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 | 学校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年份 | 批次 |
---|---|---|---|---|---|
1 | 福建师范大学 | 应用化学 | 569 | 2021 | 本科批 |
2 | 华侨大学 | 应用化学 | 559 | 2021 | 本科批 |
3 | 闽南师范大学 | 应用化学 | 518 | 2021 | 本科批 |
4 | 闽江学院 | 应用化学 | 518 | 2021 | 本科批 |
5 | 闽江学院 | 应用化学 | 511 | 2021 | 本科批 |
6 | 莆田学院 | 应用化学 | 491 | 2021 | 本科批 |
7 | 莆田学院 | 应用化学 | 490 | 2021 | 本科批 |
8 | 宁德师范学院 | 应用化学 | 489 | 2021 | 本科批 |
9 | 龙岩学院 | 应用化学 | 480 | 2021 | 本科批 |
10 | 宁德师范学院 | 应用化学 | 470 | 2021 | 本科批 |
11 | 龙岩学院 | 应用化学 | 463 | 2021 | 本科批 |
12 |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 应用化学 | 457 | 2021 | 本科批 |
13 | 宁德师范学院 | 应用化学(闽台合作) | 450 | 2021 | 本科批 |
14 | 闽南科技学院 | 应用化学 | 432 | 2021 | 本科批 |
学科性质:工学
培养目标:
利用本专业理工结合的特色,针对国家和福建省绿色环保、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食品安全战略发展需要,培养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良好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的本科层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在化工、食品、环境和新能源材料等行业从事产品开发、成分分析、质量检验等相关科学研究以及相关管理工作。
专业方向:
本专业设有“环境与食品检测检验”、“新能源与光电功能材料”2个方向,主要培养在化工、食品、环境和新能源材料等行业从事产品开发、成分分析、质量检验以及组织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按照大类招生,入学一年后,根据学生志愿和学习成绩自主选择以上任一方向继续攻读学位。
方向I——“环境与食品检测检验”:培养从事食品质量分析、化工产品质量分析、环境污染分析和质量监测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方向II——“新能源与光电功能材料”:培养从事高性能电池、光电及LED材料、催化材料(汽车尾气净化、光催化)研发及分析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环境化学与监测》、《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化学工艺学》、《催化原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与绿色合成化学》、《波谱学》、《近代分离技术》、《复合材料》、《材料分析方法》、《新能源材料》和《材料制备与加工原理》等课程。
专业特色:
在办学条件上,依托母体学校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学科ESI排名世界0.25%)优势师资,以及其拥有的国家、省级技术平台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等优质办学资源进行办学,在培养方案、专业实验室建设以及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创业、创新能力等方面与母体学校本一批学生具有相同教学条件和实验设施。
在教学和实践方面,该专业将紧密依托“国家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检测试剂与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开展理论教学和毕业实习、科研实践活动。母体学校的优势科研条件可以为该专业在教学团队、专业实验、导师指导、平台建设以及学生实践训练等提供了优越的实验设备和师资力量,有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
在学习深造方面,本专业依托的母体学院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拥有应用化学、新能源材料、食品安全检测分析、环境分析等博士、硕士学位点, 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考取该硕士学位点研究生继续深造;同时,依托母体学院的科技交流活动,可为学生提供交换生、联合培养等机会。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化工、食品、环保和新能源材料等行业从事产品开发、成分分析、质量检验等相关科学研究以及相关管理工作。
方向I——“环境与食品检测检验”:学生可就业于化工、食品、环保、食药监、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从事分析监测及研究工作,或继续硕士研究生学习,也可在研究单位、大专院校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方向II——“新能源与光电功能材料”:学生可就业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石化、环保(汽车尾气净化)、环境催化材料(空气净化、污水治理)、光电智能产业等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及性能分析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应用化学 | 437 | 本科批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26 | 本科二批A段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应用化学 | 423 | 本科批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应用化学 | 533 | 平行录取一段 |
2021 | 安徽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37 | 本科二批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应用化学 | 457 | 本科批 |
2021 | 江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51 | 本科二批 |
2021 | 湖南 | 物理类 | 应用化学 | 458 | 本科批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应用化学(非定向) | 475 | 本科批 |
2021 | 四川 | 理科 | 应用化学(民族) | 464 | 本科二批 |
2021 | 云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45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2021 | 陕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85 | 本科二批 |
2021 | 宁夏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66 | 本科二批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64 | 本科批 |
2020 | 山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12 | 本科二批C段 |
2020 | 黑龙江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72 | 本科二批A段 |
2020 | 江苏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19 | 本科二批 |
2020 | 浙江 | 综合 | 应用化学 | 541 | 平行录取二段 |
2020 | 安徽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60 | 本科二批 |
2020 | 福建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48 | 本科批 |
2020 | 江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82 | 本科二批 |
2020 | 河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69 | 本科二批 |
2020 | 湖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19 | 本科二批 |
2020 | 湖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49 | 本科三批 |
2020 | 广东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65 | 本科批 |
2020 | 四川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57 | 本科二批 |
2020 | 云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48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2020 | 陕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97 | 本科二批 |
2020 | 宁夏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91 | 本科二批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2019 | 河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37 | 本科二批 |
2019 | 山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91 | 本科二批C段 |
2019 | 黑龙江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85 | 本科三批A段 |
2019 | 黑龙江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85 | 本科三批 |
2019 | 江苏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12 | 本科二批 |
2019 | 浙江 | 综合 | 应用化学 | 535 | 平行录取二段 |
2019 | 安徽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48 | 本科二批 |
2019 | 福建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29 | 本科二批 |
2019 | 江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71 | 本科二批 |
2019 | 河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31 | 本科二批 |
2019 | 湖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08 | 本科二批 |
2019 | 湖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37 | 本科三批 |
2019 | 广东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47 | 本科批 |
2019 | 四川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79 | 本科二批 |
2019 | 云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37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2019 | 陕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13 | 本科二批 |
2019 | 甘肃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09 | 本科二批 |
2019 | 宁夏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08 | 本科二批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2018 | 河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21 | 本科二批 |
2018 | 山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79 | 本科二批C段 |
2018 | 黑龙江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58 | 本科三批A段 |
2018 | 江苏 | 理科 | 应用化学 | 294 | 本科二批 |
2018 | 浙江 | 综合 | 应用化学 | 524 | 平行录取二段 |
2018 | 安徽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49 | 本科二批 |
2018 | 福建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12 | 本科二批 |
2018 | 江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70 | 本科二批 |
2018 | 河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19 | 本科二批 |
2018 | 湖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88 | 本科二批 |
2018 | 湖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26 | 本科三批 |
2018 | 广东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21 | 本科批 |
2018 | 广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57 | 本科二批 |
2018 | 四川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82 | 本科二批 |
2018 | 云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30 | 本科二批 |
2018 | 陕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80 | 本科三批 |
2018 | 甘肃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04 | 本科三批 |
2018 | 宁夏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04 | 本科三批 |
年份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最低分 | 批次 |
---|---|---|---|---|---|
2017 | 河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83 | 本科二批 |
2017 | 山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19 | 本科二批C段 |
2017 | 辽宁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77 | 本科一批 |
2017 | 黑龙江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40 | 本科三批A段 |
2017 | 江苏 | 理科 | 应用化学 | 277 | 本科二批 |
2017 | 浙江 | 综合 | 应用化学 | 494 | 平行录取二段 |
2017 | 安徽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28 | 本科二批 |
2017 | 福建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68 | 本科二批 |
2017 | 江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39 | 本科二批 |
2017 | 河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86 | 本科二批 |
2017 | 湖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58 | 本科二批 |
2017 | 湖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00 | 本科三批 |
2017 | 广东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92 | 本科二批 |
2017 | 广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18 | 本科二批 |
2017 | 重庆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98 | 本科二批 |
2017 | 四川 | 理科 | 应用化学 | 443 | 本科二批 |
2017 | 云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90 | 本科二批 |
2017 | 陕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48 | 本科三批 |
2017 | 甘肃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70 | 本科三批 |
2017 | 宁夏 | 理科 | 应用化学 | 379 | 本科三批 |
地区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批次 | 学制 | 人数 |
---|---|---|---|---|---|
河北 | 物理类 | 应用化学 | 本科批 | 四年 | 6 |
黑龙江 | 理科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A段 | 四年 | 2 |
江苏 | 物理类 | 应用化学 | 本科批 | 四年 | 6 |
浙江 | 综合 | 应用化学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四年 | 7 |
安徽 | 理科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 | 4 |
福建 | 物理类 | 应用化学 | 本科批 | 四年 | 35 |
江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 | 4 |
河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四年 | 5 |
湖北 | 物理类 | 应用化学 | 本科批 | 四年 | 5 |
湖南 | 物理类 | 应用化学 | 本科批 | 四年 | 3 |
广东 | 物理类 | 应用化学 | 本科批 | 四年 | 3 |
广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四年 | 2 |
四川 | 理科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四年 | 2 |
云南 | 理科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四年 | 2 |
陕西 | 理科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四年 | 2 |
宁夏 | 理科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 | 2 |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民办本科专业。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在福建省排名第4。福建省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在福建省排名情况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是民办本科专业。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在福建省物理类排名第7。福建省开设物理类网络与新媒体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福建工程学院、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院、龙岩学院、宁德师范学院、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省开设物理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英语是民办本科专业。福州大学至诚学院英语在福建省物理类排名第13。福建省开设物理类英语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泉州师范学院、闽江学院、莆田学院、厦门理工学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日语是民办本科专业。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日语在福建省物理类排名第11。福建省开设物理类日语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商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汉语言文学是民办本科专业。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汉语言文学在福建省物理类排名第4。福建省开设物理类汉语言文学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闽南师范大学、集美大学诚毅学院、龙岩学院。福建省开设物理类汉语言文学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仰恩大学、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是民办本科专业。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在福建省物理类排名第14。福建省开设物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院、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金融科技是民办本科专业。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金融科技在福建省物理类排名第2。福建省开设物理类金融科技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福建江夏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金融科技在福建省排名情况1.物理类排名学校专业名称最低分年份批次1福建江夏学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金融工程是民办本科专业。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金融工程在福建省物理类排名第6。福建省开设物理类金融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泉州师范学院、莆田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商学院、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省开设物理类金融工程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
专业介绍数学类信息与计算科学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的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应用化学是民办本科专业。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应用化学在福建省排名第8。福建省开设应用化学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院、莆田学院、龙岩学院、宁德师范学院。福建省开设应用化学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