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97 | 81493 | 488 |
| 本科二批 | - | 482 | 95562 | 415 |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480 | 97041 | 488 | ||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84 | 10641 | 560 |
| 本科二批 | - | 568 | 17639 | 519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生物科学类(5460元/年;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8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460元/年;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 | 四年 | 3 | |||
| 林学类(5460元/年;含林学、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四年 | 13 | |||
| 生态学(5460元/年) | 四年 | 2 | |||
| 风景园林(5460元/年;在福州大学城校区报到就读) | 四年 | 2 | |||
| 农学(5460元/年) | 四年 | 4 | |||
| 园艺(5460元/年) | 四年 | 6 | |||
| 植物保护(5460元/年) | 四年 | 8 | |||
| 农业资源与环境(5460元/年) | 四年 | 3 | |||
| 园林(5460元/年;在福州大学城校区报到就读) | 四年 | 2 | |||
| 制药工程(5460元/年) | 本科二批 | 四年 | 1 | ||
| 植物科学与技术(5460元/年) | 四年 | 1 | |||
| 蜂学(5460元/年) | 四年 | 7 | |||
| 管理科学(5460元/年;在安溪校区报到就读) | 四年 | 2 | |||
| 农业经济管理类(5460元/年;含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公共管理类(5460元/年;含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二批 | 四年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蜂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2 | 95597 |
| 管理科学(5460元/年;在安溪校区报到就读) | 483 | 94655 | |||
| 制药工程 | 487 | 90882 | |||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491 | 87114 | |||
| 园艺 | 本科一批 | 497 | 81825 | ||
| 林学类(5460元/年;含林学、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501 | 78387 | |||
| 植物保护 | 529 | 55392 |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29 | 55392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460元/年;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 | 535 | 50838 | |||
| 生物科学类(5460元/年;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536 | 50174 | |||
| 农学 | 537 | 49394 | |||
| 风景园林(5460元/年;在福州大学城校区报到就读) | 540 | 47261 | |||
| 园林(5460元/年;在福州大学城校区报到就读) | 543 | 45190 | |||
| 生态学 | 547 | 42377 | |||
| 公共管理类(5460元/年;含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68 | 17850 |
| 农业经济管理类(5460元/年;含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 | 本科一批 | 584 | 10930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及其他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生态学专业理 论和知识,具有开展生态学实验和野外实践的技能,能在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农业、林业、水利、 环保、规划等教学与科研单位、职能部门和企业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具有良 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相关的数理化 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训练,掌握扎实 的学科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理化、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掌握生态学研究、生态监测与评价、区域规划与自然保护、生态管理的基本技术;
4.具有开展生态学调查、实验、规划、管理与教育的初步能力;
5.熟悉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态学的历史、现状、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植物体的结 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态统计 学基础。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等。
示例二:生态学(含实验96学时)、植物分类学(32学时)、植物生态生理学(48学时)、自然 资源生态学(48学时)、土壤学(48学时)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48学时)、生物统计学(48学 时)等。
示例三: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普通生态学(64学时)、环境科学概 论(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基础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 实验课16学时)、基础微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48学 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态学野外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 验、生态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有害生物的识别、发生规律及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和 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能在农业、林业、园艺、园林、环保、商贸、粮食储藏与食品安全等行业从事 有害生物相关的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开发、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植物保护学科领域的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农业生物科学、植物有害生物的生物学、发生规律及安 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主要农作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鉴定的基本训练,掌 握主要作物病虫害流行监测、灾变预警及可持续控制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诊断、鉴定、监测和安全控制的基本理论,具备较好的外语交流 能力,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科技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农业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3.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生物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通识性知识 及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开展创新实验和研发的基本能力;
4.熟悉农业、林业、园艺、园林、环保、商贸、粮食储藏与食品安全等行业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作物有害生物的流行监测、灾变预警及可持续控制等的理论前沿、新技术应用前景、 发展动态、行业需求;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及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
核心课程: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 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病原物主要属的鉴别、分离与培养,主要作物病害诊断、测报与防治,农 业昆虫重要目及科的鉴别,常见害虫识别、测报与防治,农药常用剂型加工及性状测定,农药生物 活性检定及药害鉴别,农药分析与毒性测定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生物科学、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 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具备开展与农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设计、推广开发、经营管理等方 面的工作能力,具有健全人格及社会责任感,有创新、创造和敬业精神的农学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 与耕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农作物生产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 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 作物遗传特性与性状分析、作物与环境互作、作物栽培与耕作、现代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推广等方 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作物生长发育、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 学、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试验设计、研究与分析方法及实验技能;
3.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命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 的知识,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农业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4.熟悉农业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与农学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作物栽培与耕作、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与检验、现代农业产业等的理论前沿、应用前 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作物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生物化学、农 业生态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种子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 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植物保护学实验、土壤肥料学 实验、植物生物技术实验、作物学实验(综合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较宽厚的园艺基本理论知 识,掌握较扎实而熟练的基本技能,能在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园林绿化及其他相关领 域从事现代园艺生产、科技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有较宽广的适应 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园艺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园艺作物育种、栽培、生物技术、设施园艺和园艺产品采后商 品化处理、贮藏运销、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园艺作物生产、管理和新 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园艺作物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种子生产和工厂化育苗、 设施园艺及园艺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好的外语交流和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 学、科技写作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2.掌握园艺场(庭院)规划和建设、种质保护、遗传改良及良种繁育、栽培管理和病虫草害防 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和营销等方面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操作技术;
3.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物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 的知识及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实践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4.熟悉现代园艺生产、科技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标准、法律与 法规;
5.了解园艺作物栽培管理、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工厂化育苗、设施园艺等方面的理论前 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不断创新与终身学习 能力。
主干学科:园艺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遗传学、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园艺作物栽培学、园艺作物育种学、园艺植物生 物技术、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园艺产品商品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与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生产实习与调研、毕业实 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园艺作物分类与识别实验、园艺场(园)及庭院规划设计实验、园艺作物穴盘 育苗和嫁接育苗实验、园艺作物整形修剪与植株调整实验、园艺作物品质鉴定实验、园艺作物保 鲜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管理素质、扎实系统的管理理论基础、合理的管理科学和信 息技术知识结构,能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解决管理决策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相 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家、企业和事业等部门领域展开宏观决策、战略规划、企业诊断和 管理研究等管理决策的需要。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会计、市场营 销等专业基础知识和运筹学、统计学、物流与运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相关管理决 策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系统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主要课程包括管 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工程、计算机基础、营销学、会计学、公司理财、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 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因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经济学、新产品开发与设计、电子商 务、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实验管理学、信息系统开发实践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运筹学、管理统计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工程项 目管理等课程研讨、实例分析与案例设计等)、社会实践与实习(社会认知实践、管理认识实习、 专业实习等)、综合论文训练(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及其他科研实践)等多种形式。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制药工业发展的专业工程技术人 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以及其他相关产 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 责任感、较强的产品质量意识和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和社会交流能力,能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的生 产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和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和科 技服务等工作或进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继续深造。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品生产制造、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 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实验技能、工艺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基本科学与工程方法 训练,掌握从事药品研究与开发、制药工艺设计与放大、药品生产质量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深厚的人文科学 素养;
2.具有从事制药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和社会服务意识;
4.掌握药品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和生产质量管理(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药品生产工艺流程制订与车间设计 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制药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药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5.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制药工程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制药工程问题的方案,具有解决 制药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开拓 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获取专业新知识的能力;
7.了解制药工程专业领域众多的技术标准,熟悉国家关于药品生产、药品安全、环境保护、 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应对药品生产、使用中和公共卫生中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药学、制药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药 物化学、制药工艺学和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现代基础化学(128学时)、分析化学(64学时)、有机化学(160学时)、物理化学 (144学时)、生物化学(48学时)、工程制图(56学时)、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72学时)、化工 原理(186学时)、药理学(32学时)、药物化学(48学时)、药物分析(32学讨)、药物合成(48学 时)、制药工艺学(32学时)、制药工程学(208学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32学时)、工业药 剂学(32学时)、制药工程专业实验(160学时)。
示例二:制药工程导论(32学时)、生物化学(56学时)、生物化学实验(48学时)、药物化学 (双语)(48学时)、工业制剂学(32学时)、制药工艺学(64学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32学 时)、制药分离工程(双语)(48学时)、制药设备及工程设计(32学时)、专业实验(64学时)。
示例三:药物合成反应(48学时)、药物化学(40学时)、天然药物化学(40学时)、制药工艺 学(双语)(32学时)、制药反应工程(40学时)、制药分离技术(32学时)、制药工艺设计(40学 时)、制药专业实验(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础化学实验、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 程设计、制药机械课程设计、制药设备与车间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药物合成实验、药物分析实验和制药工程专业 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14 地质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 展,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农业资源与环境质量的定 性与定量分析及评价,掌握提高水分、养分、土壤、生物等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与方法,具有利用 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及退化防治等宏观管理与决策的能力,能在 政府部门、农业管理部门、企事业、科研、教育和规划等单位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开发、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地学、化学、生物学和农学基础,接受土壤学、植物营 养与施肥、资源调查与信息管理、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土壤改良技术、环境质量评价和计算 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 及进行区域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和身体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外语、计算机、人文社科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
3.掌握土壤改良技术,农业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与重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农业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科学 施肥与农田水分管理、农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土壤调查与制图,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 技术;
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资源与环境的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6.熟悉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环境保护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 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9.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政治思想、专业实践、文化素养和健康身心素质。
主干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
核心课程:资源与环境概论、农业微生物学、土壤学及土壤地理学、植物营养学、土壤资源调 查与制图、地质地貌学基础、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土壤农化分析、土壤改良技术、肥料工艺学、环 境质量评价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与地貌学实习、土壤学实习、作物施肥与肥料试验实习、土壤资源 调查与评价实习、肥料科学与技术实习、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 ,
主要专业实验:土壤学实验、植物营养学实验、土壤农化分析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环境微 生物学实验、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实验、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风景 园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风景名胜、城乡绿化、城乡规划、环境和生态保护、旅游 发展、建筑设计等各类风景园林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风景园林的现场调查分析、空间规划设计、植物等材料应用、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文字 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科研、投资和 开发等相关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自然科学、人文 科学和文化艺术基本素养,并掌握一门外国语;
2.了解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建筑学、城乡规划、生态、园 艺、地质、土壤、水文、地理、计算机应用、社会、艺术、管理等学科专业知识,具备融会贯通多学科 专业知识的能力;
3.掌握风景园林现场调研、数据分析与图文表达的方法技术,具备识别分析风景园林现状 问题的能力;
4.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风景园林规划、园林与景观设计的 基本实践能力;
5.了解风景园林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6.掌握风景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具有植物应用的基本能力;
7.了解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知识,具有从事风景园林遗产及各类自然与人文风景园 林资源保护的基本能力;
8.了解与风景园林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技术标准;
9.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
核心知识领域: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知识,包括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等构成风景园林专 业知识领域的主干;园林历史与理论,包括古今中外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知识成为风景园林专 业的理论平台;风景园林技术,包括风景资源学、园林植物、园林结构、计算机应用等知识成为 风景园林专业的技术支撑;建筑与城乡规划知识,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城 乡规划、旅游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园艺、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构成风景园林专业的 拓展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景观学概论(34学时)、中外园林史(51学时)、建筑史(34学时)、风景园林文化与 美学(34学时)、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34学时)、景观游憩学(34学时)、设计基础(102学时)、 建筑设计基础(204学时)、建筑设计(102学时)、景观规划设计原理(34学时)、城市规划原理 (34学时)、建筑设计原理(34学时)、景观设计(136学时)、景观详细规划(136学时)、景观总体 规划(136学时)、风景区规划原理(34学时)、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34学时)、景观生态学(34 学时)、园林植物与应用(68学时)、种植与生态专项设计(68学时)、建筑力学(51学时)、建筑结 构与构造(68学时)、景观工程与技术(68学时)。
示例二:素描基础(56学时)、制图基础(64学时)、造型基础(120学时)、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48学时)、中国园林史(24学时)、西方园林史(24学时)、生态景观规划(40学时)、风景区规划 (24学时)园林树木学(48学时)、园林花卉学(32学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6学时)、园林植 物景观设计(80学时)、风景园林建筑设计(160学时)、风景园林设计(176学时)、风景园林工程 (136学时)。
示例三:风景园林概论(16学时)、风景园林设计原理(32学时)、设计基础(156学时)、中国 园林史(32学时)、外国园林史(32学时)、园林植物基础(48学时)、绘画(72学时)、风景园林规 划与设计1-8(包含:场地设计、公园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区规划等)(共512 学时)、环境行为学(32学时)、形式认知与材料试验(16学时)、景观工程(48学时)、植物配置 (32学时)、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32学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32学时)、景观生态学 (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实务(16学时)、风景园林管 理与法规(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习包括认识实 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户外建成与自然环境模拟、模型制作、GIS等。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艺术学学士。

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蜂学等1个专业。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福建农林大学辽宁省录取分数线(2021)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物

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农业经济管理类(包含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茶学、风景园林、园艺、茶学、农业经济管理类(包含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生物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福州大学城校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财务管理、轻化工程、工程管理(办学地点福州大学城校区)、财务管理、车辆

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农学(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专业体检受限要求详见学校招生章程)、动物医学(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专业体检受限要求详见学校招生章程)、蜂学(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专业体

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大学城校区)、动物医学(校本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校本部)、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校本部)、农业经济管

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460元,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动物医学(五年制)(5460元)等2个专业。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2021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1分,旅游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2分,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3分,财务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3分,人力资源管理理

福建农林大学2021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蜂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管理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制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7分,植物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1分,园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7分,林学类(林学、森林保护、水土

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安徽省招生专业:财务管理(18000元/年)、农学(16000元/年)、国际经济与贸易(18000元/年)、工商管理(18000元/年)、人力资源管理(18000元/年)、工商管理(18000元/年)、计算机科

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林学类(5460元/年;含林学、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5460元/年)、制药工程(5460元/年)、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460元/年;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