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检测与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拥有“通用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部级重点实验室,具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信息现场检测、智能化仪器仪表设计与开发、测控系统工程设计、物联网及网络化测试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智能化处理、机电一体化测控系统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射频电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与信号调理、光信息检测与处理、数字图像采集与处理、现代测试技术概论、自动测试技术、综合测试与故障诊断、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兼容、微波电子技术、微波无源电路设计、频率合成技术、计量与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程序设计、自动化仪表与系统、虚拟仪器设计、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仪器中的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大规模可编程器件技术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十分重视对科技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生科技竞赛和科技实践活动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近年来每年保送和考取研究生的人数达到应届毕业生的35%―42%。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学生能够在高等院校、厂矿、企业、研究单位、设计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系统构建、标准计量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广西 | 自动化类(智能制造及智能测控)(6600元/年,在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封装技术、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3 |
江西 | 自动化类(智能制造及智能测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封装技术、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6 |
福建 | 自动化类((智能制造及智能测控)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封装技术、机器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3 |
安徽 | 自动化类(智能制造及智能测控)(6600元/年;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封装技术、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6 |
吉林 | 自动化类(智能制造及智能测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封装技术、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5 |
辽宁 | 自动化类(智能制造及智能测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封装技术、机器人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3 |
山西 | 自动化类(智能制造及智能测控)(包含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封装技术、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5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自动化类(包含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备注:2020级学生一、二、三年级教学安排在沙河校区,各专业四年级教学安排地点将根据学校规划安排确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4 |
海南 | 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2020级学生一、二、三年级教学安排在沙河校区,各专业四年级教学安排地点将根据学校规划安排确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713 |
广西 | 自动化类(5500元/年,在沙河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2020级学生一、二、三年级教学安排在沙河校区,各专业四年级教学安排地点将根据学校规划安排确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0 |
湖南 | 自动化类(含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收费55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5 |
湖北 | 自动化类(含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2020级学生一、二、三年级教学安排在沙河校区,各专业四年级教学安排地点将根据学校规划安排确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6 |
河南 | 自动化类(5500元/年;包含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办学地点沙河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62 |
662 | |||||
江西 | 自动化类(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4 |
福建 | 自动化类(含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2020级学生一三年级教学安排在沙河校区,各专业四年级教学地点将根据学校规划安排确定)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8 |
安徽 | 自动化类(5500元/年;含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一、二、三年级教学安排在沙河校区,四年级教学地点将根据学校规划安排确定)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2 |
山西 | 自动化类(包含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36 |
河北 | 自动化类(含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20级学生一、二、三年级教学安排在沙河校区,各专业四年级教学安排地点将根据学校规划安排确定)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
建校90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也是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20世纪60年代,学校就以“西军电”之称蜚声海内外。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学校现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约1817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304万册,电子文献约1513万册,内容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或专业。
截至2020年11月底,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6543人,其中本科生22439人,硕士生11448人,博士生2407人;有在籍网络和函授教育本科生43207人,网络和函授教育专科生53959人。设有研究生院。设有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微电子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
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8个国防特色学科。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群(包含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5个本科专业。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3个学科获评A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并列全国第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位于A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根据ESI公布数据,学校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均位列全球排名前1‰。
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锻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00余人,硕士生导师1500余人。学校有院士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长江学者3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科技部重点创新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1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65人。
学校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建设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以及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人才培养素以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等特色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品牌”。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五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3600余项。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20年,学校获中国高校“就业最佳典范奖”。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系统研制、科技攻关、工程研发等,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等多项第一,包括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为我国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现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个科工局科技创新基地,10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基地、29个陕西省科技创新基地,2013年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先后牵头承担了“973”、“863”、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国家重大项目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2013年以来,学校科研指标稳步提升,在认知雷达、移动通讯、网络信息安全、高功率微波集成器件、智能计算、大型天线机电耦合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2012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奖励21项。2014年,学校牵头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位列行业产业类第一,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国防科研特色优势地位。
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暨西安电子谷、陕西工业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时与国内大型知名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股份制公司,成立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基金、建立联合实验室及研究生实习基地,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学校先后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155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关系,与10余个研究所、研究中心、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西安、广州、青岛、重庆等地方政府开展深入合作,共建研究院所、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与跨国公司建立66个联合实验室,基本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合作创新发展格局。
建校90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31万余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24位院士(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院士校友20位,位列全国前茅),10余位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培养了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继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立足西部、育人育才、强军拓民、服务引领、团结实干”的发展思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希望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勤奋学习,恪守诚信,出色地完成学业,报效祖国,为母校增光添彩!
我校2022年面向全国实行大类招生和部分专业单独招生,具体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发布的我校招生计划为准。各招生专业学制4年,本科层次,学费: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生物医学工程类、材料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数学类6600元/年;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文)、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5500元/年;依照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学费标准,软件工程专业学费为一、二年级每人每年6600元,三、四年级按学分收费,每学分400元,总学分不超过80学分;艺术类专业15400元/年。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60000元/年,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2000元/年。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外合作办学)前三年68000元/年,第四年按照国际学生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收费标准缴费。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
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校始终厚植“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应急管理学院、体育部等15个教学单位,并设有研究生院。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
学校现有海淀校区、昌平校区。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27000余名。
北京邮电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网络强国战略目标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特色名校战略、科技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开放办校战略、文化铸校战略、依法治校战略、和谐荣校战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事业型思维,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综合改革。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的思想,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实现了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近年,学校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教育成果奖、北京市教育成果奖等各级各类评选工作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长期以来,学校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国高校领先水平。在以英语、电子、数学和物理竞赛为代表的国内外大学生重大赛事中成绩优异,位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连续举办十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交流会暨创新创业论坛、六届研究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得突出成绩。
——始终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学校拥有着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或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为骨干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6%,外籍教师近百人。一批教师和团队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教师、中宣部“时代楷模”、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先锋、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榜样”等荣誉称号。
——以“双一流”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目前,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有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2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51个本科专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学科涵盖了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信息学科优势突出、工管文理相互支撑的多科性学科架构。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
——加强基地建设,科研工作良性发展。学校建有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若干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其他各类部级科研基地10个。以基地建设和团队建设为基础,学校科研工作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研奖励数十项。同时,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与近200所国(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与国际电信联盟等行业特色型国际组织建立深度合作。积极主办高层次、高规格国际会议,搭建学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平台,增进了学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开始实施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成立了国际学院。近年来,国际学院以其严格的管理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好评。2011年,学校与斐济南太平洋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目前已形成“三国四地”办学格局,并被评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2017年,库克群岛孔子课堂荣获 “先进孔子课堂”称号。2020年,学校获批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立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孔子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在“团结 勤奋 严谨 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的校训和“崇尚奉献 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的引领下,正朝着建成信息科技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宏伟目标而阔步前进。
2022年学费标准:金融科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商务智能与智慧供应链)、法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50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一、二年级5500元/年,三、四年级16000元/年;电信工程及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7万元/年;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8万元/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0万元/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1万元/年,其他各专业(类)5500元/年。另外,将根据住宿条件的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住宿费,沙河校区和西土城路校区住宿费最高标准不超过1500元/年,海南校区住宿费标准将参照海南省相关规定执行。
1.复试内容与形式
复试采取综合面试方式,分为考生自述环节和专家提问环节,其中考生自述环节采用PPT的形式介绍个人基本情况。
复试内容主要包含思想政治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核。思想政治考核不计入面试总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考核方式 |
思想政治素质 (一票否决) | 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 专家现场提问,口述作答 |
综合素质 | 外语听说能力,专业与创新素养,数理基础,思维能力,学科竞赛/科研或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经历,心理素质等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制 | 招生计划 | 学费 |
080701 | 电子信息工程 | 2 | 30 | 6000元/年 |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9号)的文件要求,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再学习机会,培养造就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初审工作将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综合考虑、宁缺毋滥”的原则,切实发挥初审环节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作用,在确保公正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做到统筹兼顾、精准施策、严格管理。
根据我校第二学士学位招考管理工作组及专家组的指导与意见,现将初审评审内容公布如下:
序号 | 初审内容 | 总分数 |
1 | 先修课程(数学类、物理类) | 20 |
2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 | 10 |
3 |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 | 5 |
4 | 本科成绩 | 35 |
5 | 大学期间的获奖或荣誉 | 5 |
6 | 参加的竞赛或项目 | 15 |
7 | 发表论文 | 5 |
8 | 计算机类等级证书 | 5 |
1.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2.已经获得或即将获得学士学位的2020届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3.理工文科兼招,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第一专业为工科类的考生;
4.身体健康,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和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能力,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相关规定。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电子工程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和测控技
西安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商务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技术与仪
西安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信息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
西安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
西安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商务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业,
西安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
西安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技术与仪
西安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信息工程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
西安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陕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