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西南大学 (最高/最低分) | 福建师范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英语语种考生)(中外合作办学) | 2021 | 物理类 | 583/582(本科批) | 565/528(本科批)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重庆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8 |
四川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碚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3 |
广西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30000元/年,在北碚校区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52 |
广东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接受无专业志愿考生调剂录取)(办学地点:北碚校区)(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90 |
湖南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5 |
河南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北碚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7 |
山东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81 |
安徽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30000元/年;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68 |
浙江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6 |
上海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6 |
吉林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8 |
辽宁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94 |
山西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44 |
河北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1 |
天津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北碚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617 |
2018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软件工程专业简介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称
西南大学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教育部批准编号:MOE50AU2A20131450N
2.合作院校——迪肯大学简介
迪肯大学成立于1974 年,是澳大利亚的传统名校之一,现有学生5.3万。迪肯大学有5 个校区,其中3 个位于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全球最宜居城市——墨尔本市的东郊,另2 个分别位于基朗和瓦南图尔。在多个全球大学排名中迪肯大学均位列前3%,荣获2014年度国际教育澳大利亚总理奖,曾被澳大利亚《优秀大学指南》评为“年度科技教育奖”,“杰出培训教育奖”,被澳大利亚大学生就业委员会评为五星级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学府,迪肯大学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信息安全、游戏设计和开发等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建筑学、传媒学等领域在澳洲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其信息技术领域教育水平位居澳大利亚第一,2015年计算机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也是澳大利亚第一个引入IBM WATSON认知计算机系统的高校。
3.项目特色
(1)中澳学位证书
学生在西南大学完成规定课程,达到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入学要求,可申请进入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学习后续课程,学习合格者可以同时获得西南大学及迪肯大学两校本科学位。
(2)节约教育成本
本项目的学生只需要在迪肯大学完成最少八门课程的学习即可获得迪肯大学学位,相比类似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节约学习4-6门课程时间,节约总费用10-20万元人民币。
(3)学分互认
两校“学分互认”模式联合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开始于2005年,并于2013年获得教育部批准举办软件工程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化培养体系成熟、配套措施齐备。
(4)先进教育管理模式
项目学生拥有专用实验室,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中澳专业课程无缝衔接,采用全英语或双语教学,雅思和留学英语替代普通大学英语课程。
4.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学位授予
(1)培养目标
面向全球信息技术和软件行业需求,进行全面的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和管理的国际化专业教育,分类培养互联网和云计算、手机移动平台、游戏和数字娱乐等应用领域的工程技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化工作能力的卓越软件人才。
培养模式和学位授予
学生完成所有西南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取得澳大利亚签证者,赴迪肯大学学习1-2年。达到两校相关要求者,西南大学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工学学士学位证书,迪肯大学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5.招生计划
(1)招生人数
2018年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120人,全部为理工类。
(2)分省计划
请查阅本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志愿指南。
6.招生性质
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并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
7.录取方式
报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考生须参加2018全国普通高考,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公布的招生批次及代码填报志愿,本项目只招收填报专业志愿的考生。
8.学费及收费标准
2018年入学的学生,在西南大学学习期间的学费按3万元/年的标准收取(实际学费标准按物价部门最终核定标准执行);在国外大学学习期间,合作学校按照规定收取学费。
9.招生咨询电话
023-68252419,68252051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重庆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7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8 | |||
四川 | 软件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碚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9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碚校区就读) | 583 | ||||
广西 | 软件工程(4500元/年,在北碚校区办学,学费暂按一二学年4500元/年,三四学年10500元/年收取,最终以价格主管部门审批为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9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30000元/年,在北碚校区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52 | |||
广东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北碚校区)(暂按第一、二学年学费4500元/学年,第三、四学年学费10500元/学年,最终以价格主管部门审批为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9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接受无专业志愿考生调剂录取)(办学地点:北碚校区)(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90 | |||
湖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0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5 | |||
河南 | 软件工程(学费暂按一二学年4500元/年,三四学年10500元/年收取)(北碚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7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较高收费专业。单列专业。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北碚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7 | |||
山东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06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1 | |||
江西 | 软件工程(学费暂按一二学年4500元/年,三四学年10500元/年收取,最终以价格主管部门审批为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4 |
福建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2 |
安徽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30000元/年;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68 |
浙江 | 软件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6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626 | ||||
江苏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上海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6 |
吉林 | 软件工程(学费暂按一二学年4500元/年,三四学年10500元/年收取,最终以价格主管部门审批为准)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3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 | 518 | ||||
辽宁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94 |
山西 | 软件工程(第三、四学年学费105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8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44 | |||
河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9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1 | |||
天津 | 软件工程(学费暂按一二学年4500元/年,三四学年10500元/年收取)(北碚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7 |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建议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北碚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17 |
培养内容:本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概论、计算机专业英语、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需求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体系结构设计与模式设计等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软件行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从事软件领域的项目研发、项目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福建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软件工程(闽台合作3+1) | 528 | ||||
四川 | 软件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6 |
重庆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5 |
海南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7 |
广东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3 |
山东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58 |
江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6 |
浙江 | 软件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87 |
辽宁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8 |
天津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62 |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旭锋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
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约8295亩,校舍面积18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
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
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种专业博士学位、27种专业硕士学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7个。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现有43个教学单位,10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1个。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167门,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有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0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4000余人,留学生近2000人。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62人,其中教授771人、副教授1315人,博士生导师540人、硕士生导师1691人。现有国家级人才121人次,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海外院士5人,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人。另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自然资源部野外基地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1个、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1个、重庆市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中央部委社科研究基地6个、与中央部委相关司局共建社科研究平台4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重庆市新型智库(含培育)4个。目前学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到36.9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260项,获得授权专利1524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99个,出版专著600余部。获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130余项。
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坚持"立足重庆、面向西南,服务全国",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山东等省市77个地、市、县建立了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5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21个省、市800余个行政事业单位和900多家企业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校合作,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石柱模式",入选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加、泰、日、韩、越、澳、俄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非独立法人机构,6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13个国际联合科研实验室,7个海外国际中文教育机构,1个境外办学平台。
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全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大师巨匠曾在学校任教。经过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传承创新,学校砥砺出“知明行笃,立诚致广”的校训精神,孕育了“重教、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一大批高级别荣誉称号。滋兰树蕙,桃李芬芳。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50多万名各级各类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本部现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现有本科专业89个(202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专业77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3万多人,各类研究生8千多人。校本部拥有1839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3.4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3.62%;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含海外)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评审组召集人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4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7项。26部教材入选国家级重点规划建设教材。先后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一流本科课程53门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项目)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卓越教师教育计划1项,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17个师范专业完成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生物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国家人才培养基地4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思政课教师教学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各1个。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屡获特等奖、金奖、一等奖,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有特色工科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高峰学科9个、高原学科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9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有3个学科进入A类、12个学科进入B类,A类学科数、AB类学科数均位居福建省属高校第1位,A类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45位。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勇攀科学高峰。获批建设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全国仅7个),拥有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之一)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部省级科研平台106个。先后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20多项,其中独立或合作获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4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近5年来,承担各类国家级课题超500项,其他各类课题37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9项,2部专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围绕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生动实践,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多途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打造一批富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新型智库,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努力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毗邻台港澳等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3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台湾50多所高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学校现有1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学院,6个本科层次、1个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印尼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菲律宾研究中心入选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海外华文教育初具规模、特色彰显,迄今已向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美国等26个国家派出志愿者共计19批981人(次),与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印尼阿拉扎大学合作创办2所孔子学院、与美国波士顿文艺复兴特许公立学校合作创办孔子课堂,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习近平等中央领导访问印尼期间与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亲切交流。
学校主办多种学术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教育部名栏建设学报、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自然科学版被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有纸质图书总量近400万册,电子图书近300万册,在全国高师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尤以丰富的古籍、善本、碑刻、字画、地方文献、早期外文原版书籍和“五四”前后代表性报刊的收藏享誉海内外。校园网络设备完善、应用广泛,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拥有一批高水平体育场馆,运动设施完备,较好满足各类赛事、训练、健身运动的需求。设有附中、附小、实验幼儿园等附属学校,附中是福建省获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奖最多的学校。
走过114年光荣历程的福建师范大学,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正朝着加快建成富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全国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努力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普通本科各专业学费标准有所不同。文史类、理工类、体育类一般专业收费标准为5040元/生•年,重点学科专业收费标准为5460元/生•年;艺术类一般专业收费标准为8640元/生•年,重点学科专业收费标准为9360元/生•年;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收费标准为10500元/生•年;闽台合作项目文史类、理工类专业收费标准为15000元/生•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收费标准为18000元/生•年;中日合作项目专业收费标准为20000元/生•年。学生住宿地点由学校统一安排,根据住宿条件不同,住宿费有600至1300元/生·年等几种类型标准。教材等代办费先预收,按实际开支结算。重点学科专业可参照上述第三部分“志愿填报”第六个问题所述重点学科涵盖的专业。以上收费标准若遇物价调整,则以新下达文件为准。
福建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图书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图书馆学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图书馆学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图书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福建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播电视学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播电视学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广播电视学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
福建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和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播电视学和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播电视学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广播电视学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福建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学和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广播电视学和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广播电视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广播电视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和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和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和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和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等数据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软件工程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福建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软件工程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
福建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软件工程在福建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