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蚌埠医学院 | 右江民族医学院 |
|---|---|---|
| 校友会(综合) | 357 | 384 |
| 武书连 | 347 | 661 |
| 软科(医药) | 41 | 7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8 | 34667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6 | 42430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21 | 60972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3 | 103841 | 41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81 | 11948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54 | 25825 | 51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15 | 156727 | 41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9 | 71525 | 34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12 | 31774 | 487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52 | 63875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2 | 138855 | 180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51 | 64417 | 348 |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 | 430 | 77092 | 348 | |
| 2021 | 应用型本科 | 本科二批 | 410 | 90021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1 | 26669 | 413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5 | 59762 | 180 |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 | 460 | 30806 | 413 |
1958年7月,为加快安徽建设,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
学校坐落于淮河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蚌埠,濒临千里淮河,承山水涵养之灵气,传杏林济世之流芳,现有龙子湖校区、治淮校区、宏业校区、淮上校区和高铁校区,占地面积1760余亩,是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和绿化模范单位,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和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4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数106项,发表SCI、EI、Medline检索收录论文2800余篇;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3部,参编42部,公开出版发行《蚌埠医学院学报》《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中华全科医学》3种学术刊物。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法、德、日、澳、韩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学术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
各专业学费均按照皖发改价费【2021】348号文标准执行;各专业住宿费按照教计【2006】15号文标准执行。收费标准如有变更,以上级部门最新文件标准执行。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不断更新工作观念,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全方位拓展就业渠道。除将每个实习基地建成就业基地外,还与省内外众多医疗卫生单位和大中型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医护员工和各届校友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空间。积极发挥校园招聘会的主渠道作用,每年除承办两场大型招聘会以外,还举办百余场校内专场招聘会和网络宣讲会,仅此,就为每个毕业生平均提供了5个就业岗位,保证了毕业生充分就业。
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学校千方百计提高就业质量。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回访为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分类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为就业困难的学生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就业辅导。同时,不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加大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学生就业一站式网络服务系统,实现了国家、省、校三级就业网络的互联互通,建立起“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职业咨询”五位一体的运行模式,网页和微信客户端的日均访问量近千次,极大地方便了毕业生获取就业的相关信息。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校前列,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单位。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百色高等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医学院校,并更名为右江民族医学院。
1997年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8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
2000年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
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4年获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15年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获教育部颁发“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 学生入学须缴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各专业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部门核定为准。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由学校作为就业推荐的主体,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学校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服务等工作。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95%以上,2011-2016年连续6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获教育部颁发“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及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