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北方民族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哪个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好(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青海民大和北方民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09:22:53 解决时间:2022-12-16 18:46

满意答案

北方民族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哪个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北方民族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各排行榜,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分数线,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水利类 水利水电工程
青海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国 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在水利、水电、土木、交通等行业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方 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水利水电工程规 划与设计、建设与管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熟练应用一门外语 的能力;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 以及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 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了解国家对于与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具有健全的 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7.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规划、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水 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环境学概论(36学时)、工程制图(91学时)、工程测量学(36学时)、工程水文学(54 学时)、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学时)(45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3学时)、结构 力学(63学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36学时)、土力学(45学时)、水力学(90学时)、工程材料 (45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63学时)、钢结构(36学时)、电工学(36学时)、工程经济学(36学 时)、水资源规划及利用(36学时)、水工建筑物(63学时)、水电站(63学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63学时)、工程项目管理(54学时)。

示例二:环境学概论(16学时)、工程制图(80学时)、工程测量学(32学时)、工程水文学(32 学时)、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学时)(3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 力学(72学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32学时)、土力学(56学时)、水力学(72学时)、工程材料 (24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56学时)、钢结构(32学时)、电工学(32学时)、工程经济学(32学 时)、水资源规划及利用(48学时)、水工建筑物(64学时)、水电站(64学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56学时)、工程项目管理(24学时)。

示例三:环境学概论(32学时)、工程制图(88学时)、工程测量学(40学时)、工程水文学(40 学时)、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学时)(40学时)、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 力学(72学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72学时)、土力学(64学时)、水力学(72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56学时)、钢结构(32学时)、电工学(40学时)、工程经济学(32学 时)、水资源规划及利用(40学时)、水工建筑物(88学时)、水电站(56学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56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工程测量、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实验(大学物 理、大学化学、材料力学等)、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工程力学实验、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水工建筑物实验、水 电站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青海民族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山东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495
江西水利水电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2
安徽水利水电工程(4420元/年)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68
浙江水利水电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29
江苏水利水电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73
河北水利水电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93
水利类 水利水电工程
北方民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水利、水电、能源、交通、土木等部门,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勘探、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核心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水力学、土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设计、水工建筑物、钢结构设计原理、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水利工程概预算、水利工程施工、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泵及水泵站、水电站、灌溉与排水工程学、水工建筑物等。
北方民族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四川水利水电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0
重庆水利水电工程(只招少数民族考生)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95
海南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41
广西水利水电工程(44002元/年,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占计划的75%)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5
湖南水利水电工程(只招少数民族考生)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46
山东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03
吉林水利水电工程(只招少数民族)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80
辽宁水利水电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40
内蒙古水利水电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27
山西水利水电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68
河北水利水电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8
青海民族大学
233
校友会(综合)
650
武书连
11
软科(民族)
学校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高等学府。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成为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天津大学联合招收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博士研究生特需人才。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党的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双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始终立足青海大地,面向民族地区,牢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办学的宗旨,坚守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了10万余名来自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的各民族人才,其中有5万余名毕业生在青海工作,8千余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现出以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和53名省部级领导干部、1300多名厅局级领导和1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余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和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15156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385名,占在校学生的55.32%。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有效汇聚了李文实、夏日东、芈一之、胡安良、祁顺来、毛继祖、贾晞儒、吴启勋、马成俊等一批知名学者和青年才俊,极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学校现有1177名教职工,专任教师734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58名、副高级职称27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97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名、青海省高端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1名、青海学者1名。

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始终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优势地位,与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衔接的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藏医药等理工类学科建设形成规模、富有特色。学校现有23个学院(含青海干部网络学院),一个民族学国家级一流建设学科和中国语言文学省级一流建设学科,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8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9个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哲学、艺术学十一大门类,其中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33个,占比为55.93%,理工医类本科专业26个,占比为44.07%,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文、理、工学科结构布局。

学校始终扎根青海大地,立足时代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标志性成果。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9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5项、冷门“绝学”项目4项,教育部重大招标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61项;出版专著教材296部,发表论文1822篇,为各级政府提供智库报告70余项。现有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青海基地、青藏高原语言文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环境资源法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点研究基地等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中心、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民委国别中心,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学研究所等8个省级科研机构和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等27个校级科研机构;有国家民委青藏高原资源化学与生态环境保护、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保护与开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与天津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有1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编辑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青海民族研究》跻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核心期刊行列,《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北京大学核心期刊、跻身南京大学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

学校分东序、西昆、文实、博雅、凤凰山五个校区,占地面积1490.97余亩,建筑面积46.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账面总值约6.4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9亿元;馆藏图书313.52万册(含电子图书153.67万册),其中民族文字图书12万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3166部78750册(其中善本 380 部),2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生均图书106册,是青藏高原汉文古籍和藏文古籍馆藏图书最多特别是珍贵古籍馆藏量最多的高校。建有容纳3000多人的多功能体育馆和充足的运动场地以及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

学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现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韩国韩南大学和我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9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实现我省孔子学院建设零的突破。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有中亚学院和三个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其中“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基地”、“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基地”获批为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现有外国留学生158名,是青海省培养留学生最多的高校。教育部先后安排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也与我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及学校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围绕内涵建设构建以民族学为核心的人文社科和以理学为基础的理工医“两个学科群”,抓住思政课建设、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三个重点”,夯实人才队伍、内部治理、综合服务、基本建设“四大保障要素”,推进实施“八项工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建成现代化一流民族大学而不懈奋斗!



通讯地址
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3号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3号              

联系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教务处

招办电话:0971-8808501  

传    真:0971-8808501  

邮    编:810007

 E—mail:qhmd1074800@163.com

学校网址:https://www.qhmu.edu.cn

 招生网址:https://zhaosheng.qhmu.edu.cn/


北方民族大学
211
校友会(综合)
429
武书连
10
软科(民族)
学校简介

北方民族大学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八省区的中央部委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学校为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坚持激发改革创新根本动力,坚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研究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培养造就各民族优秀干部人才、服务支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55个民族的博士生、硕士生、本(预)科生2.2万余人在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6万余名毕业生扎根祖国边疆和民族地区,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践行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捍卫者。

学科专业:学校植根宁夏、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坚持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为办学宗旨。现有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10个学科门类的77个本科专业。民族学、数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等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等3个省部级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等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等9个省部级优势特色专业,自动化等7个省部级“十三五”重点专业(群),机械电子工程等5个省部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材料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工技术基础等8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引培并举,着力建设政治坚定、师德优良、业务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近11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师资近50%,博士比例47%;聘任院士2名;图像处理与智能计算机教师团队获批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个团队入选国家民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7个团队入选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2个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科学研究:学校坚持“科研追求原创,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科研提升学校”理念,主要面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用在实践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研究、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研究、工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技术、民族学、兴边富民与乡村振兴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获得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部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工程技术中心、1个工业设计中心;13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全国化工及机械基础科普基地”、1个省部级“电子科学与物理示范中心”科普基地。

合作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合肥工业大学为教育部指定的对口支援高校。学校与北京大学、银川市人民政府、宁夏共享集团等深入开展校校、校地、校企合作,互促共赢。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设有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现有7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马来西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机构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创新创业:学校扎实推进教育教学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双创”教育,实施“专创融合‘5+3’教育打造 ‘六个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百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称号;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守民族院校初心使命,传承民族院校红色基因,遵循教育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联系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昌北街204号

       北方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750021

       联系电话:(0951) 2066992     2066335      

       传真:(0951)2066992

      网址:http://zsb.nun.edu.cn/

 


  中专 2022-12-16 18:4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北方民族大学软件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北方民族大学软件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软件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和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专业介绍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软件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北方民族大学网络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北方民族大学网络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网络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网络工程就业前景和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网络工程专业介绍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网络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北方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北方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水利水电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

  • 中专学校

    北方民族大学自动化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北方民族大学自动化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动化和水利水电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动化就业前景和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自动化专业介绍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自动化和水利水电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 中专学校

    北方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北方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这

  • 中专学校

    北方民族大学通信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北方民族大学通信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 中专学校

    北方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北方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水利水电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气

  • 中专学校

    北方民族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北方民族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材料与结构和水利水电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材料与结构就业前景和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介绍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材料与结构和水利

  • 中专学校

    北方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北方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在宁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高分子材料与

  • 中专学校

    2016年北方民族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青海录取分数线

    10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北方民族大学青海水利水电工程2016二批理科398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北方民族大学青海水利水电工程2016二批理科39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