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华南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东莞理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通信工程(非定向) | 2021 | 物理类 | -/598(本科批) | -/510(本科批) |
通信工程 | 2020 | 理科 | -/592(本科批) | 497/479(本科批) |
通信工程 | 2019 | 理科 | 581/554(本科批) | 503/464(本科批) |
通信工程 | 2018 | 理科 | 563/563(本科批) | 520/509(本科批) |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工程训练良好、理论实践兼备,实践能力较强、具有社会适应性的通信工程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适应通信领域的运营维护、应用设计开发、通信业务与服务开发、工程监理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主要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制图、电路分析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电路和实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和实验、通信电子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系统原理实验、光电技术与光纤基础、控制工程、现代通信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电视、通信技术实验、可编程数字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网络与通信程序设计、微波技术与天线、IT项目管理、数据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等课程, 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培养基础宽厚、富于创新、勇于实践,能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制造、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营商、研究院等从事通信工程技术研究、通信设备研发制造、运行维护、经营管理及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咨询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广泛就业。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广东 | 通信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含卓越计划班;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单色识别不全的考生慎重报考)(全省除东莞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8 |
通信工程(地方专项计划)(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含卓越计划班;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单色识别不全的考生慎重报考) | 545 | ||||
通信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含卓越计划班;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单色识别不全的考生慎重报考)(东莞市) | 539 |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接受无专业志愿考生调剂录取)(办学地点:莞城校区)(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10 | |||
四川 | 通信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松山湖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河南 | 通信工程(含卓越计划班,单色识别不全者慎重报考。)(松山湖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江西 | 通信工程(含卓越计划班,单色识别不全者慎重报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0 |
福建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10 |
江苏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82 |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佛山南海和汕尾4个校区。
学科水平整体提升。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5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覆盖除军事学外的12个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等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物理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第三批重点马院。
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现有专任教师数2598人,其中副高654人,正高685人,拥有国家级人才223名(含兼职,项目数)、省级人才298人(含兼职,项目数),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25人(含兼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8人,国家四青人才3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3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5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45人。
立德树人成绩斐然。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在校28292人,硕士研究生13012人,博士研究生1437人,博士后在站275人,留学生507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0门。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是全国唯一同时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的师范大学。2016年作为5所高校之一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2019年获评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科研创新基础扎实。拥有“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05个。成立“华南师范大学(清远)科技创新研究院”和“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拥有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核心竞争技术的项目和产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整体实力以及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基金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师范高校前三,近三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居全国高校前20名。先后三届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拥有殷墟甲骨文、战国出土文献、商周金文等绝学成果。
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师范生覆盖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全领域,学前、小学、中学全学段,本硕博全层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前列,培养质量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名列前茅。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教育部“国培计划”海外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广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均落户我校。教育服务范围辐射全国,“国培计划”培训教师数稳居全国高校前三甲,率先持续开展中美、中英、中芬等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培训。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牵头推进“华南师大-普通中小学”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共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与多个地方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优质附校资源辐射省内17个地级市。是最早在香港澳门合作办学的内地高校,被誉为澳门师资三大力量之一。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携手港澳成立湾区教师联合会,组建“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联盟”,引领湾区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对外合作日益拓展。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学本科毕业生升研率和被世界一流大学硕士录取率屡创新高。成立国际联合学院,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署四方协议共同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入LHCb、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4个省部级高端智库平台。“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常态化,举办多届东南亚论坛。与柬埔寨发展资源研究院合作申报的澜沧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获批通过。在柬埔寨、缅甸和印尼设立了3个海外研究基地。设立马来西亚研究生教学点。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及其教学点总数达32个。
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教师教育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办学思路,积极打造人才队伍高地和科研创新高地,深入实施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内涵发展,加快“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一般情况下,师范类专业和国防生在提前批录取,非师范类在第一批录取
美术类录取原则:文化、专业成绩上线,先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招生计划的60%,再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招生计划的40%。
音乐类录取原则:考生文化、专业成绩上线,按专业成绩(或主考项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我校美术类广东省考生承认广东省美术术科联考成绩,音乐类音乐学广东省考生承认广东省音乐术科联考成绩,除此之外只承认我校艺术类术科单考成绩。
在分数上线情况下,和应届生同等对待
国防生只录取应届生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2019年7月成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202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2021年5月,我校正式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00多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30多亩。现有教职工1732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80人、副高职称人员387人,博士797人。有普通全日制学生近2万人,继续教育学生近2.2万人,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约11.5万人,80%左右的毕业生留莞就业创业。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201万册,有35个数据库、172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建成万兆带宽主干、两条40G主干,基本实现千兆带宽到桌面的IPV6校园网,3.8万个信息点,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校园网,AP数量6600多个,出口带宽37.5G;智慧校园建设有129个信息化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丰富、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建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18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工作、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10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工程管理、工业工程、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5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凸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确立“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东莞理工学院—文华数字化课程中心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案例”。2020年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承办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获得季军。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创新创业活动,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教育厅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
面向全国25个省(区、市)招生,在14个省(区、市)(含已改革省份)第一批本科招生。2005年以来,学校(含联合培养基地)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767名,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学校学位点招收硕士研究生493名。历年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以上。
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打造学科专业集群坚实基础。根据国家、区域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专业集群。2018年5月,学校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先后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机械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审核结果》及《2020年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审核结果》,学校获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国际商务、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等个学科纳入省教育厅“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工程及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软件工程、环境工程、通信工程获得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证书。
高层次人才资源加速集聚,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015年以来,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等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等顶尖、杰出人才59人,学科领军9人,学科方向领军44人,学科骨干4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次,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次,入选“珠江学者”岗位计划4人次、入选“珠江人才计划”5人次,入选东莞市领军人才4人,入选东莞市各类特色人才40多人。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构建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近3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81项,科研总经费14亿多元,在工业废水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装备及应用、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光固化成型方法、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突破系列关键技术。学校先后以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广东省专利金奖等系列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科技奖励。有力支撑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4个联合实验室,由东莞理工学院主导投入,与中国散裂中子源、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的多物理谱仪(东莞理工谱仪)成功出束,是东莞理工学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里程碑。2020年度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级科研平台28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38个。组建高水平学科科研重点团队11支、一般团队20支、青年团队15支。
拓展境外合作与交流,形成多元国际化办学格局。截止目前,学校与英、美、加、澳、法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58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2015年成立广东省首个粤台联合培养项目——粤台产业科技学院。2016年成立国际学院,成为东莞市首家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本土高校,累计招收来自40个国家的402名留学生。2017年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2018年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世界前100的名校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共建成员与古巴、巴西等5个国家共8所拉美大学(研究机构)达成合作。获欧盟委员会立项批准3个“伊拉斯谟+”计划交流项目。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建有多个海外创新中心,未来将加快推进欧洲创新中心设立工作。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两步走”中长期目标:到2025年,建成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师队伍发展生态体系、科技成果全链转化体系、智慧教育服务管理体系等“四个一流体系”。在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数、科技成果奖数、研究生规模、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数、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数、授权发明专利数等六项关键发展指标实现“倍增”,力争在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等方面实现突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100强、理工类高校40强,基本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到2035年,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东莞城市品质提升、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文化、社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成为全国高校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为海内外优秀人才和各方学子的向往之地,全面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以更高效率的改革创新、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更高境界的担当作为,落实“学而知不足”校训要求,丰富“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办学思想,倡导“爱国奋斗、追求卓越”莞工精神,秉持“守正出新、登高致远”战略理念,践行“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价值追求,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内一流、代表东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数据更新至2021年8月)
学校的学费和住宿费按省市有关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学费标准如下:
普通类:理科专业每生每年5190元(人民币,下同),文科专业每生每年4590元,外语专业每生每年5190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每生每年8000元,体育专业每生每年5190元,艺术专业每生每年8000元。
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代码: 71819)学费标准为每人每学年32000元,学生本科阶段前往法国国立工艺学院交流学习,不需额外缴纳学费。
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代码:61819)在本部学习期间执行普通类学费标准。学生赴台学习一年,学费、住宿费、学杂费等由台湾合作学校根据其相关标准收取( 2018年台湾合作高校的学费收费标准约为每人每学年22000- -30000元, 生活费、住宿费、学杂费末计入)。
住宿费:学生住宿由学校统一分配,原则上学习期内不做变动。根据不同住宿条件,松山湖校区每生每学年1000- -1500元,莞城校区每生每学年900- 1500元。
学生前往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台湾合作学校学习期间的住宿费根据其规定缴交。如上级规定收费有调整,则按新批准的标准收取。
东莞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
东莞理工学院小学教育(数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数学)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数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小学教育(数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数学)和通信工程这
东莞理工学院社会工作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社会工作
东莞理工学院知识产权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知识产权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知识产权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法学(知识产权方向)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知识产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通信工程录取分数线(广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
东莞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
东莞理工学院投资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投资学和通信工程录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金融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与金融和通信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与金融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经济与金融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与金融和通信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