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北京农学院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
| 软科(综合) | 230 | - |
| 校友会(综合) | 301 | 334 |
| 武书连 | 442 | 583 |
| 软科(医药) | - | 7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8 | 30484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1 | 31399 | 400 | 物/化/生(3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0 | 31535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49 | 31652 | 400 | 物理/化学(2选1)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44 | 32292 | 400 | 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33 | 33526 | 400 | 物/化/生(3选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03 | 47945 | 435 |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48 | 84061 | 435 |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24 | 28352 | 5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64 | 18165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1 | 23406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44 | 26440 | 52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96 | 52181 | 435 |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94 | 53374 | 435 | |
| 2021 | 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72 | 67601 | 435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91 | 5633 | 565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8 | 6226 | 56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85 | 6861 | 56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60 | 13510 | 500 | |
| 2021 | 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7 | 18165 | 500 | |
| 2021 | 乡村振兴专项预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31 | 24965 | 500 |
北京农学院的前身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市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5年,北京市在北京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半农半读的北京农业劳动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农学院。学校现占地面积约1000亩,包括校本部、东校区、北校区、大学科技园市场。另外,学校建有千亩大学科技园农场、万亩大学科技园林场。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北京市文明校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6%,学校被授予“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称号。
云南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成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学校秉承“崇德和合、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和对外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院校。
学校目前设有面向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的奖助学金,有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省政府励志奖学金(4000元/生/年)、国家一等助学金(3800元/生/年)、国家二等助学金(2800元/生/年)、校级助学金 (1200元/生/年)、爱德基金会薪火工程项目(5000元/生/年)、云深爱心助学基金(5000元/生/年)。此外,学校还针对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置了一系列的资助帮扶政策,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