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最高/最低分) | 北京化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19 | 理科 | 598/596(本科批)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18 | 理科 | -/598(本科一批)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17 | 理科 | 600/589(本科一批) |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北京 | 数学类(5200元,含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2 |
四川 | 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1 |
江西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8 |
福建 |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8 |
安徽 | 数学类(5200元/年;含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9 |
黑龙江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4 |
吉林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4 |
辽宁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7 |
山西 | 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2 |
天津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3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北京 | 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含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办学地点东/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1 |
四川 | 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包含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东北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9 |
海南 | 理科试验班(分流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5 |
广西 | 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5000元/年,包含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3 |
广东 | 理科试验班(非定向)(080702.电子科学与技术+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020305.金融数学+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0601.物流管理)(办学地点:北京市)(第一学年末专业分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3 |
江西 | 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8 |
福建 | 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含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分流专业为:1.金融数学;2.信息与计算科学;3.数学与应用数学;4.电子科学与技术;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6.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9 |
安徽 | 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5000元/年;含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8 |
黑龙江 | 理科试验班(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7 |
吉林 | 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6 |
辽宁 | 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6 |
山西 | 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包含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8 |
天津 | 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分流专业为:1.金融数学;2.信息与计算科学;3.数学与应用数学;4.电子科学与技术;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6.物流管理)(东/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校两地(北京、克拉玛依),北京昌平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军都山南麓,北京校区校园占地面积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校园占地面积7000余亩。学校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经过六十八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石油石化等重点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影响。根据ESI最新数据,学校有6个学科进入ESI排行前1%,分别是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环境/生态学,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环境/生态学于2021年1月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围绕石油石化产业结构,构建起由石油石化主体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组成的石油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实施了“攀登计划”、“提升计划”和“培育计划”,分别建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石油石化优势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基础支撑学科,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为国家培养了二十余万名优秀专门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3437人(其中克拉玛依校区全日制本科生4696人)、硕士研究生6889人、博士研究生1886人、留学生637人,在校生总数2万余人。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759人(其中克拉玛依校区教职工286人),教授296人,副教授44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个。2018年,2项成果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通过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选拔、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两条快速成长通道,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学校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强校之路,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取得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思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水平。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分室以及26个省部级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和18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分室。石油石化学科研究领域优势突出,在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在非常规油气、新能源等新兴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十三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32项,获国家级三大科技奖共1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6项;获得省部级及社会力量科技奖 397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240项。国家级奖励数在2017年全国高校通用项目中排名第7。
学校坚持走“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2013年10月,教育部与五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石油大学的协议。学校先后与140余个省市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特别是探索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现有近76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设置企业奖助学金;13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建立了育才厅;与40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在202家石油石化企业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或联合培养基地;在103家企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在69家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克拉玛依市联合建立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与三大石油公司在京研究院联合建立北京工程师学院,着力实施本科卓越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迈出了新步伐。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96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关系。与国外大学或公司联合建设了10个国际联合研究机构,与厄瓜多尔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联合建立了孔子学院。2018年学校发起成立了世界能源领域高校合作组织——世界能源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包括来自17个国家的31所高校。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外高校、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17年学校入选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一带一路”奖学金项目;获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入选首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2019年在全国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中首批获批“中非友谊”奖学金项目和“中非友谊”中国政府奖学金进修生培训项目。
学校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强保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秉承石油文化传统,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为学为师,立德立言”的教风、“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校训以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中石大精神,是中石大文化的精髓。
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立足新时代,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强优、拓新、创一流”“重教学、强科研”,实施“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开放融合、人才强校”四大战略,以“绿色赋能、智能赋能、治理赋能”为三大动能,向着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建立起“奖、助、贷、勤、免、补、偿”等有机结合的资助体系,同时努力提高资助力度,不让一名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学校与中国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应贷尽贷”。此外,学校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16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每年发放助学金金额700余万元。
一、奖、助学金
1. 学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
(1)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学生奖学金和相关单位资助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奖学金,获奖比例分别为本科生参评人数的6%、13%和23%,金额分别为2000、1000和500元。
(2)单项奖学金:
① 科技创新奖学金
② 文体活动优秀奖学金
③ 社会实践奖学金
④ 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
⑤ 优秀青年志愿者奖学金
⑥ 学习进步奖学金
⑦ 励志奖学金等
2. 国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奖助学金:
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定向就业奖学金和助学金五类。具体奖助学金名称和标准详见下表。2021年全校48.92%的本科生获得奖学金,平均获奖金额1700余元,全校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全覆盖,人均资助3000余元。此外,相关学院还设有多项奖助学金。
二、国家助学贷款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下发的有关文件规定,我校已积极开展助学贷款工作,用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及其部分生活费,以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
我校自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本着“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导向”的工作理念,坚持做到四个主动:主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主动加强对学生的贷款指导,主动与经办银行配合,主动承担高等学校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应尽的义务,按照“应贷尽贷”的原则,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校园地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并通过贷前优服务、贷中重教育、贷后强管理等举措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扎实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本科生奖助学金设立清单
序号 |
资助名称 |
金额(元) |
1 |
国家奖学金 |
8000 |
2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5000 |
3 |
王涛英才奖学金 |
10000 |
4 |
中国石油奖学金 |
6000 |
5 |
中石化奖学金 |
6000 |
6 |
孙越崎奖学金 |
1000 |
7 |
万华化学奖学金 |
2500 |
8 |
淄博热电集团优秀学生奖学金 |
2500 |
9 |
淄博热电集团学业进步奖学金 |
500 |
10 |
机电93励志奖学金 |
8000 |
11 |
环科03-1勤学奖学金 |
4000 |
12 |
95励志进步奖学金 |
1000 |
13 |
陈如恒教授奖学金 |
3000 |
14 |
沈平平奖学金 |
3000 |
15 |
郎兆新教授励志奖学金 |
2500 |
16 |
雷成行远奖学金 |
2000 |
17 |
赛思科技奖学金 |
2000 |
18 |
e未来计算机系06校友奖学金 |
2000 |
19 |
十佳大学生 |
10000 |
20 |
捐献造血干细胞奖励金 |
5000 |
21 |
十佳十强奖学金 |
2000 |
22 |
高水平运动员奖学金 |
1000-5000 |
23 |
基层就业奖 |
500-1000 |
24 |
优秀学生干部 |
500 |
25 |
团委单项奖 |
200-3000 |
26 |
校一等奖学金 |
2000 |
27 |
校二等奖学金 |
1000 |
28 |
校三等奖学金 |
500 |
29 |
校学习进步奖学金 |
300 |
30 |
国家助学金 |
2000-4000 |
31 |
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海油大学生助学基金” |
5000 |
32 |
新长城·孟丽红助学基金 |
3000 |
33 |
新长城自强助学金 |
3000 |
34 |
西藏生源免补专业助学金 |
6600 |
35 |
新疆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 |
100-800 |
36 |
宁夏燕宝助学金 |
4000 |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7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400余人,研究生8500余人(其中博士1300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2200余人,学历留学生360余人。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3人(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双聘院士5人),其他国家院士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人、青年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30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7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0人(其中在岗30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获得者5人,“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5人。
学校学科实力稳步增强。聚焦“四个面向”,努力构建“强工厚理兴文重交叉”学科体系。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位列ESI 排名前1‰,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位列ESI 排名前1%。“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涵盖14个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6个本科专业(含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8个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个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社科类省部级基地。8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涌现。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级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级素质教育基地;1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金课”,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37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8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1门北京市级虚拟仿真“金课”,5门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5门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1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4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2部北京高等教育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9 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7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47项;国家级教学团队5 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1个。
学校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01年以来,学校有32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拥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尖端科技领域。2021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8.4亿元,其中竞争性科研到款相比2020年增加4200万元,获国内专利授权783项,国外专利24项。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加强。学校把产学融合、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机遇,不断增强“四个服务”能力,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做贡献。学校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产业拥有近20个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实体,依托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经营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系列技术和多种产品。近年来,结合校内优势学科、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学校还重点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相继成立校地合作地方研究院4个、技术转移中心6个。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着力健全国际交流合作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全球合作网络体系,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学校与美、英、法、俄、德、澳、韩、日、意等48个国家(地区)的156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2021年新(续)签校际合作协议36份,新增合作伙伴11个。建有3个北京市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3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坚持以“高精尖缺”人才引进为重点,20项引智项目获得科技部国家级“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立项;在校长期任职的外籍专家共18人;积极推进学生国际化交流,与19个国家(地区)的60余所高校和机构开展80余项学生赴海外学习项目。继续推进“北化-世界百强高校本硕博精英计划”,30名优秀学生由国家留学基金委等资助赴境外进行攻读博士学位或博士联合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举全校之力推进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重视对学生的全过程就业指导,积极发挥学校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25位老师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多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7%。
今天的北京化工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继续秉承“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校训和“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深入实施“育人为先”“人才强校”“全球发展”“交叉突破”四大战略,打造更加卓越的“育人北化”“创新北化”“开放北化”“幸福北化”,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北化力量。
北京化工大学金融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二个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金融数学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社会体育指
北京化工大学金融数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二个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金融数学和应用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应用化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应用化学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应用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应用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数学
北京林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林产化工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林产化工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和林产化工就业前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和林产化工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林产化工这二个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化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语言与文化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语言与文化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国语言与文
北京化工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北京化工大学法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北京化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
北京化工大学金融数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数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北京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数学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数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