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东北师范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 软科(综合) | 44 | 70 |
| 校友会(综合) | 53 | 114 |
| 武书连 | 84 | 119 |
| US排名 | 1068 | - |
| 泰晤士 | 50-72 | 50-7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39 | 8430 | 48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B段 | 534 | 9129 | 482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A段 | 517 | 11661 | 482 | |
| 2021 | 只招有志愿考生 | 本科一批A段 | 514 | 12157 | 48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66 | 1184 | 519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B段 | 533 | 2691 | 519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A段 | 543 | 2164 | 519 | |
| 2021 | 只招有志愿考生 | 本科一批A段 | 527 | 3048 | 51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19 | 11322 | 48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B段 | 479 | 18759 | 48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55 | 1615 | 51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06 | 7185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8 | 8278 | 400 | 思想政治、历史(2科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7 | 8453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3 | 12147 | 400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60 | 14215 | 400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53 | 15441 | 400 | 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04 | 7475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01 | 7892 | 400 | 物理、地理(2科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3 | 10555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3 | 12147 | 400 | 物理、化学(2科必选) |
红色传承,星火东渐。东北师范大学原名东北大学,1946年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定址于长春。1950年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58年划归吉林省,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
特色鲜明,成效斐然。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建校70年来,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校长成仿吾提出了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80年代,学校主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走出了一条享誉基础教育界的“长白山之路”;90年代,实施“优师工程”,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进入新世纪,启动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优师工程”和“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先后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类别 |
名称 |
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或数量 |
标准(元/人/年) |
奖 |
国家奖学金 |
国家划拨名额 |
8000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国家划拨名额 |
5000 |
|
贷 |
国家助学贷款 |
根据学生申请情况 |
最高可贷6000 |
爱心基金暂借款 |
根据学生申请情况 |
最高2000 |
|
助 |
勤工助学 |
1000人左右 |
2400 |
补 |
国家助学金 |
学校认定的资助对象 |
1000-3000 |
新疆少数民族补助 |
资助对象中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 |
依当年新疆教育厅拨款而定 |
|
学校助学金 |
学校认定的资助对象 |
100-4000 |
|
学院临时困难补助 |
根据学生申请情况 |
100-500 |
|
丰田助学金 |
40人 |
5000 |
|
香港思源奖助学金 |
60人 |
4000 |
|
肯德基曙光基金 |
45人 |
大一:7000 大二、大三:5000; 大四:3000 |
|
真维斯大学生基金 |
26人 |
大一:4000 大二、大三:2000 |
|
中国电信助学金 |
400人 |
500 |
|
孙永军助学金 |
43人 |
1600 |
|
鼎惠助学金 |
20人 |
5000 |
|
住友商事助学奖学金 |
16人 |
2500 |
|
中国红十字会 |
3人 |
1000 |
|
减 |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学金 |
中央文明办指定 |
5000+学费减免 |
学校通过设立特困生补助基金,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筹集社会捐助,减免学费,通过银行为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文史、理工类专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东北师范大学的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但不能低于该省、市、自治区同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专业录取时按照总分由高到低和专业顺序由先至后的原则:一、二专业志愿级差5分,二、三专业志愿级差3分,其他专业志愿为平行志愿,有专业志愿与服从专业调剂级差1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并兼顾相关科目成绩调剂到其它专业(公费师范专业只接受有公费师范专业志愿的调剂生),满额为止;对于总分低于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线,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软件工程、英语(国际商务管理)、英语(中美合作)、计算机科学技术(中美合作)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体育教育专业:考生须参加各省组织的专业加试,成绩合格且文化课成绩达到本省同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吉林省按专业成绩录取的人数,占招生计划数的70%,按文化课成绩录取的人数,占招生计划数的30%;其它各省按考生所在省有关文件规定录取(考生所在省按专业成绩投档则按文化课成绩录取,按文化课成绩投档则按专业成绩录取,按文体综合分投档则按文体综合分录取,所在省没有具体要求的则按专业成绩投档,按文化课成绩录取)。一、二专业志愿级差5分。
1.录取时按文、理科分别投档录取,艺术类不分文、理的省份按文理兼招同时投档录取。专业测试合格生源不足的省份,编制计划时相应专业计划设置为0,合格考生可以填报志愿,若达到本校录取标准,则使用学校预留计划择优录取。
2.音乐学、音乐教育、美术学、美术教育、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文化课考试成绩总分须达到考生所在省普通本科第一批控制线的60%(四舍五入不保留小数位);英语成绩须达到60分以上。
3.音乐教育、美术学、美术教育、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按专业考试成绩总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4.声乐表演、键盘乐器演奏、西洋管弦乐器演奏、民族乐器演奏和流行音乐:按主科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加试、视唱练耳及乐理须合格)。
5.舞蹈编导:文化课考试成绩须达到考生所在省艺术类本科控制线,按专业考试成绩总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6.广播电视编导:文化课考试成绩须达到考生所在省普通本科第二批控制线,按文化课成绩总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7.播音与主持艺术:文化课考试成绩总分须达到考生所在省普通本科第一批控制线的80%(四舍五入不保留小数位),按专业考试成绩总分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8.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中男女生专业成绩全国前3名的考生(男女生分别排队),经东北师范大学招生主管部门研究,文化课成绩总分可降低20分录取。音乐类专业中专业成绩全国前2名的考生,舞蹈类、美术类专业中专业成绩全国前5名的考生,经东北师范大学招生主管部门研究,可适当降低文化课成绩录取(不得低于各省市艺术类最低控制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坐落于名校荟萃的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
学校始终弘扬地质报国优良传统,肩负社会主义建设开路先锋的光荣使命,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急需的地质专门人才,为新中国工业的腾飞和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淬炼出了愈挫弥坚、刚健勇毅的鲜明品格,形成了“爱祖国、能吃苦、做先锋、敢探索”的价值追求。
学校非常重视和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秉承“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原则,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坚持立德树人、资助育人的理念,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为辅助,以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帮困助学资助体系。学校在学生工作处设立学生资助中心,具体负责学生资助工作。
一、“绿色通道”
学校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设立入学“绿色通道”。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确实无法缴纳费用的,可在入学时先办理入学手续,暂缓缴纳学费,入学后学校根据其家庭经济困难程度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二、国家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助学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助学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执行。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有贷款需求的学生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咨询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或向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咨询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同一学年内,有贷款需求的学生只能选择申请办理一种类型国家助学贷款。
三、奖学金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学业进步奖学金、少数民族学生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地球化学人才奖学金、希尔威矿业奖学金、航天宏图学生奖学金、杨起奖学金、冯景兰奖学金、郝诒纯奖学金、杨遵仪奖学金、翟裕生奖学金、赵鹏大奖学金等共计19项奖学金(奖学金依照学校有关评办法评选,奖励金额500至30000元不等)。
四、助学金
助学金是用于资助在校本科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学校还设有宋庆龄基金会中海油助学金、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学子阳光助学金、航天宏图学生助学金等企事业单位资助的助学金,资助金额每生每年2500元到5000元。
五、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主要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向所在学院申请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根据劳动量及时间的不同可获得相应报酬,基本标准为15元/小时,以每月40个小时为上限工作时长。
六、其他资助
除上述项目外,对毕业后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3年以上(含3年)应届毕业生,经申请批准可获得相应的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在校生和毕业生,经申请实施学费补偿或贷款代偿;对退役后自愿回校复学的在校学生经申请批准后实行学费减免。此外,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有特殊困难补助。
七、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以上工作的顺利开展,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入学报到前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如所在家庭最低生活保障手册复印件、扶贫手册复印件、父母或本人持有的残疾人证复印件、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复印件、父母或本人具有重大疾病的诊断证明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以便于入学时办理有关手续。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招生主管部门划定的第一批录取院校最低控制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相应省份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参照生源情况确定我校的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将按照考生投档分数由高到低择优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将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规定择优录取征集志愿填报我校志愿的考生。
对享受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全国性高考加分政策投档的考生(仅适用于做分省计划的招生类型),在安排专业时以实考分数为准,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当考生实考分数相同时,优先录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其次为相关科目分数较高的考生,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为: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文综(注:高考改革省份专业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符合要求的选考科目单科最高分,按专业+院校投档的省份直接投档到专业,不涉及同分比较)。
对于内蒙古自治区考生,执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对于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相关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对于所报专业志愿均已录满但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可根据考生成绩等择优调剂录取至其它专业。
1、身体健康,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无色盲色弱。
2、美术类省级统考成绩(以下简称专业课成绩)须达到生源省份相应控制分数线。
3、高考成绩须达到生源省份艺术类专业同科类本科录取控制线以上。
4、对于艺术类相应批次采取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省份,我校承认考生所在省级招办规定的投档及录取规则。
5、对于艺术类相应批次采取顺序志愿投档方式的省份,我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进档考生按照文化课成绩(满分750分)占70%,专业课成绩(满分折合成750分)占3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队(文理合并公布招生计划或注明“文理兼招,统一排队”的省份,文理科考生统一排队),根据考生所在省份的招生计划,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考生高考综合成绩相同时,专业课成绩高者优先。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择优录取非一志愿考生。
往届生的录取按照各省(区、市)招生办的有关规定办理,和应届生一视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