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专业名称 | 地区 | 批次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理科 | 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75 | 539 | 8430 |
| 理科 | 商务英语(英语考生)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72 | 551 | 6848 |
| 文科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74 | 572 | 1013 |
| 理科 | 化学(师范类)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85 | 572 | 4488 |
| 理科 | 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类)(艺术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45 | 514 | 12157 |
| 理科 |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39 | 517 | 11661 |
| 文科 |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62 | 543 | 2164 |
| 文科 | 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师范类)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78 | 571 | 1043 |
| 文科 | 商务英语(英语考生)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72 | 566 | 1184 |
| 文科 |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612 | 582 | 713 |
| 文科 | 预科班(英语考生)(英语) | 吉林 | 本科一批B段 | 533 | 533 | 2691 |
| 文科 | 法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73 | 570 | 1065 |
| 理科 | 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79 | 544 | 7764 |
| 理科 | 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86 | 565 | 5226 |
| 文科 | 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69 | 567 | 1148 |
| 文科 | 历史学(师范类)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81 | 573 | 971 |
| 文科 | 俄语(师范类)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70 | 567 | 1148 |
| 文科 | 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72 | 569 | 1086 |
| 文科 | 日语(师范类)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79 | 567 | 1148 |
| 理科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教育技术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81 | 539 | 8430 |
| 理科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61 | 539 | 8430 |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52 | 529 | 9821 |
| 理科 | 心理学(师范类)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81 | 544 | 7764 |
| 理科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625 | 586 | 3236 |
| 理科 | 英语(英语考生)(师范类)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610 | 582 | 3581 |
| 文科 | 英语(英语考生)(师范类)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602 | 571 | 1043 |
| 文科 | 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类)(艺术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54 | 527 | 3048 |
| 理科 | 数字媒体技术(师范类)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69 | 550 | 6984 |
| 理科 | 物理学类(物理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88 | 568 | 4925 |
| 文科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哲学) | 吉林 | 本科一批A段 | 582 | 568 | 1117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 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 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为国学习的思想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了解专业相关的法律 法规,具有较为系统的视觉传播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社会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符合国家考级的外语水平。本专业培养规格为应用 型创意人才。
根据市场、中等设计学校和研究机构的需要,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在专业能力结构方面,要注重创意、美学、技术表现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时代创意为 先,美学质量和技术表现是完善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理论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三个模块中建立起一个体现这个培养方向的正确指导思想,即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要贯穿于创 新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创意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美学和技术能力。
2.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学生不仅有很强的创意能力,还应具备较好的创意解说能力、 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很好的社会沟通能力。这四种能力是专业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 为设计不仅要有个性化,更要注重通过语言、文字、行为和作品与人沟通、与市场和社会沟通。
3.在综合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除了已确定的本科专业知识外,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素 养,以提高设计的创意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知识,使设计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有条 理地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交流能力,以及掌握软件应 用、获取信息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美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大众传播学、广告学、美学、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 装饰与图案、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 制作、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策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是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地 联系在一起,一是课程教学和上机熟悉软件结合,二是应用性专业除了研究性课题外,结合社会、 企业的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主要专业实验:在传统车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纸艺车间、木工车间、模型加工车间和 金属加工车间进行相关设计制作和材料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红色传承,星火东渐。东北师范大学原名东北大学,1946年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定址于长春。1950年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58年划归吉林省,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
特色鲜明,成效斐然。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建校70年来,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校长成仿吾提出了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80年代,学校主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走出了一条享誉基础教育界的“长白山之路”;90年代,实施“优师工程”,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进入新世纪,启动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优师工程”和“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先后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费:
体育教育专业:4620元/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翻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5060元/年;广告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66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9800元/年;商务英语专业:13000元/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美合作)、英语(中美合作):19000元/年;艺术类专业:12000元/年;其他专业:3850元/年。
住宿费:
600-800元/年。
学校连续多年保持高比例就业率,近十年就业率均在98%以上。连续被教育部树立为高校就业工作典型,200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我校被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之一;2008年,在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的背景下,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部专门编发简报,以《东北师范大学创新高校公共就业服务模式 提振大学生就业形势》为题,介绍我校就业工作经验;2009年,就业中心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是获此表彰的两个高校就业中心之一;2010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是六所大会交流高校之一,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分别批示,要求将东北师范大学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经验做法,向全国各高校介绍推广;2013年,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发了《东北师大就业率持续居高具有启示意义》一文,刘延东批示:“东北师大加大师范专业课程改革,把就业当作一门学问,联合建立教育人才市场的做法要认真总结推广”;2014年,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发了《东北师大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差异化帮扶》一文,刘延东批示:“东北师大差异化帮扶困难学生的做法可借鉴推广”。教育部先后六次编发简报,指出东北师范大学良好就业态势提振全国就业形势的积极意义。除此之外,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连续11年对我校就业工作进行报道,东北高师就业洽谈会与农博会、汽博会、电影节并称吉林省“四大盛会”,被新闻媒体誉为“东师现象”。据统计,近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对我校就业工作宣传报道500余次,就业工作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学生为本、市场为准、服务为训”的就业工作理念。在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形成了富有东北师范大学特色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 从“三分之一”到“内合外联”,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打破传统工作模式,提出了各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就业管理、就业指导与就业市场工作的就业工作新模式,被教育部树立为就业工作职能转变的典型。2001年,东北师大提出“内合”东北高师,“外联”用人单位模式,成立了以东北师范大学为秘书长单位的“东北高师就业协作体”,有力拉动了东北高师毕业生充分就业。目前,协作体院校从成立时的17所增至28所,涵盖了东北地区全部高师院校,按照“市场共建、信息共享、品牌共创”的原则,形成了以东北师大为中心、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东北教育人才品牌市场。2007年,我校联合东北高师院校成立了东北高师就业工作研究会,拓展合作新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目前,已实现了学生就业工作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2. 从“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到“全国教育人才专业市场”,实现了“区域 ”向“全国”的市场跨越学校在毕业生质量上打造“师”字品牌,建设大区域、开放式、专业化的教育人才市场,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共赢”成为学校就业市场开发培育的基本战略。1997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百所毕业生就业基地;2001年,在原有的就业基地基础上,通过“距近校校联合,距远一校展扩”,建立以市(地)、县(市、区)为单位的区域性就业基地,并从中选设基地联系校,形成以联系校为“点”,基地为“面”,“点面结合”的毕业生就业基地网络;2003年,启动“百所城市就业市场开发规划”,以“高端巩固、中端拓展、基层引导”为原则,对全国五个区域、八个领域的两千家用人单位进行重点开发走访,在全国挑选了112个城市作为首批城市就业基地,实现了从“百校”到“百城”的跨越;2005年,东北师范大学又进一步向“基层”迈进,号召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基础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并将举办“会中会”——“东北28所高师院校毕业生到全国基层百县就业专场洽谈会”;2007年,在全国相继出台事业单位执行“用人招考制度”、“编制核定”政策以及发达地区的“户口限制”政策的背景下,我校就业市场开始导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实施企业“营销组合”运营模式,着力开发我国十大城市群的师范和非师范毕业生就业市场;2008年,自主研发了评价市场价值的“五维”指标体系,完成了我校就业市场的一轮深度开发和精准营销;2009年,教育部批准我校建立“全国教育人才专业市场”,成为教育部在全国设立的第一家行业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从“区域市场”到“全国市场”的跨越,参加洽谈会的用人单位从2001年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430家攀升到2013年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000多家;需求信息从4000条提升到近167116条;供需比从1∶8提升到1∶19。目前,就业市场已经从传统的东北地区拓展到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海峡西岸地区、西南地区,东北高师毕业生遍布全国。
3. 实施“东师品牌”战略,形成供需良性互动
学校主动适应市场,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学校构筑了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自主规划课程组成的多样化课程体系。在“营销”环节上,严把质量关,在全国率先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毕业生“诚信认证”服务,2008被评为吉林省首家“大学生诚信就业示范院校”。在“售后服务”环节上,优先满足毕业生回校进修和深造。在信息反馈环节上,建立市场信息反馈机制。2002年以来,开展就业基地回访百余次,走访用人单位7000余家,采纳教育教学改革建议1500余条。
4. 变革信息服务手段,建设毕业生就业“无形”大市场
学校先后共投入300万元建成400平方米的就业信息网络工作室,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信息工作队伍,为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息定制。2006年,推出了手机上网定制信息服务,实现了信息的“二次革命”,使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彻底摆脱了计算机的束缚;2007年,引入了“精准营销”的理念,建立了集成“双认证”、“双视频”、“双搜索”、“双手机”、“三定制”、“四网络”的“四二三四”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并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3所全国知名高校一起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理事会成员;2008年,在全国率先推出“移动就业网”,使毕业生完全摆脱获取就业信息对电脑和网络的依赖,并与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全国人才网络招聘的门户网站进行对接,扩大了毕业生就业空间;2009年,建成了全国高校首个专业化视频洽谈室及视频就业网,推出远程视频就业服务支撑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网上就业全过程服务;2013年,提出了“微”理念,开发了“东师微就业”和“东师求职宝”,利用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微信平台提供自选式、一对一的就业信息服务,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启就业微时代。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奖励项目比例及额度
类别 |
序号 |
名 称 |
占学生总人数 的比例或数量 |
标准 (元/人/年) |
荣誉称号 |
1 |
东师奖章 |
30人左右 |
理想与成才报告团成员6000元/人 |
2 |
优秀学生 |
10% |
—— |
|
3 |
优秀毕业生 |
毕业生人数的5% |
—— |
|
4 |
五四红旗团员 |
30 |
—— |
|
5 |
先进班集体 |
40个左右 |
1000/班 |
|
6 |
标兵班集体 |
20个左右 |
2000/班 |
|
7 |
五四红旗团支部 |
20 |
500/支部 |
|
国家奖学金 |
8 |
国家奖学金 |
按国家划拨名额评定 |
8000 |
学年奖学金 |
9 |
校长奖学金 |
5% |
3000 |
10 |
一等奖学金 |
8% |
1500 |
|
11 |
二等奖学金 |
12% |
1000 |
|
12 |
三等奖学金 |
15% |
500 |
|
单项奖学金 |
13 |
学有专长奖 |
3% |
300 |
14 |
教师技能奖 |
5% |
300 |
|
15 |
优秀学生干部奖 |
5% |
300 |
|
16 |
社会实践奖 |
5% |
300 |
|
17 |
美德风范奖 |
2% |
300 |
|
18 |
资格证书奖 |
无固定名额 |
300 |
|
19 |
少数民族齐飞奖 |
无固定名额 |
500 |
|
社会赞助奖学金 |
20 |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 |
2013年7名本科生获奖 其中,1人获得优秀学生特别奖 |
优秀学生特别奖10000元/人 其他学生5000元/人 |
21 |
炜然名师奖学金 |
30 |
5000 |
|
22 |
明德奖学金 |
2013年180人 |
2000 |

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

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东北师范大学财政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财政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财政学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财政学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财政学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哲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吉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哲学就业前景和视觉传达设计就业前景,哲学专业介绍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哲学和视觉传达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哲学和视

专业介绍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135108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人数:20。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统考美术学院研究方向:20(不含推免)报考本专业的限制条件及说明须参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报考本专

设计学/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130500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设计学(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人数:2。设计学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统考美术学院研究方向:2(不含推免)报考本专业的限制条件及说明须参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长春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文科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吉林本科一批A段理科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类)吉林本科二批A段理科小学语文教育(师范类)吉林专科批文科行政管理吉林本科二批A段理科英语(英语考生)(英语英语,

东北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理科经济学类(经济学、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吉林本科一批A段理科商务英语(英语考生)吉林本科一批A段文科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吉林本科一批A段理科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