分数线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划定,2018年学校各招生专业复试基本分数线,按照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执行。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划定相同的分数线。2、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全校原则上控制在不低于1:1.2。学校下达各学院拟录取总规模数,各学院根据各学科生源情况确定差额复试比例并提前公布。
安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物流工程与管理(190)、数学(311)、信息安全工程(273)、化学工程(303)、智能制造工程(298)、免疫学(310)、光电系统与控制(312)、仪器科学与技术(324)、病理学与病理生
安徽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外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内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信息安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
安徽理工大学专业型硕士专业有:物流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矿业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智能制造技术、机械、仪器仪表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翻译、金融等专业。安徽
安徽理工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儿科学(355)、电子科学与技术(274)、人工智能(314)、智能制造工程(298)、机械工程(273)、病原生物学(31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314)、材料科学与工程(283)、计算机科学
安徽理工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电气工程(305)、金融(361)、物流工程与管理(190)、土木工程(297)、工业工程与管理(192)、机械(306)、材料工程(286)、工程管理(191)、智能制造技术(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