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延边大学 (最高/最低分) | 东北电力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通信工程(中外合办) | 2020 | 理科 | -/446(本科二批A段) | -/502(本科二批A段)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吉林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6 |
电子信息类(招朝鲜族考生)(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433 |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韩国湖西大学合作办学。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 | 本科二批A段 | 420 | |||
新疆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52 |
甘肃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492 |
陕西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0 |
云南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延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7 |
贵州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7 |
四川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海南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1 |
通信工程(与韩国湖西大学合作办学;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45 | |||
广西 | 电子信息类(4840元/年,在延吉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1 |
广东 | 电子信息类(非定向)(080701.电子信息工程+080703.通信工程+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延吉校区)(第一学年末专业分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山东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56 |
江西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福建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安徽 | 电子信息类(4840元/年;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上海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学年末分流)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5 |
黑龙江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12 |
电子信息类(招朝鲜族)(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普通类 | 385 | |||
辽宁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37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普通类 | 490 | |||
内蒙古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99 |
山西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0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与韩国湖西大学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07 | |||
河北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52 |
天津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延吉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91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吉林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6 |
电子信息类(招朝鲜族考生)(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433 |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韩国湖西大学合作办学。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 | 本科二批A段 | 420 | |||
新疆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52 |
甘肃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492 |
陕西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0 |
云南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延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7 |
贵州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7 |
四川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海南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1 |
通信工程(与韩国湖西大学合作办学;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45 | |||
广西 | 电子信息类(4840元/年,在延吉校区办学,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1 |
广东 | 电子信息类(非定向)(080701.电子信息工程+080703.通信工程+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延吉校区)(第一学年末专业分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山东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56 |
江西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福建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安徽 | 电子信息类(4840元/年;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上海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学年末分流)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5 |
黑龙江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12 |
电子信息类(招朝鲜族)(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普通类 | 385 | |||
辽宁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37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普通类 | 490 | |||
内蒙古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99 |
山西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0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与韩国湖西大学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07 | |||
河北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52 |
天津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学年末分流)(延吉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91 |
1.专业概况
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1983年,是吉林省最早设立通信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2005年获批“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获各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专业获批省级精品课程2门,各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编著教材12部。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2. 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
培养具备通信与信息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知识基础,掌握通信系统设计、信息处理、电子系统设计理论,能在电信、电力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研究、设计、开发、测试、运维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信息传输及处理,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应用为主体,形成以无线通信、通信网与交换、信息工程与多媒体为方向,以通信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专网的实际应用为侧重点的专业特色。
3.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通信系统、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电力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电力综合自动化。
4.就业方向
可在通信、电子、电力、广播电视等相关领域,从事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以及通信、电子设备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施工、维护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吉林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9 |
四川 | 通信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重庆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广西 | 通信工程(484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7 |
广东 | 通信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吉林省吉林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8 |
湖南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8 |
河南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4 |
山东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66 |
江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5 |
福建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安徽 | 通信工程(484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8 |
浙江 | 通信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70 |
江苏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黑龙江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41 |
辽宁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内蒙古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9 |
山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2 |
河北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天津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00 |
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
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现设有22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10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还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15个延边大学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225人,其中专任教师1,37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7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32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739人,聘请了包括金宁一、陈芬儿院士等在内的10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为我校高端人才、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启动了“图们江学者支持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1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581人,本科生19,477人,专科生2,042人),来自17个国家的留学生127人。现建设有东北寒区肉牛科技创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等4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积极打造图们江论坛和长白山论坛两大国际学术论坛品牌。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部委级项目172项;省级、厅级项目344项,国际合作项目21项;发表学术论文5,168篇,其中国际三大科技文献检索论文(SCI、EI、ISTP ) 1,318篇,SSCI、A&HCI、CSSCI期刊论文268篇;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研奖项38项,获得专利123项。
学校坚持国际化战略,与29个国家和2个地区(香港,台湾)的277所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获得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加强“延边大学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建设,先后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日本明治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交流互访的专家学者近千名。
校园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纸质藏书达210多万册。美丽的校园,优良的办学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整洁的学生宿舍、食堂,多功能的体育馆和活动中心,满足了教学科研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代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胡耀邦、江泽民、贾庆林、张德江、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学校视察工作并题词,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延边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不断强化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广泛交流、多边合作”的优良办学传统,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吉林省“双特色”建设重大机遇,以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办学目标为指引,注重创新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延大梦”!
第十三条 录取规则
1.遵循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
2.凡符合国家当年有关政策规定照顾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民族和答卷语种要求:朝鲜语、应用韩语(专科)专业招汉语答卷非朝鲜族考生,汉语言专业招朝鲜族考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日语、英语(零起点)专业招朝鲜语答卷考生,新闻学专业答卷语种要求在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中标注,汉语言文学专业招汉语答卷考生。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的民族和答卷语种要求均在各省公布的招生计划中标注,其他省份无民族要求。
4.志愿录取原则:学校在非平行投档省区调档比例控制在120%以内,原则上在平行投档省区根据生源情况按100%-105%调档。按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延边大学的考生,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从后序学校志愿中补齐,但不能低于该省、市、自治区同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专业志愿录取根据投档成绩和所报专业顺序划分专业,实行“分数优先”录取原则,即在德、体等条件合格的前提下,将考生按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从高到低按考生所报专业依次录取,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录取优先级高于无专业志愿考生。非平行投档单位在招生计划数1:1的范围内做“分数优先”录取。相同分数,文史类考生按照语文、外语、文综合、数学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数学、外语、理综合、语文排序,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按语文、数学、外语排序。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并兼顾相关科目成绩调剂到其它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只接受有该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志愿的考生);对于总分低于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线,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专业调剂和退档时均不再征求考生意见。已经实施高考改革的省市录取原则按照该省市改革相关政策执行。
5.按专业大类招生及兼招师范类的专业,学生入学后施行宽口径培养模式,一年级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二年级分流到各专业。
6.体育教育专业:考生须参加各省组织的体育教育专业测试并成绩合格。投档进我校的考生,按照各生源省份投档分择优录取。
7.休闲体育(专科)专业:进入投档分数线的考生,体育成绩达到生源地省市专科合格线,按照投档分,择优录取,投档成绩相同的,优先录取体育成绩较高的考生,体育成绩再相同的,按照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
8.表演、舞蹈表演、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文化课成绩达到各省艺术类投档分数线的考生不分艺术(文)、艺术(理),按专业成绩排序;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课成绩排序;文化课成绩相同时,按照语文、外语、数学排序。辽宁省只招艺术(历史类)考生,黑龙江省只招艺术文考生。
音乐表演专业按照各省教育考试院印制的《报考指南》中公布的招考方向和专业备注中的乐器计划择优录取。
我校在山东省招生的音乐学、舞蹈表演(中国舞)专业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
我校在吉林省招生的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中国舞)专业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
我校在吉林省招生的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使用校考成绩录取。
我校在辽宁省、黑龙江省招生的艺术类专业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
对录取规则排序方式有特殊要求的省份,按该省份政策执行。
9.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投档进我校的考生,文化课成绩达到各省艺术类投档分数线,分艺术(文)、艺术(理),按照“文化课成绩的60%+省统考成绩的100%”计算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课成绩高的考生;文化课成绩相同时,艺术(文)考生按照语文、外语、文综合、数学排序。艺术(理)考生按照数学、外语、理综合、语文排序。不分艺术(文)、艺术(理)投档的省份,统一按照“文化课成绩的60%+省统考成绩的100%”计算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课成绩高的考生;文化课成绩相同时,按照语文、数学、外语排序。对录取规则排序方式有特殊要求的省份,按该省份政策执行。我校在内蒙古按招生计划的1:1范围内做分数优先录取。
10.运动训练专业: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符合国家运动训练专业报考条件,通过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及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国家体育总局划定的文化课录取控制线者,按专业考试成绩*70%+文化课考试成绩*30%,分项目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11.高水平运动员:按照国家审批项目,参加按照国家要求组织的专业考试合格,并与学校签订协议,按照协议内容执行。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用于我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录取。
12.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对象为少数民族考生。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执行。招生计划的80%招朝鲜族、20%招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只录取有预科班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招收调剂志愿考生。
学校设有优秀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校内奖学金;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等国家类及地方政府奖助学金;朴文一奖学金、郑判龙助学金等20多项国内外社会类奖助学金资助项目。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能源动力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6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0个。近年来,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成果转化贡献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00余件,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东北电力大学安徽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98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安徽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安徽通信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通信工程本科
东北电力大学浙江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70分(综合)。东北电力大学浙江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通信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浙江通信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通信工程
东北电力大学江苏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40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江苏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通信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江苏通信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通信工程本
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41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通信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通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69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吉林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吉林通信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通信工程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81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通信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通信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通信工程本
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29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内蒙古通信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通信工
东北电力大学山西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02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山西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通信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山西通信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通信工程
东北电力大学天津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为600分(综合)。东北电力大学天津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通信工程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东北电力大学天津通信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通信工程本
东北电力大学通信工程是公办本科专业。东北电力大学通信工程在吉林省排名第3。吉林省开设通信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开设通信工程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延边大学、北华大学、长春大学、长春电子科技学院、长春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