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名 | 学校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年份 | 批次 |
|---|---|---|---|---|---|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班) | 650 | 2021 | 本科批 |
| 2 | 深圳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626 | 2021 | 本科批 |
| 3 | 暨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25 | 2021 | 本科批 |
| 4 | 深圳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625 | 2021 | 本科批 |
| 5 | 暨南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语教学) | 618 | 2021 | 本科批 |
| 6 | 华南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609 | 2021 | 本科批 |
| 7 | 华南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609 | 2021 | 本科批 |
| 8 | 华南农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90 | 2021 | 本科批 |
| 9 | 汕头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83 | 2021 | 本科批 |
| 10 | 深圳技术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83 | 2021 | 本科批 |
| 11 | 汕头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75 | 2021 | 本科批 |
| 12 | 广东财经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63 | 2021 | 本科批 |
| 13 | 广东财经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62 | 2021 | 本科批 |
| 14 | 广东财经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59 | 2021 | 本科批 |
| 15 | 广东财经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56 | 2021 | 本科批 |
| 16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50 | 2021 | 本科批 |
| 17 | 广东金融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45 | 2021 | 本科批 |
| 18 | 五邑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44 | 2021 | 本科批 |
| 19 | 广东药科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特色) | 542 | 2021 | 本科批 |
| 20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42 | 2021 | 本科批 |
| 21 | 广东海洋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41 | 2021 | 本科批 |
| 22 | 广东警官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40 | 2021 | 本科批 |
| 23 | 广东金融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39 | 2021 | 本科批 |
| 24 | 广东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38 | 2021 | 本科批 |
| 25 | 五邑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37 | 2021 | 本科批 |
| 26 | 广东海洋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36 | 2021 | 本科批 |
| 27 | 东莞理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36 | 2021 | 本科批 |
| 28 | 广东海洋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32 | 2021 | 本科批 |
| 29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31 | 2021 | 本科批 |
| 30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粤台学院) | 525 | 2021 | 本科批 |
| 31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24 | 2021 | 本科批 |
| 32 | 广州航海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19 | 2021 | 本科批 |
| 33 | 广东药科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14 | 2021 | 本科批 |
| 34 | 肇庆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12 | 2021 | 本科批 |
| 35 | 岭南师范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11 | 2021 | 本科批 |
| 36 | 韶关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07 | 2021 | 本科批 |
| 37 | 广东金融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2+2”中澳班,学分互认项目) | 505 | 2021 | 本科批 |
| 38 | 韩山师范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03 | 2021 | 本科批 |
| 39 | 韩山师范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师范类) | 500 | 2021 | 本科批 |
| 40 | 韶关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3+1学分互认项目) | 500 | 2021 | 本科批 |
| 41 | 广州航海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国际班)(中外合作办学) | 500 | 2021 | 本科批 |
| 42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99 | 2021 | 本科批 |
| 43 | 珠海科技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98 | 2021 | 本科批 |
| 44 | 嘉应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教师教育) | 496 | 2021 | 本科批 |
| 45 | 韶关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班) | 492 | 2021 | 本科批 |
| 46 | 广州新华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80 | 2021 | 本科批 |
| 47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78 | 2021 | 本科批 |
| 48 | 广州南方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77 | 2021 | 本科批 |
| 49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76 | 2021 | 本科批 |
| 50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75 | 2021 | 本科批 |
| 51 | 广州软件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70 | 2021 | 本科批 |
| 52 | 东莞城市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70 | 2021 | 本科批 |
| 53 | 广东培正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 | 470 | 2021 | 本科批 |
| 54 | 广东东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67 | 2021 | 本科批 |
| 55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国际班)(中外合作办学) | 462 | 2021 | 本科批 |
| 56 | 广州商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62 | 2021 | 本科批 |
| 57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61 | 2021 | 本科批 |
| 58 | 广东白云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管理学分互认项目) | 459 | 2021 | 本科批 |
| 59 | 广东白云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58 | 2021 | 本科批 |
| 60 | 广州华商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55 | 2021 | 本科批 |
| 61 | 湛江科技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52 | 2021 | 本科批 |
| 62 |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52 | 2021 | 本科批 |
| 63 | 广州华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国际班;英国,理)(中外合作办学) | 451 | 2021 | 本科批 |
| 64 | 广州华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双语教学) | 451 | 2021 | 本科批 |
| 65 | 广州华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51 | 2021 | 本科批 |
| 66 | 广州商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校企联合培养) | 448 | 2021 | 本科批 |
| 67 | 广州理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48 | 2021 | 本科批 |
| 68 | 广东理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物联网) | 438 | 2021 | 本科批 |
| 69 | 广东理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云计算大数据) | 438 | 2021 | 本科批 |
| 70 | 广东理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人工智能) | 438 | 2021 | 本科批 |
| 71 | 广东理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学分互认项目) | 438 | 2021 | 本科批 |
| 72 | 广东理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38 | 2021 | 本科批 |
| 73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436 | 2021 | 本科批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 | 536 | 本科批 |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20 | 广东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10 | 本科批 |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19 | 广东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境电商、多媒体设计) | 478 | 本科批 |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18 | 河北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63 | 本科一批 |
| 2018 | 江西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59 | 本科一批 |
| 2018 | 河南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50 | 本科一批 |
| 2018 | 广东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19 | 本科批 |
| 2018 | 四川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72 | 本科一批 |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 2017 | 河北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20 | 本科一批 |
| 2017 | 江西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23 | 本科一批 |
| 2017 | 山东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24 | 本科批 |
| 2017 | 河南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14 | 本科一批 |
| 2017 | 广东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99 | 本科一批 |
| 2017 | 广东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97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 2017 | 海南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17 | 本科批 |
| 2017 | 四川 | 理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26 | 本科一批 |

东莞理工学院小学教育(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数学)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小学教育(数学)专业介

东莞理工学院社会工作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

东莞理工学院知识产权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知识产权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法学(知识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含知识产权方向)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法学

东莞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计算

东莞理工学院投资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专业介

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金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与金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与金融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就业前景,经济与金融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

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是公办本科专业。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在广东省排名第16。广东省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设计)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