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山东省单独招生试点院校、山东省“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本科助学自考试点院校、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学校、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工赋学堂”项目建设学校。自建院以来,学院按照“文化凝聚”“规模扩张”“育人为本”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和合文化为中心的家文化建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建设、以班墨文化为重心的育人文化建设,坚持“质量高、有特色、服务强、影响大”的办学目标,牢牢把握“提质量、创特色、推改革”的工作主题,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现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拥有馆藏图书52.27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2亿元,固定资产总值4.3亿元。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来自山东、黑龙江、广东、福建、江苏、内蒙古、吉林、四川、青海等18个省份。
学院前身是山东省枣庄工业学校、枣庄市第二卫生学校、滕州市高级职业学校等三所老牌国家级重点中专,办学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中叶。枣庄市第二卫生学校创建于1951年,它的护理、药学、助产等专业享誉全国;枣庄工业学校创建于1978年,其机械制造、煤炭、电气类专业特色突出;滕州市高级职业学校创建于2000年,其建筑类专业特色鲜明,为地方培养了大批建筑技术人才;滕州技工学校创建于1986年,于2005年合并到滕州市高级职业学校。三所国家级重点中专为学院建设和发展积淀了厚重的办学资源和文化底蕴。2007年枣庄艺术职业中专,2010年枣庄广播电视大学滕州分校,2011年滕州市第二职业高中三所职业学校先后并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进一步丰富了学院的办学资源。
学院紧贴鲁南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开设医药卫生、土木建筑、装备制造、资源环境与安全、电子与信息、文化艺术、财经商贸、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旅游、交通运输、食品药品与粮食、能源动力与材料等十三大门类50个高职专业,2个专科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药学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土木建筑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医药护养等3个专业群为山东省品牌专业群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开设22个中职专业,其中3个省示范专业、2个省品牌专业。开设24个技工专业,其中7个高级技工特色专业、6个预备技师专业。建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等2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等2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
学院现有教职工1080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5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10人,“双师型”教师244人,现有省名师工作室6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青年技能名师4人、省高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同时,聘任泰山学者、齐鲁工匠等67位专家为学院特聘兼职客座教授。校内建有6大实验实训基地,拥有239个实验实训室、2个高标准实训大楼、1个附属医院、3000余台新型计算机(承办全国计算机考试),学术交流中心加快建设,“滕州市汽车综合公共技能实训基地”项目入选枣庄市职教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项目。同时,建有140个校外实践基地。
学院秉承“兼爱至善、笃学励能”的校训,坚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塑造“德厚技高能强”人才特色。近年来学生获得综合类技能大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项;行赛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省级特等奖1项。大学生文化节、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科技服务活动等品牌活动精彩纷呈,广受社会赞誉。50多个学生社团为学生展示才华、发展综合素质搭建了舞台。学院通过“奖、贷、勤、补、助、减”一系列奖助措施,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元化学生成长成才资助体系,为优秀学生、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国防教育特色凸显,“预定新兵连”模式在全省复制推广。学院团委被评为山东省青年文明号,学院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先进集体。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逐步形成了集高职教育、中职教育、技工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于一体的“一校四牌”办学特色,即“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滕州高级技工学校、滕州开放大学”,学院党委统一领导,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开放大学二级管理,办学资源共享,“人、财、物”权属明晰、相对独立。目前,学院基于“一校四牌”的“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本科,中技与高技、高技与技师”纵向贯通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中职与中技,高职与高技(预备技师)”横向融通培养基础逐步夯实,“做优高职教育、做强中职教育、做亮技工教育、做实继续教育、做大技能培训”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逐步明晰。学院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俄罗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国立大学、日本和歌山YMCA国际福祉专门学校等战略合作,作为牵头单位启动建设中国—刚果(金)职业技术学院洛钼校区,参与建设中国-缅甸职业技术学院万宝矿产校区,成功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
学院坚持“就业工作全员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指导课程化、就业管理规范化”,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稳定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先后与190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关系,成立了山东智能建造职教集团、枣庄(鲁南)医养健康职教集团、枣庄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枣庄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滕州职教集团等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先后与北京韦加无人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韦加无人机班”、与山东临沂天元集团举办“天元班”,与徐工集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国人民解放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武警天津总队医院等单位开展的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就业等就业模式,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与日本和歌山国际福祉专门学校共建“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和“海外学生实习基地”,加入了“泰中教育联盟”“中马(山东)教育联盟”等交流平台3个,为学生提供了海外升学、就业的渠道。建校以来,学院培养了近1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校园内建有人工湖、班墨园、图书馆、体育场、墨子书院以及多处人文景观,被评为“山东省花园式学校”“山东省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伙食管理先进单位”,是读书、学习、生活的理想之地。“吃”:建有两处大型学生餐厅,一次性可容纳6000人同时就餐,“中国教育网”“山东省教育发布”先后转播了《带你领略舌尖上的枣科》餐饮微视频。“住”:建有11栋学生公寓,全部装配了人脸识别系统、智能控电系统、防疫测温系统,视频监控全覆盖,宿舍内配备有高速网络、高标准单人床、电脑桌凳等高标准生活设施,按照“一站式”改革理念,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打造了温馨公寓“家园印象”社区。“行”:校内有大型超市、浴室、美发厅、洗衣房、联通移动营业厅以及多家银行自助存取款机,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
学院坚持“就业工作全员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指导课程化、就业管理规范化”,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稳定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先后与190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关系,成立了山东智能建造职教集团、枣庄(鲁南)医养健康职教集团、枣庄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枣庄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滕州职教集团等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先后与北京韦加无人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韦加无人机班”、与山东临沂天元集团举办“天元班”,与徐工集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等单位开展的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就业等就业模式,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与日本和歌山国际福祉专门学校共建“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和“海外学生实习基地”,加入了“泰中教育联盟”“中马(山东)教育联盟”等交流平台3个,为学生提供了海外升学、就业的渠道。建校以来,学院培养了近1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城市——山东省德州市,承载着为党育人育才、职教报国兴市的使命。
学校办学最早追溯到1958年,在新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起始之年应运而生。2005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德州市人民政府整合五所学校组建而成,是德州市专科层次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实行“一校两牌”,即“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德州市技师学院”。建校60多年以来,学校始终坚守职教报国兴市的初心,紧跟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节奏,与新中国共奋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30余万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技术精英、知名工匠、行业翘楚,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选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教育部评选的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190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54亿元。校内实训基地26个,校外实习基地271个。投资2.92亿元、建设7个实训中心的德州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总部落户学校,学校实习实训条件跃居全省同类院校一流水平。
学校现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汽车工程系、 电子与新能源技术工程系、建筑园林工程系、粮食工程系、学前教育与社会服务系、健康管理学院(筹)、基础部(马克思主义学院)11个教学系部,开设高职专业45个、五年制大专专业12个、预备技师专业10个、高职与技师联合培养专业2个。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粮食工程技术2个专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2个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会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物流管理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为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2个专业为3+2专本贯通专业;机床切削加工专业群为省级示范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为山东省品牌专业群。省部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开放教育和继续教育注册生5000人。在职教职工882人,其中专任教师622人,教授40人,副教授21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19人。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4人,齐鲁首席技师3人,德州市首席技师15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兼职教师344人。
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工程”,形成“1239”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2010年学校牵头成立的德州职业教育集团,已发展为成员企业429家、学校39家、行业协会13个的大型职教集团,2017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2015年学校又牵头成立“山东省太阳能行业职教集团”,引领山东省太阳能行业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学校技能大赛成绩优异。近三年,学校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4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25项。2018年、2019年在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总成绩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学校与青岛理工大学、德州学院开通“3+2”专本对口贯通培养;设有“自学助考”直通本科,毕业生最快毕业当年可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校生可直接就读学校国家开放大学的业余本科;或参加全省“专升本”考试,升入本科院校深造。学校努力为毕业生应征入伍搭建平台,大批毕业生奉献国防。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连年达99%以上,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遍布中车集团、中船集团、中粮集团、首钢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深得企业青睐,被评选为2019年度山东最具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
依托落户学校的“德州创新创业大学”,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纵横交织、多方联动、相互支撑、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学校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荣获“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山东省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山东省省级众创空间”“2019年度山东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山东省名师工作室4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德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先后与德州市13个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面向全市各行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累计培训19万人、职业技能鉴定5万余人。学校成立应用技术研究院,依托专业优势,组建了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机器人技术中心、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和27和个技术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300余项。学校近三年主持了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00余项。授权专利累计3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累计3000余篇。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先后派出100多人次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研修访学,邀请澳大利亚、德国等国30余位职教专家来校讲学、培训,与法国昂热凡纳公立农艺学院、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学院、韩国建阳大学等10余所国(境)外高校(教育集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6年被省台办评为“山东省海峡两岸交流示范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正抢抓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机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系统培养这条主线,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实施特色名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文化荣校“五大战略”,全力争创国家“双高校”,努力向特色鲜明、全省优质、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迈进。
电话:0534-2557117 2557118
传真:0534-2557117
学校与全国369家大中型企业(集团)联合建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其中全国500强企业55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78家,为企业订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天津滨海讯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互联网学院”,与中航东星(北京)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航空乘务学院”,与优护万家(北京)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老龄产业学院”等6所混合所有制办学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实现了毕业生的充分优质就业。当年就业率达98%以上,初次就业率95%以上。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被新浪网等媒体评为“2017年度最具有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
学校严格按山东省物价局等有关部门规定收费。
理科专业:5000元/年
文科专业:4800元/年
校企合作专业:8800元/年
住宿费: 8人间 600元/年人

德州职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德州职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在山东省排名第7。山东省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日职、劳职院、烟职、淄职院、济职、济工院。山东省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日职

德州地区没有公办专科院校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2021年山东公办专科(除德州地区外)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有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菏泽职业学院。2021年全国各地公办专科面向山东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有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分左右的德州公办大专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及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300分左右的公办大专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2021)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批次最低位次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021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290分左右能上的德州公办大专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及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290分左右的公办大专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2021)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批次最低位次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021汽车技术服

德州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德州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2021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297德州职业技术学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学费:55001.2021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学费:5500;2021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山东汽车技术服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学费:55001.2021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学费:5500;2021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山东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录取分数线为297分(综合)。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山东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在山东省排名第7。山东省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烟台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录取分数为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97,最低位次是491622。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录取分数线1.2021年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录取分数线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综合汽车技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