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0 19:46:14 解决时间:2022-09-25 16:01

满意答案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体育(311)、运动医学(309)、艺术(382)、新闻与传播(367)、民族传统体育学(318)、中医(306)、新闻学(367)、传播学(367)、中西医结合临床(306)、康复医学与理疗学(309)、体育人文社会学(339)、体育教育训练学(311)、运动人体科学(324)。
一、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名称类型年份总分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运动医学学术型硕士2022309 43431290
中医专业型硕士2022306 41411230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术型硕士2022318 37371110
体育教育训练学学术型硕士2022311 37371110
体育专业型硕士2022311 37371110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术型硕士2022339 37371110
运动人体科学学术型硕士2022324 37371110
新闻学学术型硕士2022367 56568484
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2022367 56568484
传播学学术型硕士2022367 56568484
艺术专业型硕士2022382 40406060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术型硕士2022309 43431290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型硕士2022306 41411230
二、成都体育学院
340
校友会(综合)
558
武书连
7
软科(体育)

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行健不息 积健为雄”的校训,坚持“办学传统塑风格,改革创新聚活力,多元服务拓影响,内涵发展上台阶”的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建校初期,开创者始终坚守“国民体格之强弱,关系国家民族之盛衰存亡至深且巨”的信念,为成体播种下“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精神基因。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学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进入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六大体育院校行列;1956年更为现名;1957年学校开始体育教育本科教育;1958年在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关怀下,学校创建了全国首家体育医院;1960年创建了运动保健系;1962年,学校成立了国内专门从事体育史研究的机构——体育史研究室,开启了体育史研究,很快形成优势。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中医骨伤科学和武术两门优势特色学科被贺龙元帅誉为成都体育学院“两枝花”。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倡导“勤学苦练、又红又专”的学风,强化“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开展了体育新学科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撰出版了《现代体育科学丛书》,至今仍有广泛影响。进入新世纪,学校抢抓高等教育扩招机遇,顺应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积极拓展学科布局,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跨越。

师资队伍发展态势良好。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师资,如著名武术家、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医骨伤郑氏学派的创始人郑怀贤教授,著名体育史专家、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周西宽教授等。学校现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近280人。共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等各类专家112人次;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9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146人、国际健将与运动健将64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

学科专业布局合理。学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附属体育医院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共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22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校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传播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同时还拥有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艺术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为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一专多能、通专结合、全面发展”的育人思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2006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办学77年来,已培养了以我军军事体能训练奠基人孙学川少将和奥运帆板冠军殷剑等为代表的6万余名各类毕业生,为国家体育及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科专业中有4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学校现有特色专业、规划教材、“大创”项目等“本科教学工程”、“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项目88项、省级项目255项。其中,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体育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乒乓球》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2009-2017年,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按照“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的办学方针,紧扣“体教结合、不断探索、培养人才、为国争光”主题,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2009年以来,我校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及全国体育院校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40余枚、银牌480余枚、铜牌450余枚。

科研工作稳步提升。2009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形成了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45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建有“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及2个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学校还建有集收藏、展示、科普研究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国内高校中唯一的以中华体育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凸显。学校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智囊作用,在国家运动项目协会改革的新契机下,主导成立了全国学校体育排球联盟、四川省运动舞蹈协会、四川省校园足球协会、四川省大学生网球协会、四川省搏击协会和四川省体育产学研促进会等一系列行业协会,进一步拓宽了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平台,切实提高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学校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长期以来,学校积极发挥运动医学专业优势,为国家及四川省运动队提供科技攻关及医疗服务,助力国家短道速滑队、国家女子网球队、国家射击射箭队在奥运会、亚运会夺得金牌,为国家和地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学校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和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已与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澳大利亚、泰国、港澳台等20个国家和地区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构建了“2+2”“3+1”和“3+1+1”学士、硕士学位学生联合培养体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



  中专 2022-09-25 16:01

相关问答

  • 中专技校排名

    2021年成都体育学院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复试时须交验

    1楼

    2021年成都体育学院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安排复试时须交验

  • 广州技校

    2021年成都体育学院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体检流程

    2楼

    2021年成都体育学院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安排体检流程

  • 职中

    2021年成都体育学院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面试安排

    3楼

    2021年成都体育学院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安排面试安排

  • 广州技校

    2021年成都体育学院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咨询台领取体检表

    4楼

    2021年成都体育学院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安排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咨询台领取体检表,体检时间:10月16日8:30-11:00。

  • 我要读技校

    2020年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复试复试流程及要求

    5楼

    2020年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复试通知复试流程及要求

  • 职中

    2020年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复试复试主要内容和方式

    6楼

    2020年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复试通知复试主要内容和方式

  • 职中

    2020年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复试复试时间

    7楼

    2020年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复试通知复试时间

  • 职中

    2021年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

    8楼

    2021年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复试

  • 职中

    成都体育学院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9楼

    成都体育学院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体育(311)、艺术(382)、新闻与传播(367)、中医(306)。成都体育学院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名称类型年份总分英语政治专业课一专业课二体育专业型硕士中医专业型硕士艺术专业型硕

  • 广州技校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10楼

    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2022):体育(311)、运动医学(309)、艺术(382)、新闻与传播(367)、民族传统体育学(318)、中医(306)、新闻学(367)、传播学(367)、中西医结合临床(306)、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