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本科 | 四年 | 经济学学士 | 金融学类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互联网金融(非定向)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57 | 87157 |
互联网金融(非定向)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46 | 206269 |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本科 | 四年 | 文学学士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英语(非定向)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57 | 87157 |
英语(非定向)(英国学分互认项目)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55 | 88980 |
英语(非定向)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46 | 206269 |
英语(非定向)(英国学分互认项目)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46 | 206269 |
英语 | 2020 | 文科 | 本科批 | 449 | 84517 |
英语 | 2020 | 文科 | 本科批 | 448 | 85684 |
英语 | 2020 | 理科 | 本科批 | 432 | 190663 |
英语 | 2020 | 理科 | 本科批 | 432 | 191082 |
英语 | 2019 | 文科 | 本科批 | 0 | 0 |
英语 | 2019 | 文科 | 本科批 | 0 | 0 |
英语 | 2019 | 理科 | 本科批 | 0 | 0 |
英语 | 2019 | 理科 | 本科批 | 0 | 0 |
英语 | 2018 | 文科 | 本科批 | 0 | 0 |
英语 | 2018 | 理科 | 本科批 | 0 | 0 |
英语(中外联合培养) | 2017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20 | 92980 |
英语 | 2017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19 | 97894 |
英语 | 2017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66 | 197724 |
英语(中外联合培养) | 2017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64 | 203229 |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本科 | 四年 | 管理学学士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非定向)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46 | 206269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20 | 文科 | 本科批 | 451 | 83339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20 | 理科 | 本科批 | 431 | 19138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9 | 文科 | 本科批 | 0 | 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9 | 理科 | 本科批 | 0 | 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8 | 理科 | 本科批 | 0 | 0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7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18 | 9789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17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63 | 203229 |
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本科 | 四年 | 文学学士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日语(非定向) | 2021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56 | 88044 |
日语(非定向) | 2021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46 | 206269 |
日语 | 2020 | 文科 | 本科批 | 448 | 85651 |
日语 | 2020 | 理科 | 本科批 | 432 | 191013 |
日语 | 2019 | 文科 | 本科批 | 0 | 0 |
日语 | 2019 | 理科 | 本科批 | 0 | 0 |
日语 | 2018 | 文科 | 本科批 | 0 | 0 |
日语 | 2018 | 理科 | 本科批 | 0 | 0 |
日语 | 2017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19 | 97894 |
日语 | 2017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63 | 203229 |
广东科技学院创建于2003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拥有南城和松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于2011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2015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成功入选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并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
学校紧密围绕东莞地区重点发展产业优化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共开设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18个。其中网络工程专业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并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财务管理3个专业通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验收;软件工程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物流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培育专业;《Android手机编程》、《网络营销》入围省一流课程。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共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8项;与华为、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建有8个产业学院,与东莞证券、莞通股份等知名企业合作开设了30个创新班。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已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87%。先后有24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720余篇;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30余项;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230余部;主持包括教育部人文规划项目、国家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70余项。学校连续获得第八、九、十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2020年广东省第五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的佳绩。
学校不断加强育人特色培育,形成了“党委引领、党政统一、分工协作、课堂支撑、全员参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深入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广科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人职匹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不断加强五线交叉、多元融合创新的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大力开展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与技术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着力打造以弘扬大学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鼓励师生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经过多年积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挑战杯”、“蓝桥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专业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学科专业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广东省大学生定向运动锦标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中,成绩骄人,年均取得百余项单打冠军,彰显了广大学子勇于拼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学校本科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学生考研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达99%以上。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先后与美、英、澳、加、日、韩、泰、西、意、匈等国及港澳台地区近4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协同开展本升硕、交换生、双学位、国际班等合作项目,以及赴台湾高校研修、莞台大学生文化交流、莞港学生双向交流、赴美带薪社会实践、中美大学生文化交流、澳门大学寒暑假访学等短期文化交流项目,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平台。近年来,先后有140余名优秀学子考取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贝勒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的硕士研究生。
经过18年的发展,学校办学实力稳步增强,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省“‘两新’百强党组织”、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十强单位、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等荣誉;在中国社会信用研究院、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科教评价网等知名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布的各类高校排行榜中,我校位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分别为“2018中国民办高校信用指数榜单”广东省第1位;2018、2019连续两年位列“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广东省民办高校第1位;2018-2019学年度、2019-2020学年度连续两年位列“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广东省民办高校第2位。在2020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我校位居全国民办大学第38位,广东省第2位;在2020年中国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排名中,我校位列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第1位;在2021年中国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我校位列广东省第1位;在2021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含独立学院)榜单中,我校首次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并在三类综合排名中并列12位;在“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综合排名位居广东省公、民办高校一流专业(应用型)第7位。
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秉承“崇德、尚学、精艺、笃行”的校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办学方略,以规范管理、深化内涵、培育特色为抓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为实现“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中期发展目标和“创百年学府、育产业精英”的办学愿景而努力奋斗!
|
学院所处的东莞市,地处广州、深圳、香港发达经济走廊中部。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最具魅力城市”,东莞GDP连续20多年以20%的速度增长,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东莞连续两年在全国大中型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中名列十二位;东莞外资企业超过1.6万家,台资企业5000多家,占台企在大陆投资的1/10,广东的1/3;东莞外资出口达409亿美元,连续八年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三,位于上海、深圳之后;东莞高新产业发展迅速,全市高新企业达311家。东莞已形成电子、机械、服装、家具等八大支柱产业,成为中国制造业十大名城。目前,东莞将努力从“东莞制造”转换成“东莞创造”。从简单的加工、制造基地升级为集科研、生产、投资、贸易、物流于一身的“名城”,东莞迎来了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性变革。
学院位于东莞市南城区绿色世界城市公园之中,西接东莞大道、东临西平湖、南依西湖乐园,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按生源省招办规定的加分政策执行。
实行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学院就业处负责推荐工作。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把毕业生高就业率作为生存发展之本,充分利用地处东莞的区域优势,与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诺基亚(东莞)电子有限公司、东莞南博科技有限公司、东莞长安国际酒店、香港嘉利集团东莞嘉辉五金厂、广州白云通用航空公司、东莞智通人才大市场等400多家知名企业以及行业协会达成合作意向,输送毕业生,为我院学生的实习实训、顺利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院每年举行多次校园招聘会,组织企业现场选聘毕业生,推荐毕业生就业。由于学院定位准确,措施得当,充分利用东莞就业优势,开辟多种就业途径,我院06、07届毕业生就业率皆达到98%以上,并荣获“广东省民办高校就业竞争力十强单位”称号。
2022年普通专升本实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考试成绩公布后,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按院校专业组模式进行志愿填报。
(一)志愿设置。提前批(职教师资类专业)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普通批设置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建档立卡批次.设置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多可填报4个专业志愿及1个是否服从调剂选项。
(二)志愿填报。考生只能按自身报考的考试科目组选择相应院校专业组志愿及专业志愿进行填报,参加了专业综合课省统考和招生院校自行组织命题科目考试的考生,可同时填报提前批、普通批和建档立卡批次中符合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的具体安排和要求在考试成绩公布后另文通知。
对符合我省普通专升本招生报考相关规定,并获得 中 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职教赛道)(以下简称“互联网+” 大 赛)或教育部等37部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以 下简称职业院校大赛)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职业技能大赛)奖项 的考生,可在其文化课省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分值 投档,具体规定如下:
(一)获得“互联网 + ”大赛国赛金奖或银奖(团 队)、职业院校大赛或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一等奖及以上 的 高职(专科)学生,可在其普通专升本招生文化课省统考 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二)获得“互联网+”大赛国赛铜奖或省赛金奖( 团队)、职业院校大赛或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的高职(专科)学生,可在其普通专升本招生文化 课 省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高校择 优录取。
(三)获得“互联网+”大赛省赛银奖或铜 奖 (团队)、职业院校大赛或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三等奖 的高职(专科)学生,可在其普通专升本招生文化课 省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2022年普通专升本报名实行网上预报 名、网上审核和网上交费。网上预报名时 间 为2022年1月15日至20日;考生提交预报名资料后,原则上省招生办在48小时内完成资料审核,考生须登录“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报名系统”(下称报名系统 ) ( http://www.eeagd.edu.cn/ptzsbks) 查看报名资格审核结果,审核结果为“通过” 或“待验证”的考生可以交费;网上交费截 止时间为1月24日17:00。
考生报名时,须认真按要求填报相关信 息及上传相关材料,并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及 材料的真实性。考生如凭无效证件或其他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证件报名,一旦发现,取消考生报名资格,已录取考生取消其报名及录取资格。
(一)报名方式
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报名。具体如下:
1.预报名
2022年1月15日至20日(共6天) 为网上预报名时间,考生通过互联网登录报名系统进行预报名,阅读相关报考规定、要求,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录入报名信息,绑定手机号,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官微(gdsksy)小程序采集相片, 上传资料,获取预报名号并设定密码。逾期不再办理预报名手续。
(1)考生须自行进行在线专科学历学籍验证。已取得专科毕业证书的往届考生, 在网上报名时须在报名系统“专科学历验证”模块输入专科毕业证书信息,进行专科学历验证,由系统反馈验证结果。验证结果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学历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须自行前往学信网(https://www.***.cn/xlrz/index.jsp)网上申请专科学历认证,报名后续流程请参见第(5)点中第②项。尚未取得专科毕业证书的普通高校应届专科毕业生, 在网上报名时须在报名系统“专科学籍查验”模块输入本人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等信息,进行专科学籍查验,由系统反馈验证结果。验证结果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学籍查验“不通过”的考生,不予报考。考生在报名前可以根据本人专科毕业的实际情况提前办理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下称学历认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下称电子注册备案表) 。
(2)在广东省参加普通高考,就读外省普通高校的应届专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须自行进行在线专科学籍验证,在填报信息获取预报名号后, 还需在专科学历学籍验证界面上点击“验证专科录取信息”按钮进行普通高校专科录取信息验证, 由系统反馈验证结果。验证结果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验证结果为“通过”的考生才能上传报名资料供审核;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考生报考的姓名、身份证号与专科录取时的不相符) ,可咨询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联系电话: 020—62833628。
(3)在我省参加且已获得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合格成绩,符合毕业条件,已成功办理2021年12月毕业手续,但未领取毕业证书的毕业生可以报考,在预报名时填报信息获取预报名号后,点击“毕业情况验证”,由系统反馈验证结果。验证结果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验证结果为“通过”的考生才能上传报名资料供审核, 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不予报考。在外省参加的,可以由该省教育考试机构出具成绩单及“符合毕业证明”。
(4)考生须将以下资料扫描或拍照上传至“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报名系统” (须确保资料真实、 完整、清晰) ,供报名审核:①户口本(首页、本人姓名页) 。②已取得专科毕业证,但报名系统学历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还必须上传专科毕业证书、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
③报考职教师资类专业的,考生还须上传报考院校招 生简章公布的与专业相对应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技能证 书或专业技能课程B级及以上证书。
④非广东户籍报考建档立卡类别的, 考生还须上传有 关建档立卡的证明资料(全国扶贫开发管理系统本人信息 页截图并盖当地管理机构公章) 。
⑤符合加分照顾政策的,考生还须在报名结束前上传相应的获奖证书等证明资料。省招生办审核后,普通专升本录取前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示符合加分资格的考生名单。
⑥考生须依据《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体格检查表》的规定,自行前往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体检,填报志愿开始前将体检结果上传至报名系统中(体检表有效期:2022年1月1日至填报志愿第一天)。
(5)资料审核。
①考生上传的资料由省招生办在网上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分为“通过”“待验证”和“不通过”3种,不通过的将反馈不通过的原因,1月22日18:00前完成所有预报名 考生资料审核。审核结果为“不通过”的考生,根据不通过的原因,须在1月23日18: 00前上传补充资料,逾期未上传补充资料的,视为放弃报名。
考生选报了招生院校自行组织命题的专业综合课 的,由招生院校负责对考生报名资料进行初审。各院校必须认真对考生上传的资料进行审核,对考生的报考资格严格把关,认真按照报考规定审核考生上传的资料。 初审合格的考生提交省招生办进行复核。
②考生预报名时学历验证结果为“不通过”,且在 报名期间还未获得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的考 生,可选择“申请补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 表”,阅读并签订“补报资料承诺书”后,审核时将考生设置为“待验证”,设置为“待验证”的考生可以交费。考生须将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上传至报名系统,由省招生办审核,上传截止时间为2022年2月28 日。 逾期未提交学历认证报告或电子注册备案表的考生,将被取消报考资格,不予打印准考证,不安排考试。
2.选择考试科目。考生须认真查阅拟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和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 《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 学校专升本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要求》 (下称《专业目录及考 试要求》),详细了解各招生院校招生专业的相关要求。按拟报考院校专业的学科门类选择专业基础课科目;对于专业综合 课,考生要结合自身拟报考院校及专业实际,选择报考省统考 或院校自行组织命题科目,也可同时选择报名参加1个省统考 科目组和1个院校自行组织命题科目的进行考试。
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公共课为1门,增加1门专 业课。
3.确认报名。2022年1月24日17:00为报名交费截止时间。
(1)考生可通过报名系统自行查看审核结果,审核结果 为“通过”或“待验证”的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交 费,确认报名资格。
(2)交费成功的考生才能参加编排考场座位、打印准考 证; 未交费的考生视为放弃报名资格。
(二)报考费
报名考生需交报考费40元/科。已成功报名(交费成功) 的考生,若个人原因放弃报名,不予退回报考费。
南城校区: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西湖路99号(523083)
松山湖校区: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生态园东园大道(523668)
学校网址
http://www.gdust.edu.cn
招生网址
http://zs.gdust.edu.cn
电子邮箱
zsgdst@***
咨询热线
0769-86211555
86211666
86211777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 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 学厅〔2021〕 8号)精神,现制定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下称普通专升本) 工作规定如下。
(一)招生对象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状况 符合相关要求,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广东省户籍的普通高校应、往届专科毕业生。
2.具有广东省户籍,在报名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含教育、 、,毕业证书落款日期在2022年1月24日前) 。
3.非广东省户籍,就读广东省普通高校的应届及在择业期内(毕业两年内,下同)的往届专科毕业生。
4.非广东省户籍,在广东省参加普通高考被外省普通高校录取并就读的应届及在择业期内的 往届专科毕业生。
5.报考职教师资专业的,需符合上述条件之 一,且必须在志愿填报开始前取得与报考专业相对应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等。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应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教育部等四部门 实施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简称1+X证书)、 省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门主考(或授权)的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省教育考试院主考的专业技能课程 B级及以上证书。具体证书种类由招生院校根 据专业培养要求指定, 并在招生简章中向社会公布。
6.报考建档立卡类别的,需符合户籍、学历等相应报考条件,且必须为原省级以上扶 贫管理部门登记在册人员。广东省户籍的原建 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为广东省扶贫开发办 公 室登记在册,有建档立卡资料的考生(以广 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提供的数据为准);外省户籍原建档立卡的考生,原则上应为原国家层面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 (需提供全国扶贫 开发管理系统本人信息页截图并盖当地管理机构公章) 。
7.退役大学生士兵可申请参加相关高校的 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招生, 具体办法另文通知。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 高 校非应届毕业在校生(含保留学籍的 学 生) 。
2.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 停参加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3.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4.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其他人员。
2022年普通专升本设置提前批、普通批、 建档立卡三个录取批次。提前批为需要相应职业资 格证书的职教师资类专业。普通批为哲学、经济 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 、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的 专业。建档立卡批次仅限原建档立卡考生报考 , 在普通批次录取完成后进行投档录取。
各批次录取先后顺序为提前批 → 普通批 → 建 档立卡批。
广东科技学院最容易进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有什么专业?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云计算技术应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艺术设计、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室内艺术设计、软件技术、健康管理、跨
广东科技学院有什么专业?广东科技学院开设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工商企业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物流管理、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互联网金融、经济与金融、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服务工
东莞理工学院最热门专业:软件工程(非定向)、软件工程(非定向)(“卓越工程师计划”)、计算机类(非定向)(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非定向)(“卓越工程师计划”)。软件工程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最热门专业:大数据与会计(会计学三二分段实验班,高职,高职(专科),本科)、工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三二分段实验班,高职,高职(专科),本科)、计算机应用技术(非定向)。大数据与会计(与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合作办学)1.专业简
东莞城市学院最热门专业:汉语言文学(非定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非定向)、网络与新媒体(非定向)、保险学(非定向)、法学(非定向)。汉语言文学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文学学士中国语言文学类学制:四年制本科,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最热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非定向)、软件技术(非定向)、建筑工程技术(非定向)、服装设计与工艺(非定向)、空中乘务(非定向)。人力资源管理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公共管理类【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最热门专业:西式烹饪工艺(非定向)、商务英语(非定向)、计算机网络技术(非定向)、电子商务(非定向)、大数据与会计(非定向)。西式烹饪工艺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餐饮类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最热门专业:应用英语(非定向)、财富管理(非定向)、心理咨询(非定向)、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非定向)、建设工程管理(非定向)。应用英语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专科(高职)三年语言类【专业名称与代码】【专业名称】
广东科技学院最热门专业:互联网金融(非定向)、英语(非定向)、日语(非定向)、财务管理(非定向)、国际经济与贸易(非定向)。互联网金融1.专业简介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类专业定义互联网金融主要研究现代金融理论、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