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成都体育学院专业排名一览表,成都体育学院有哪些特色专业,成都体育学院有哪些特色专业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03 14:20:09 解决时间:2022-08-03 11:17

满意答案

成都体育学院开设旅游管理、运动训练、文物与博物馆学、康复治疗学、体育经济与管理、中医骨伤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新闻学、体育教育、英语、经济学、中医学、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成都体育学院理科专业排名一览表。成都体育学院文科专业排名一览表。成都体育学院国家特色专业介绍。成都体育学院省级特色专业介绍。
一、成都体育学院专业排名一览表
1、理科专业排名一览表
编号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1中医学本科一批普通类55353965609
2中医骨伤科学本科一批普通类61453866490
3新闻学本科一批普通类53753668327
4康复治疗学本科二批普通类519499105741
5英语本科二批普通类521494111088
6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二批普通类563493112208
7经济学本科二批普通类516493112208
8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二批普通类508491114276
9旅游管理本科二批普通类498491114276
2、文科专业排名一览表
编号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1中医骨伤科学本科一批普通类55455014151
2中医学本科一批普通类54854615900
3新闻学本科一批普通类56254416811
4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二批普通类54652626628
5英语本科二批普通类53752626628
6经济学本科二批普通类53952527273
7旅游管理本科二批普通类52552427938
8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二批普通类55252328571

二、成都体育学院国家特色专业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成都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

体育教育专业是学校开设最早的专业,是四川省第一批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任课教师139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48人、讲师30人。这支队伍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国际体育研究会 (IASA)委员、国家体育总局高层次拔尖人才、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优计划人选、四川省委首批直接联系的高层次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全国单项运动协会负责人、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援外专家等。该专业教师承担和完成了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5项,其中29项成果分获教育部、四川省、国家体育总局的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奖和教学成果奖,一些应用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体育教育专业是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经过70多年建设与创新发展,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在国内享有盛誉。体育教育专业与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采取“2+2”或“3+1”方式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自1979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来,目前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5年来培养了一批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游泳、健美操、体育基本理论、学校体育理论与方法、全民健身与社会体育等多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多数已成为我国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骨干力量。2014年招收了体育学一级学科运动项目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方向首届博士生。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教师职业素质和规范、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综合技能突出、能在各级各类学校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开设的主要专业核心课程有:教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教材教法、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武术、游泳等和体育游戏创编与实践、操类项目创编与实践、体育赛事组织与编排、体育课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等专业特色课程以及教师教育方向模块课程等。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 从事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与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所在院系 体育教育训练一系、体育教育训练二系、体育教育训练三系、武术学院、艺术学院、足球运动学院

咨询电话 (028)85090525

体育学类 运动训练
成都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

运动训练专业创办于1986年,是全国首批开展运动训练专业办学的院校之一。运动训练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共有教师123名,其中教授 25名,博士 16名。团队师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其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四川省教学名师和博士生导师20余人。本专业紧密围绕学校“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不断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厚基础,重实践”的教学理念。

运动训练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不断优化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建立了省级竞技体育实验教学中心和省级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课程体系中《乒乓球》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球》、《举重》、《田径》、《篮球》、《足球》、《排球》和《游泳》等7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大量主干课程精品化,从制度层面、师资层面确保了高质量的本科教学。本专业教师主持编写了包括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各级各类专业教材40余部。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本专业取得了多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运动训练专业已形成教学、训练、科研相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运动成绩与教学质量有了长足进步。近年来,本专业培养了国际健将7名,运动健将47名,获得国际、国内各项比赛金牌36枚、银牌25枚、铜牌20枚。

该专业面向全国实行单独招生。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需求,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和投身体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掌握竞技体育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高专项运动技能,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运动队训练与竞赛、学校代表队训练与教学、体育俱乐部训练与管理工作的“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选材学、运动竞赛学、郑氏推拿学、体能训练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体育基本理论、运动训练科研与方法以及主修项目理论与实践。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能胜任业余体校、体育俱乐部和学校代表队的训练和竞赛组织及相关管理工作等。

所在院系 体育教育训练一系、体育教育训练二系、体育教育训练三系、武术学院、艺术学院、足球运动学院、休闲体育系

咨询电话 (028) 85091525

体育学类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成都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能在学校体育教 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 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到武 术、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训练,掌握组织教学、训练、科研、裁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武术、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武术、体育养生或1—2项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技术与教学、训练方法,并了 解专业内其他专项的主要技术与技能;

3.具有在武术、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领域进行教学、训练、指导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及一 定的创新能力;

4.熟悉国家与本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5.了解本专业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本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历史学、中医学。

核心课程:武术学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中医学基础、专项理 论与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学术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机能评定实验、运动技术诊断、运动心理测量等系列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中医学类 中医学
成都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简介

成都体育学院中医学专业是在贺龙元帅倡导和关怀下,由我国著名的武术家、中医骨伤科专家郑怀贤教授带领创建的、拥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中医学专业是全国体育院校中唯一可授本科医学学位的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专业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积极服务体育强国建设,传承郑氏伤科精髓,推崇衷中、参西、融体,形成了“体医融合”办学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该专业拥有专业教师7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余人,博士生导师4人,拥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内知名的运动医学专家、中医骨伤科学专家等。

中医学专业现有运动医学、中医骨伤科学等8个教研室和1个专业图书资料室,1个实验中心、1所附属体育医院、2个研究所(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郑怀贤骨伤研究所)和1个保健按摩技能培训中心。其中中医骨伤科学和运动生理学学科被列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运动医学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实验中心配备有现代化的科学研究仪器和设备,被评为国家体育总局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具有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近年来,该专业完成了70余个科研项目,其中10余项成果获国家体育总局和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在运动损伤的治疗、运动技术的诊断、运动性疲劳、人体机能评定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出版了《中国骨伤科学》、《伤科诊疗》、《伤科推拿学》、《运动创伤学》、《郑氏伤科理论与临床》、《运动骨创伤学》、《运动软组织损伤学》、《伤科中药与方剂》等专著30余本。该专业招收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2个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2014年被批准招收中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有健全人格、远大理想、高尚品德,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了解体育、服务体育,富有体育精神;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中医临床思维;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具备中医骨伤科学和运动医学的特色优势;能在体育和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中医学人才。

课程设置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影像诊断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康复医学、创伤急救学等。

主要专业方向课程有: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骨伤学、中医筋伤学、中医骨病学、骨科手术学、运动医务监督等。

学制 五年

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 国家和各省市区运动队担任随队医生及科研教练;各级体育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各级医院骨科、中医科、理疗科、康复科等临床医疗工作者;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相关学科教学工作者。

所在院系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咨询电话(028)85090367

三、成都体育学院省级特色专业

体育学类 运动人体科学
成都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

该专业现有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余人,硕士生导师18人、博士生导师3人。拥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等专家。专业教学团队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建有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20多个教学实验室,1个专业图书资料室。运动人体科学为四川省高等本科特色专业、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实验中心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招收运动人体专业硕士研究生和体育学(运动干预与健康促进方向)博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促进人体健康”为目标,以“体育科研、健康管理、体质测评、运动伤害防护”为核心知识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体育学、生物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相关宣教、科研、健康管理、运动伤害防护、国民体质监测以及全民健身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人体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健康与运动营养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医务监督、健康管理学、健康体检、国民体质监测、运动机能评定与处方、运动伤害防护、运动创伤学、现场急救、康复医学概论、郑氏推拿学、中医传统疗法、中医养生学、运动疗法、健康体适能、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与肌肉训练、大众健身方法等。其中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伤科推拿学、运动解剖学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 体育科研所体育科研工作者、运动队保健人员,运动队科研教练,中小学体育保健和生理卫生学教师,国民体质研究机构、体育保健康复部门、健康管理公司、大众健身及户外运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业者。

所在院系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咨询电话 (028)85090367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成都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

该专业为四川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授予权和本科第二学位授予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授、副教授10余人,其中包含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体育总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博士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人才百人计划首批培养对象等在内的高水平教师。

该专业教学条件优良,设有包括音频制作实验室、视频制作实验室、平面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和演播实验室在内的实验中心及专业图书资料室。《体育新闻学》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选题。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大传媒,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新闻传播知识技能及较全面的体育新闻传播知识,能在媒体、政府、企业,特别是体育组织等领域从事新闻传播、宣传策划与媒介管理等工作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外新闻史、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媒介伦理与法规、新闻采访与写作、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与体育评论、新闻摄影、新媒体报道、音视频节目制作、新媒体导论、平面设计、媒介经营与管理、体育新闻学概论、体育宣传与公共关系、体育广告。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就业方向 在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从事记者及相关工作;在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广告工作;在高校及研究部门从事新闻、宣传新媒体推广等方面的教育、研究及相关工作。

所在院系 新闻系

咨询电话 (028)85052348

中医学类 中医学
成都体育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专业简介

成都体育学院中医学专业是在贺龙元帅倡导和关怀下,由我国著名的武术家、中医骨伤科专家郑怀贤教授带领创建的、拥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中医学专业是全国体育院校中唯一可授本科医学学位的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专业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积极服务体育强国建设,传承郑氏伤科精髓,推崇衷中、参西、融体,形成了“体医融合”办学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该专业拥有专业教师7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余人,博士生导师4人,拥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内知名的运动医学专家、中医骨伤科学专家等。

中医学专业现有运动医学、中医骨伤科学等8个教研室和1个专业图书资料室,1个实验中心、1所附属体育医院、2个研究所(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郑怀贤骨伤研究所)和1个保健按摩技能培训中心。其中中医骨伤科学和运动生理学学科被列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运动医学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实验中心配备有现代化的科学研究仪器和设备,被评为国家体育总局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具有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近年来,该专业完成了70余个科研项目,其中10余项成果获国家体育总局和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在运动损伤的治疗、运动技术的诊断、运动性疲劳、人体机能评定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出版了《中国骨伤科学》、《伤科诊疗》、《伤科推拿学》、《运动创伤学》、《郑氏伤科理论与临床》、《运动骨创伤学》、《运动软组织损伤学》、《伤科中药与方剂》等专著30余本。该专业招收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2个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2014年被批准招收中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有健全人格、远大理想、高尚品德,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了解体育、服务体育,富有体育精神;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中医临床思维;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具备中医骨伤科学和运动医学的特色优势;能在体育和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中医学人才。

课程设置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影像诊断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康复医学、创伤急救学等。

主要专业方向课程有: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骨伤学、中医筋伤学、中医骨病学、骨科手术学、运动医务监督等。

学制 五年

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 国家和各省市区运动队担任随队医生及科研教练;各级体育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各级医院骨科、中医科、理疗科、康复科等临床医疗工作者;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相关学科教学工作者。

所在院系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咨询电话(028)85090367

  中专 2022-08-03 11:1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成都体育学院2021年在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成体天津分数线

    1楼

    2021年成都体育学院天津市招生专业:运动人体科学(校本部)、中医学(校本部)、康复治疗学(校本部)、中医骨伤科学(校本部)等4个专业。2021年成都体育学院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成都体育学院天津市

  • 中专学校

    成都体育学院2020年天津录取分数线及专业分数线,2020成体天津分数线

    2楼

    2020年成都体育学院天津市招生专业:中医学、运动人体科学、康复治疗学等3个专业。2020年成都体育学院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成都体育学院天津市录取分数线(2020)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

  • 中专学校

    成都体育学院有什么省级特色专业?

    3楼

    2022成都体育学院王牌专业有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中医学等省级特色专业介绍。成都体育学院省级特色专业体育学类运动人体科学成都体育学院层次本科学制四年专业简介该专业现有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余人,硕士生导师18人、博士生导师3人

  • 中专学校

    成都文理2023专业排名一览表,成都文理有哪些特色专业

    4楼

    成都文理开设工商管理、网络工程、播音与主持艺术、运动康复、经济学、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市场营销、学前教育、文化创意与策划、环境艺术设计、播音与主持、酒店管理、音乐表演、绘画、现代农业技术、建筑学、动漫设计、舞蹈表演、旅游管理、护理学、广播电

  • 中专学校

    成都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成都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成都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

    5楼

    成都大学开设测绘工程、汉语国际教育、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中外合作办学)、环境设计、应用心理学、财务管理、广播电视学、环境工程、工程造价、泰语、车辆工程、舞蹈表演、信息与计算科学、思想政治教育、音乐表演、文化产业管理、药

  • 中专学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

    6楼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电子商务、物流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社会工作、遥感科学与技术、会计学、物流管理、汉语言文学、环境工程、大气科学、翻译、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环

  • 中专学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成都中医药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成都中医药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

    7楼

    成都中医药大学开设中医学(定向)、体育教育、智能医学工程、藏医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中医儿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食品质量与安全、中药资源与开发、英语、汉语国际教育、中医学(九年制)、临床医学(民族

  • 中专学校

    成都理工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成都理工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成都理工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

    8楼

    成都理工大学开设视觉传达设计、地质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社会学、环境工程、休闲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软件工程、广播电视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土木工程、应用物理学、市场营销、化学工程与工艺、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电

  • 中专学校

    成都体育学院有哪些国家级特色专业?

    9楼

    成都体育学院王牌专业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中医学等国家特色专业介绍。成都体育学院国家特色专业体育学类体育教育成都体育学院层次本科学制四年专业简介体育教育专业是学校开设最早的专业,是四川省第一批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现为国家级

  • 中专学校

    成都体育学院专业排名一览表,成都体育学院有哪些特色专业,成都体育学院有哪些特色专业

    10楼

    成都体育学院开设旅游管理、运动训练、文物与博物馆学、康复治疗学、体育经济与管理、中医骨伤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新闻学、体育教育、英语、经济学、中医学、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成都体育学院理科专业排名一览表。成都体育学院文科专业排名一览表。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