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福建警察学院 | 泰州学院 |
---|---|---|
软科(综合) | - | 493 |
校友会(综合) | 490 | 49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0 | 48177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2 | 52235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8 | 13925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5 | 14691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5 | 91623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7 | 9973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5 | 101766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4 | 10272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1 | 10565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5 | 32182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1 | 34488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福建警察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福建省唯一一所以培养公安、司法警察为主的全日制警察本科院校。
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8月的福建省警务干部学校,1950年更名为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1980年10月成立福建省人民警察学校,1984年9月警校与干校分开办学。1984年10月在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创办福建公安专科学校。2000年4月,福建省人民警察学校和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本科层次的福建警察学院。2010年10月,省委省政府调整福建警察学院、福建警官职业学院办学体制,组建新的福建警察学院。
(一) 学生在学院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内容,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操行考核、体能测试达到学院规定的毕业要求,准予毕业,上报教育部进行电子注册,颁发福建警察学院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二) 公安类专业学生就业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文件精神执行。其它专业毕业生就业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学校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济川东路93号 邮编:225300
泰州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州,有近80年办学底蕴。学校积淀形成“敦尚行实、明体达用”的校训,“惟精惟诚、知行合一”的校风,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各类优秀人才。
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数量稳定增长,成功获批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26项,市厅级项目200余项。科研成果省级获奖10余项,市级获奖1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等近70项。发表SCI、EI等数据库收录论文近400篇,出版专著30余部。
近年来,我校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引人育才工程,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在同行业、对口企业、学生家长当中都有很好的口碑。
毕业生就业情况稳定、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秉承“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面服务,全力推进”的理念,坚持以“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为目标,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形成了“精心谋划,精育人才,精细管理,精致服务,精准推进,精确落实”的就业工作体系,打造出符合我校特点的“四全六精”就业工作模式,有力推动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我校就业创业工作主要举措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精心谋划,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坚持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面推动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充分挖掘各类资源,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就业创业”的生动局面;“校、院、班”三级联动,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精育人才,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注重培养行为规范、技能扎实、个性鲜明的阳光学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体育、艺术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水平。坚持强化日常管理、队伍管理和基地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加强与政府、企业等的合作,建设了一批稳定、优质的实习实训基地。四是精致服务,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工作。从制定生涯规划、强化技能培训、创新创业教育、关注特殊群体、联络招聘单位、发布就业信息等方面切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五是精准推进,突出强化二级院系的主体作用。形成院系主体、过程通报、结果考核就业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人人有责、富有实效的促进就业工作新格局。六是精确落实,持续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突破。狠抓落实政策和落实责任。责任明确,切实落实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
历年来我校坚持认真分析就业工作形势,准确把握就业工作规律,切实抓好就业能力培训,积极开拓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创业实践平台,毕业生就业率实现稳步提高、就业质量也得到稳步提升。近些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协议就业率保持在70%左右,出国升学率在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