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安庆师范大学 | 上海电机学院 |
|---|---|---|
| 软科(综合) | 286 | 335 |
| 校友会(综合) | 316 | 330 |
| 武书连 | 421 | 627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04 | 75224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03 | 75805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98 | 80852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75 | 217037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9 | 17176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8 | 17434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7 | 18271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9 | 183206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5 | 36724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42 | 45292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64 | 218908 | 20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540 | 46971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9 | 17035 | 56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565 | 19118 | 56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47 | 27341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34 | 29871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30 | 30665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5 | 0 | - | 不限 |
安庆师范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庆。这里是桐城派的故里、黄梅戏的故乡,有着“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会、戏剧之乡”的美誉。学校傍依浩瀚长江,毗邻宁安高铁、合安九高铁,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便利,是皖西南和大别山区域唯一冠名“大学”的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1897年,清代著名省学敬敷书院在此办学,揭开了百年育人的序幕。1901年,敬敷书院与求是学堂合并成立安徽大学堂,后更名为安徽高等学堂。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在此创办,1946年改为国立安徽大学。菱湖校区现存的敬敷书院和国立安徽大学红楼,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学校百年发展历程。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安庆师范学院。2006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安徽省一本招生行列。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成立于1953年,由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筹建,并由上海中学、上海工业学校、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部分师生组建而成。学校初时校名为上海电器制造学校,先后历经了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演进。学校1985年在全国首批试点举办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上海机电工业学校和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并入学校;同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电机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20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一般本科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5000元。[沪价行(2000)第120号]
艺术类本科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0000元。[沪价行(2000)第120号]
一般高职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7500元。[沪价行(2000)第120号]
中外合作本科专业每生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5000元。[沪教委财(2005)34号]
学校大力开展“三创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先后获得“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世界技能大赛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优胜奖等奖项和荣誉。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6%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社会声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