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防灾科技学院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
| 软科(综合) | 421 | 568 |
| 校友会(综合) | 398 | 452 |
| 武书连 | 662 | 69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97 | 90044 | 41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5 | 23349 | 45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9 | 125770 | 41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9 | 43741 | 45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1 | 76547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9 | 20753 | 41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3 | 75318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0 | 147230 | 180 |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 | 407 | 92141 | 348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06 | 92835 | 348 |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406 | 92835 | 348 | |
| 2021 | 应用型本科 | 本科二批 | 349 | 133796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6 | 21686 | 413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6 | 59275 | 180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71 | 26669 | 413 | |
| 2021 | 少数民族 | 本科二批 | 468 | 27836 | 413 |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462 | 30049 | 413 | |
| 2021 | 应用型本科 | 本科二批 | 423 | 46260 | 413 |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75年,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600多人。
学校立足防灾减灾行业,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型并存的现代办学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2个, 包括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11个(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13个(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地理科学、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工程)、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8个(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
咨询电话:(010)61596244,61595011,61596216,61596049
传 真:(010)61591235
电子邮箱:zjb@cidp.edu.cn
fzzsb@cidp.edu.cn
地 址:北京东燕郊开发区学院大街465号(防灾科技学院招生办)
邮政编码:101601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沿边境、邻首府、近机场、连东盟、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陆路门户、“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崇左市。学校于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广西新一轮硕士学位B类立项建设单位。
【文化传承】学校的前身为1939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崇善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广西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12月,原“南宁地区第二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组成新的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办学82年来,学校坚持扎根祖国南疆,凝练了“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石”精神,确立了“进德修业、崇学善成”的校训,凸显出“师范性、民族性、边疆性”办学特色,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