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全省除东莞市)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52803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含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三学期制)) | 560 | 59150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软件工程(地方专项计划)(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 | 555 | 64554 | (215)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东莞市) | 553 | 66764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接受无专业志愿考生调剂录取)(办学地点:莞城校区)(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17 | 111252 | (21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软件工程 | 2020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1 | 53674 | ||
软件工程(东莞生源) | 546 | 35008 | ||||||
软件工程(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 | 491 | 117580 | ||||||
软件工程(含教育部卓越计划班)(含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三学期制))(松山湖校区) | 2019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8 | 63568 |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培养,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莞城校区) | 475 | 100148 | ||||||
软件工程(含卓越计划班) | 2018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1 | 51772 | ||
2017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8 | 56217 |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465 | 85011 | ||||||
软件工程(含卓越计划班)(地方专项)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498 | 56217 |
软件工程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是广西区紧缺人才专业;现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软件工程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坚持计算机软件理论与软件开发技术并重,形成了计算机辅助技术、信息安全及其软件开发、可信软件形式化技术等特色研究方向,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用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和和管理软件系统的学科。旨在培养能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与软件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软件专业人才。
现有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室,以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广西分中心、广西区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并与多家著名企业共建了软件人才培养基地,或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工程应用毕业实践提供全工程化的实习环境。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广西 | 计算机类(6000元/年,在桂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2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海南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1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080904.信息安全+080905.物联网工程+080907.智能科学与技术+080911.网络空间安全)(办学地点:桂林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7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安徽 | 计算机类(6000元/年;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上海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30 |
黑龙江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0 |
吉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6 |
辽宁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3 |
山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2 |
天津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桂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70 |
北京 | 计算机类(600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办学地点桂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1 |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软件工程技能为主线,以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接受良好的软件工程师训练的,能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系统维护的工程专门人才。本班分为学校学习培养和企业学习培养两个阶段。
就业方向: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技术类工作,或教育、科研、行政等部门从事软件开发相关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广东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全省除东莞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6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含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三学期制)) | 560 | ||||
软件工程(地方专项计划)(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 | 555 |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东莞市) | 553 |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接受无专业志愿考生调剂录取)(办学地点:莞城校区)(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17 | |||
四川 | 软件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松山湖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6 |
重庆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河南 | 软件工程(松山湖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江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6 |
江苏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86 |
辽宁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28 |
山西 | 软件工程(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10 |
河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临学校视察,并为学校亲笔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学校蝉联“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分别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桂林市尧山风景区、北海市银海区,校园总面积4153亩。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219万余册,电子图书282万余种,数据库90余个,中外文期刊(含纸质、电子)39000余种。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和智慧校园平台。
学科专业 学校开设有本科专业79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2个(含住建部行业认证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7门。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种。学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高校。“工程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7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广西八桂学者11人、广西特聘专家8人、广西优秀专家8人、广西“十百千”第二层次人选18人、广西八桂青年学者3人、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人、广西教学名师10人、广西卓越学者6人、广西高校“百人计划”23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物和卓越人才3人;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广西人才小高地3个、广西高校创新团队6个。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3000余人。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学校是全军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生培养单位。现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支持单位1个;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1个。
学校是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拥有全国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命名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学校被评为“2012-2014年度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曾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总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46名。
科学研究 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等高水平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近五年,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327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50余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6项。
学校现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3个、广西重点实验室9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获批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国际交流 学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与非洲的80余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每年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访学或学习深造、并长期招收国际学生。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和“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现有中英和中爱等中外合作交流项目。学校与柬埔寨马德望大学现有共建孔子学院一所。
今天,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正德厚学、笃行致新”校训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桂电精神的引领下,深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着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朝着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这一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
电话:0773-2290010
传真:0773-2290010
邮箱:zhaosheng@guet.edu.cn
招生信息网:https://www.guet.edu.cn/zs/
通讯地址: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
邮编:541004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2019年7月成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202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2021年5月,我校正式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00多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30多亩。现有教职工1732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80人、副高职称人员387人,博士797人。有普通全日制学生近2万人,继续教育学生近2.2万人,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约11.5万人,80%左右的毕业生留莞就业创业。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201万册,有35个数据库、172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建成万兆带宽主干、两条40G主干,基本实现千兆带宽到桌面的IPV6校园网,3.8万个信息点,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校园网,AP数量6600多个,出口带宽37.5G;智慧校园建设有129个信息化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丰富、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建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18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工作、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10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工程管理、工业工程、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5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凸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确立“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东莞理工学院—文华数字化课程中心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案例”。2020年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承办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获得季军。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创新创业活动,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教育厅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
面向全国25个省(区、市)招生,在14个省(区、市)(含已改革省份)第一批本科招生。2005年以来,学校(含联合培养基地)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767名,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学校学位点招收硕士研究生493名。历年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以上。
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打造学科专业集群坚实基础。根据国家、区域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专业集群。2018年5月,学校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先后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机械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审核结果》及《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审核结果》,学校获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国际商务、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等个学科纳入省教育厅“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工程及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软件工程、环境工程、通信工程获得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证书。
高层次人才资源加速集聚,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015年以来,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等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等顶尖、杰出人才59人,学科领军9人,学科方向领军44人,学科骨干4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次,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次,入选“珠江学者”岗位计划4人次、入选“珠江人才计划”5人次,入选东莞市领军人才4人,入选东莞市各类特色人才40多人。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构建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近3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81项,科研总经费14亿多元,在工业废水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装备及应用、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光固化成型方法、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突破系列关键技术。学校先后以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广东省专利金奖等系列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科技奖励。有力支撑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4个联合实验室,由东莞理工学院主导投入,与中国散裂中子源、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的多物理谱仪(东莞理工谱仪)成功出束,是东莞理工学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里程碑。2020年度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级科研平台28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38个。组建高水平学科科研重点团队11支、一般团队20支、青年团队15支。
拓展境外合作与交流,形成多元国际化办学格局。截止目前,学校与英、美、加、澳、法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58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2015年成立广东省首个粤台联合培养项目——粤台产业科技学院。2016年成立国际学院,成为东莞市首家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本土高校,累计招收来自40个国家的402名留学生。2017年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2018年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世界前100的名校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共建成员与古巴、巴西等5个国家共8所拉美大学(研究机构)达成合作。获欧盟委员会立项批准3个“伊拉斯谟+”计划交流项目。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建有多个海外创新中心,未来将加快推进欧洲创新中心设立工作。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两步走”中长期目标:到2025年,建成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师队伍发展生态体系、科技成果全链转化体系、智慧教育服务管理体系等“四个一流体系”。在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数、科技成果奖数、研究生规模、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数、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数、授权发明专利数等六项关键发展指标实现“倍增”,力争在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等方面实现突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100强、理工类高校40强,基本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到2035年,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东莞城市品质提升、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文化、社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成为全国高校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为海内外优秀人才和各方学子的向往之地,全面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以更高效率的改革创新、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更高境界的担当作为,落实“学而知不足”校训要求,丰富“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办学思想,倡导“爱国奋斗、追求卓越”莞工精神,秉持“守正出新、登高致远”战略理念,践行“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价值追求,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内一流、代表东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数据更新至2021年8月)
东莞理工学院知识产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知识产权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知识产权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法学(知识产权方向)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知识产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广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
东莞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
东莞理工学院投资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投资学和软件工程录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金融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与金融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与金融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经济与金融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与金融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东莞理工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软件工程这
东莞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东莞理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