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考生都想知道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和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哪所学校好?就此问题,小编通过。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和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排名、录取分数线、专业奖学金、学校简介等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与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对比表
| 名称 |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112 | -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 | 283 |
| 高职排名 | 183 | 846 |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与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一)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在北京市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56 | 1298 | 120 | 不限 |
(二)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省录取分数线|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0 | 147111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3 | 133416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学校简介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是北京市属公办高校。学院坚持“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连续十一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标兵”,2005年起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的殊荣。
学院建于1986年,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约300亩, 南校区坐落在北京市区奥运、亚运村教育区内,北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昌平西关。具备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和生活设施,并与美国马萨诸塞州有长期职业教育合作,引进了欧洲成熟的模块式职业教育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操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毕业生就业
学院现有4个教学系20个专业,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学识水平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教育部和北京市高职教育示范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是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专业。学生的“多证书制”培养模式,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8%以上,2008年就业率达到99.52%。学生继续升学途径通畅,可以利用学院提供的各种渠道进行深造。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简介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省内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旅游高等职业学院。是宜昌市普通话测试中心、宜昌市教师资格培训认证中心及宜昌市旅游人才培训中心所在地。
学院位于宜昌职教园,地处火车东站和客运中心附近,属宜昌市高新区建设核心区域,占地2000余亩。
按照“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建设标准,学院建设有功能完备的教学生活设施,校园环境清新怡人。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和网络办公系统,建有国内一流的3D旅游实训室、导游微格实训中心、模拟空乘实训中心、模拟酒店实训中心、模拟会展厅、网络电教中心、高尔夫实训基地等30多个实验实训场所。
收费项目
收费项目及标准:严格按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学费5000元/年,住宿费1200元/年,书本费据实收取。
毕业生就业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
就业危机,果断采取一系列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的积极就业措施,内挖潜力,外拓市场,为学生就业铺路搭桥,不仅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而且为学校招生做了活广告。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宜昌教育学院的基础上,经
湖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综合类高职院校。08年下半年,正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危难时刻,该院党委书记、院长龚永新走马上任,带领他的团队以就业作为突破口,狠抓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真正提升就业率,为学校事业的发展壮大开辟了道路。
一是在就业观念上突破。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像抓招生一样抓就业工作。学校专门成立就业领导小组和指导中心,安排专人研究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市场。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按每生每年不低于50元的标准为学生做就业宣传。
二是在技能培训上突破。学校认为,就业难,关键是学生本身技能不够过硬,职业素质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富有旅游文化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如涉外导游、景点导游和茶艺表演等,各系部开展专业大比武和才艺大比拼,校园出现百花齐放、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三是在就业方式上突破。在金融危机以前该校与其他高校一样,一般是采取供需见面、现场招聘,
社会效益、实际效果双丰收。08年底以后,学校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角色发生变化。“等、靠、要”的思想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变化。三峡旅游职院在强化学生技能培训的同时,主动出击,出台“就业三步走”的就业政策,为学生开辟就业市场。“领导向外走”:深入进驻本地企业,争取合作。今年4月,学院领导联系了落户宜昌深圳工业园的招商引资企业——欧赛科技等企业,解决毕业生近300人。“老师向出走”:调查企业用人需求,适时推荐人才。招生就业办公室选派多名老师深入长三角和珠三角,走访企业近百家,推介毕业生400多人。“学生向下走”:放下架子进基层,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创业。学校多名学生报考士官和士兵,100多人选择农村小学和幼儿园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