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赣南师范大学 |
---|---|---|
软科(综合) | - | 277 |
校友会(综合) | 250 | 334 |
武书连 | 373 | 336 |
软科(医药) | 54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4 | 41189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8 | 44171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7 | 49724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闽台合作 | 本科批 | 496 | 55191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闽台合作 | 本科批 | 495 | 55694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5 | 9977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2 | 10653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2 | 12893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2021 | 闽台合作 | 本科批 | 517 | 14181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 |
2021 | 闽台合作 | 本科批 | 510 | 16059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3 | 36906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5 | 40710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4 | 41189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4 | 46167 | 423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3 | 8344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1 | 8739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7 | 9559 | 467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24 | 45049 | 443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543 | 33028 | 519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29 | 41452 | 519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02 | 62514 | 443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一批 | 526 | 43414 | 519 | |
2021 | 苏区专项计划 | 本科一批 | 524 | 44940 | 519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569 | 10266 | 559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8 | 10473 | 559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58 | 14009 | 496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一批 | 567 | 10768 | 559 | |
2021 | 苏区专项计划 | 本科一批 | 566 | 10894 | 559 |
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两次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13个学院(部),2个研究院;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医学技术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学、中药学、药学、护理学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市场营销、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影像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康复治疗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实验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等21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万多人,其中研究生2000多人。
联系地址:福州市闽侯上街邱阳路1号
邮编:350122
考生咨询电话:0591-22861003/22861250(正常工作时间8:10-12:00,14:30-17:00开通)
办公电话:0591-22861003
传真:0591-22861003
E-mail:zb@fjtcm.edu.cn
微信公众号:fjtcmzsb
我校建立了以奖学金、减免学费、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社会资助、为新生开设“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我校每年将本科、高职学生所缴纳学费总额的20%用于奖学金、减免学费、勤工助学、学生困难补助等工作。
(一)减免学费
减免学费总额为学费总额的3%。
实施对象: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经努力又无力解决学费的学生。
实施方法:减缴学费分2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四档或免交学费。
(二)勤工助学
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获得生活补助。
(三)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学校对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人数5%的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给予每生400元/月、15%的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每生250元/月的生活补助(每年按10月发放)。
2、临时困难补助:对出现突发性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助。补助金额分4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六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返乡交通费补助,享受的额度为班级人数的10%,每人每学期200元。
(四)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对被录取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上述“奖、减、助、补”等不同的措施,共同做好学费缴纳工作。
(五)国家助学贷款
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向生源地或就学地商业银行最高可申请到6000元助学贷款。
(六)社会资助
社会资助由社会各界、学校和爱心人士捐资设立,学校目前拥有9支社会资助基金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其资金来源为广大教职工(含附属单位职工)捐献的校爱心助学基金以及热心校友、社会团体捐助的助学基金。
(七)医疗保险
学生参加福州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赣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享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等美誉的赣州市。学校创办于1958年6月,时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12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前景良好的区域性优秀师范大学”。
学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师大南路
邮政编码:341000
联系部门:赣南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E-mail: ac@gnnu.edu.cn
咨询电话:0797-8393638(兼传真)
学校网址:https://www.gnnu.edu.cn
招生信息网:https://zs.gnnu.edu.cn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每年按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建立各类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减免学费,构建了一套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补、减”并举,“绿色通道”和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学校按照国家政策积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服务工作。学生享受各类资助受益面近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