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浙江大学
专业导游:能源工程学系邱利民教授
1: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当代社会发展三大社会问题:人口激增、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我们专业的研究对象就占了能源与环境两席。就像专业名称字面理解上那样,这个专业主要学习涉及各种能量转换和有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同时关注过程当中的节能环保问题。
专业分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两大方向,通俗地讲,就是热能方向和制冷方向。热能方向主要研究化石燃料、先进能源系统、低品位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以及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生成、迁移、测量和控制等。制冷方向主要研究暖通空调、食品冷冻与保鲜、天然气液化、二氧化碳捕获、空气分离、极低温环境的获得、低温生物医学技术等。在基础课的学习后,同学们可以选一方向进行修读。
2: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基础课程,以及能源转化(含锅炉原理)、透平机械原理、制冷原理、低温原理等。
3: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是个综合性、交叉性强的专业,因此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其中喜欢物理和数学的学生,尤其对物理(高中物理热学和力学相关知识)有兴趣的同学,更为适合。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实验和工程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动手能力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当然,只要学生踏实肯学,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对能源行业有极大的热情和使命感,都可以在能环专业得到成长。
4:在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我们专业有些概念很抽象,有些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些困难。然而这些概念和定律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现在还有人在继续发明永动机,也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把握和运用热力学中的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定律。
另外,实验和实习中,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手脑并用,是我们专业的特色。浙大能环专业正逐渐走向世界前列,因此,外语水平也成为学生走向世界的一大挑战。
5:社会上是否存在对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理解误区?
可能还有一些人,总把热能和“烧锅炉”联系在一起。现如今的能源行业和工业革命初期的烧煤产蒸汽的锅炉年代已经完全不同。比如现代发电站,可能只需不到十人,就可以操作一个能提供1/4杭城电量的发电设备。热能方向面对的是如何节能减排,如何提高发电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女生也越来越多投入到这个行业来了。
提起制冷,大家常常会想到“修冰箱”、“修空调”。其实,制冷营造的低温人工环境包括了从室温到接近绝对零度的广阔温区,冰箱和空调的温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比如,冷库、二氧化碳捕获、天然气液化、空气分离、氢气液化、氦气液化、超导环境等都是我们涉足的领域。
6: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这是一个社会辐射面极广的专业,上天入海,衣食住行,几乎没有一个方面不涉足;这是一个社会需求量极大的专业,因为它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难以剥离。产电产能,给人类创造财富提供燃料;制冷和暖通,让人类拥有更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而在医疗卫生、生物技术方面的运用,又为人类的延续奠定了基石。
7: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哪些行业?
毕业生可在与火力发电: 、能源利用与转化相关的各类中外大、中型企业,如各大电力公司、各大动力设备生产厂、电力设计院、电力科学研究院以及中海油、中石油、宝山钢铁、中国石化等企业的动力部门,从事与火电厂热力工程、煤化工、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能源利用相关领域的设备制造、检修与维护、集控运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空分及工业气体领域、制冷空调领域、建筑设计、汽车制造、通信行业、航空航天、国防军事领域,甚至食品、生物领域也急需大量能环人才,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等工作。
8: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有哪些知名校友?
几十年来,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原热能和低温专业)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在各个领域涌现了很多优秀人才,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善明等都是我们校友,还有许多校友在国内外知名大学任教。
9: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学科带头人岑可法院士倡议,浙江大学发起,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每年举办一届。一直以来,我校都是获奖级别高、获奖数量多、组织好的高校。节能减排大赛为大家提供了难得的五大机会:
一是综合训练的机会:正确自如地表达思想、清晰的思考、严密的分析和项目规划;二是创新创造的机会: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手脑并用的能力;三是集体卓越的机会:沟通能力、换位思考、竞合中成长的团队合作能力;四是建立终身友谊的机会:大学时代,竞争与合作中建立的友谊,刻骨铭心,终身受益;五是责任担当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视野下,以节能减排为背景实现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机会。 学业上,同学们说有“学霸”;其实竞赛中,也有“赛霸”。今天的“赛霸”可能就是明天的行业领导者和创新人才,这才是我们节能减排大赛背后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是我们愿意长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乐此不疲的动力所在。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吸引我的--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是一个真正能够服务于国家,有意义、有价值的专业。随着我们能源环境的危机越来越严重,能环专业就显得更加重要。它一方面提供高效的能源,另外一方面高效地利用能源,即使再过一百年,这个仍然是很有意义的行当。我觉得这个专业的科研氛围给我们提供无限的创造平台,这个专业的学生则给能源行业注入新的创造力,这些促使我们走上了科学前沿。在这里学习、教学和研究,都让我感到越来越年轻,感觉每天都充满无限的激情与活力。记得当时选专业时,我父亲查了资料,告诉我浙大的低温是中国好的。我今天在想,不出二十年,江浙沪这一片会成为世界的低温中心,我们的专业将来会成为世界上好的。
--邱利民教授
选择了能环专业,就是选择了干一番大事业。我在想,如果我能有一定成就,那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希望能对整个能源行业有大的贡献。哪怕做得一般,也能像机械中的标准件,兢兢业业地推动行业的发展。因此,无论发展如何,我们都可以将自我价值和整个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样的人生是很有意义的。
--2010级本科生周昭滨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致力于能源、环境这两大全球热点问题的教学和研究。这个专业吸引我的地方,正是它的这两个研究方向关乎世界发展和全人类福祉。在这个领域,我的人生价值将与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相联系。我的每一点付出,都让自己觉得人生充满意义。
系里会给每一个学生好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整个专业也有着你争我赶、竞争合作的学习氛围。系里还会定期举行交流会让同学们获得信息和资源。我们对节能减排大赛非常热衷,这个比赛不仅需要我们有创新的idea,还要具备将想法做成模型的能力,更是对每个队员能否互相合作的考验。
--2010级本科生肖胜蓝
美国西北大学简介
美国西北大学创建于1851年,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顶尖的私立研究大学。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新公布的2019年美国高校排名中,西北大学综合排名居第10位,工学院排名位居第14位。
McCormick工程及应用科学学院位于密歇根湖畔的艾文斯坦主校区,学校拥有自己的湖岸线和沙滩,风景优美。方便快捷的高架列车将艾文斯坦校区和繁华的芝加哥市中心连在了一起,交通便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2019年美国高校排名中,西北大学工科各专业排名如下:
#table#专业研究生专业排名本科生专业排名材料工程25工业与制造工程47机械工程1312土木工程1120生物医学1412化学工程1416电子电气工程/通讯工程2521计算机工程26/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DepartmentofEnergyandEnvironmentalSystemsEngineering
u专业概况
能源与环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是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专业,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本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成立于2004年,重点培养具备较好的数理基础知识、扎实的能源、环境、节能、制冷与空调、新能源等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能源清洁利用设备运行与检测、热能和制冷设备设计与应用等专业相关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能源与环境工程及其相关技术与产业领域的设备制造与运行、检测分析、工程管理、项目设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u办学条件
依托平台-本专业依托“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制冷与低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设有“能源清洁利用与节能技术”优势特色学科,在节能检测领域拥有省级计量认证资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燃料清洁利用及节能技术、低品位余能与太阳能综合利用、制冷空调热泵泵技术、生物质气化、燃烧污染物控制、城市及工业污水治理等领域技术研究。
师资力量-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由国际制冷学会热力学与传递过程委员会副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制冷空调热泵技术选择委员会委员、9211特聘教授、三江学者陈光明老师领衔,专职教师中博士比例100%,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占比63.6%,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研究所成员中有2名外籍教师,并有多名教师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名古屋工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维拉诺瓦大学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等国际知名高校出访留学。
专业教师主要成员:
实验室条件-能源与环境工程实验中心下设热工基础实验室、能源环境-暖通空调实验室、热力环境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和节能检测室等多个分室。1200平方米,拥有包括大型综合实训平台、全套煤质分析测试设备、热工综合实验装置、烟气测试分析等各类专业实验设备,实验设备总值近600万元。实验项目设置将多门课程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培养,较好满足应用型能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专业实验室与综合性实验平台
原宁波市市委书记刘琦参观实验室 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教授莅临指导
特色培养:u
本专业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实践环节建设为核心,通过多年探索与努力,从“课程体系优化、综合实践平台建设、创新能力培养等多方面构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学科竞赛、综合实践、升学与国际化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学科竞赛:-以和EP2创新团队(EnergyProductionandEnvironmentProtection,简称EP2)为依托,形成四年不断线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经过几年探索,参与的学生人数已连续3届超过100人,占专业在校生人数30%以上,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各级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7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5项,已成为本专业的一大特色。
综合实训:-将校内实验实训平台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实现各自功能上的互补,解决生产实习难以动手操作的难题,强化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培养。将学科平台(节能检测计量认证、节能评估、节能量认定等)与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关联,强化理论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目前在已分别在电力生产、暖通空调设备设计制造、锅炉设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签订十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出国与升学-专业积极将国际化培养贯穿于“教育为学生提升价值”的实践中。积极为学生创建国际化交流平台,目前专业与美国威得恩(Widener)大学、英国女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3+1+X”的本科生国际化交流项目,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已有毕业生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拜伦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求学。2017届毕业生升学率达到20.9%,名列学校工科专业前茅。
本专业学生通过3+1+x项目到国外留学
本专业教师在国外高校访学及与学术交流
乌克兰籍教师为能源专业学生上课
学校概况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合作创办,经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宁波市政府投资建设,浙江大学负责办学管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占地约1200亩。2013年起,学校连续六年位居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第一名。2015年,学校被批准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6年纳入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2018年全面实行公费招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按有关规定执行)。学校现设有商学院、法律与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学院,教育部备案专业42个,面向全国15个省(区)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