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 2021 | 557(计算机类(非定向)(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5.物联网工程+08091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第四学期开学前专业分流)(全省除东莞市)) | 544(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色盲色弱的考生慎重报考)(全省除东莞市)) |
| 年份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 2020 | 546(计算机类) | 527 |
| 2019 | 506(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具体专业分流情况请查看学校网站)(松山湖校区))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 治文化素质,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 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 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门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参与食品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食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食 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物性变化;食品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和 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各类食品加工基本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加工机械与 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60学时)、食品微生物学(70学时)、食品 营养学(60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40学时)、食品工程原理(70学时)、食品化 学(60学时)、食品分析(60学时)、食品工艺学(70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40学时)、食品工厂 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30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 A)(72学时)、食品微生物学(56学时)、食品营养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 (56学时)、食品工程原理(56学时)、食品化学(56学时)、食品分析(24学时)、食品工艺学(80 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56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基础)(3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4学时)、食 品微生物学(96学时)、食品营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32学时)、食品 工程原理(食品技术原理)(32学时)、食品化学(32学时)、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64学时)、食 品机械与设备(48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食品专业社会调查、食品工 艺实习、食品工艺设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河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5710元/年;色盲色弱者慎重报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 湖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色盲色弱者慎重报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005)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广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色盲色弱的考生慎重报考)(松山湖校区)(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0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2 | (202) | |||||||
| 贵州 | 食品科学与工程(色盲色弱者慎重报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河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色盲色弱者慎重报考。)(松山湖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9 | 52925 | ||
| 广东 | 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色盲色弱的考生慎重报考)(东莞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5 | 100786 | (20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松山湖校区)(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色盲色弱的考生慎重报考)(全省除东莞市) | 544 | 77043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海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色盲、色弱者慎重报考)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16868 | (03) | 物/化/生(3选1) |

东莞理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能源与动力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和计算

东莞理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

东莞理工学院金属材料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属材料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

东莞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计算

东莞理工学院微机电系统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微机电系统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微机电系统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介绍和计算

东莞理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

东莞理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电子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

东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制造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

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

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