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类型 | 年份 | 总分 | 英语 | 政治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
中共党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6 | 54 | 70 | 111 | 104 |
外国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8 | 45 | 45 | 68 | 68 |
考古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1 | 52 | 74 | 209 | 0 |
思想政治教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6 | 65 | 81 | 102 | 12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94 | 46 | 46 | 69 | 69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401 | 46 | 46 | 69 | 69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6 | 48 | 61 | 63 | 69 |
艺术学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6 | 43 | 70 | 127 | 122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2 | 56 | 56 | 84 | 84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0 | 46 | 62 | 86 | 106 |
自然地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1 | 49 | 67 | 93 | 79 |
中国古代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7 | 56 | 56 | 84 | 84 |
有机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7 | 42 | 69 | 87 | 100 |
刑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4 | 49 | 71 | 124 | 101 |
数学教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1 | 51 | 66 | 84 | 66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7 | 46 | 46 | 69 | 69 |
教育学原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1 | 63 | 72 | 191 | 0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9 | 77 | 76 | 201 | 77 |
高等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1 | 65 | 76 | 193 | 0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9 | 56 | 56 | 84 | 84 |
设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1 | 40 | 70 | 123 | 134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7 | 56 | 56 | 84 | 84 |
国际关系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3 | 77 | 77 | 112 | 117 |
生物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6 | 39 | 39 | 59 | 59 |
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1 | 83 | 79 | 209 | 153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0 | 55 | 71 | 122 | 122 |
统计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3 | 51 | 67 | 67 | 81 |
中国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6 | 49 | 67 | 192 | 0 |
分析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9 | 50 | 65 | 101 | 114 |
美术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7 | 43 | 64 | 126 | 132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07 | 45 | 65 | 83 | 73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4 | 46 | 46 | 69 | 69 |
城乡规划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5 | 45 | 63 | 106 | 75 |
基础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3 | 57 | 65 | 84 | 86 |
应用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6 | 52 | 57 | 63 | 81 |
物理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1 | 42 | 68 | 97 | 112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92 | 56 | 56 | 84 | 84 |
学前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3 | 66 | 71 | 200 | 0 |
教育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1 | 67 | 72 | 186 | 0 |
民商法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9 | 56 | 73 | 96 | 100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5 | 45 | 45 | 68 | 68 |
课程与教学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4 | 64 | 71 | 196 | 0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80 | 46 | 46 | 69 | 69 |
文艺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69 | 56 | 56 | 84 | 84 |
法学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6 | 47 | 61 | 124 | 110 |
人文地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20 | 55 | 64 | 90 | 80 |
伦理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3 | 45 | 45 | 68 | 68 |
无机化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8 | 43 | 63 | 80 | 101 |
汉语言文字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2 | 56 | 56 | 84 | 84 |
计算数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294 | 43 | 64 | 70 | 76 |
世界史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8 | 49 | 66 | 185 | 0 |
行政管理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4 | 52 | 68 | 104 | 95 |
比较教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52 | 75 | 67 | 186 | 0 |
国际政治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35 | 57 | 69 | 100 | 79 |
社会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5 | 46 | 46 | 69 | 69 |
政治学理论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6 | 78 | 82 | 113 | 103 |
中国哲学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47 | 45 | 45 | 68 | 68 |
党的建设 | 学术型硕士 | 2022 | 375 | 46 | 46 | 69 | 69 |
巍巍东师,根溯延安。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本溪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9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入选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两区办学,专业合理。学校现有自由校区和净月校区。全日制在校学生26997人,专任教师1671人,其中教授511人,副教授645人。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和医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特色鲜明,成效斐然。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建校70余年来,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校长成仿吾提出了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学校首开中国高师函授教育之先河;80年代,学校主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走出了一条享誉基础教育界的“长白山之路”;90年代,实施“优师工程”,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进入新世纪,启动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优师工程”和“U-G-S教师教育新模式”先后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强校,成果丰硕。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近年来,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2017年9月公布的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19位、211院校之首。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类学科6个(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B类学科15个。34个学科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学校现有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14个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农村教育研究所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四项,其中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两项、统计学研究领域的一项、化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成果获此殊荣;获得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四项,其中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三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一项成果获此殊荣。
开放办学,助力发展。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7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2015年,与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合作设立了东北师范大学罗格斯纽瓦克学院。学校在韩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蒙古建立了孔子学院。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及外交部分别在我校设立了“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华文教育基地”“教育援外基地”“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设在我校。
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学校拥有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公木(张松如),作家萧军、吴伯箫,文学史家杨公骥,语言学家孙常叙,历史学家李洵、丁则民、林志纯,教育学家陈元晖,音乐家马可、吕骥,病理学家白希清,数学家张德馨,核物理学家王琳,地理学家丁锡祉,鸟类学家傅桐生,中科院院士生物学家郝水,新中国学校体育创始人之一杨钟秀,大型团体操编导艺术家杨瑞雪、“红色理论家”郑德荣等著名学者,都曾经工作生活在这里。建校70余年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共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级各类毕业生30余万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如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包头九中教师陆家羲、感动中国的支边教师冯志远、全国模范教师郭力华、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全国十杰教师马宪华等。同时也培养了著名生态学家郑光美院士、物理学家孙昌璞院士、地理学家刘兴土院士、著名作家张笑天等为代表的各类人才。东师人“信念坚实、学识扎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的“四实品格”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承典塑新,力行致远。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东北师大将以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践行“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推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进程。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硕士生课程成绩单(须加盖研究生培养部门公章或档案所在管理部门公章)1份。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硕士阶段学籍/学历、学位证明材料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非学历教育,只有硕士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报名时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硕士生课程成绩单(应届生培养单位盖章;往届生须到培养单位档案馆或档案所在管理部门查档复印,并在复印件上加盖档案馆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硕士阶段学籍/学历、学位证明材料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非学历教育,只有硕士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报名时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东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有: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教育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城乡规划学、统计学、生物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数学教育、运筹学与控制论
东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复试分数线(2022):美术学(377)、刑法学(364)、马克思主义哲学(365)、物理化学(361)、教育学原理(351)、分析化学(35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50)、伦理学(333)、应用数学(296)、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