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哪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广海和广油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21:43:13 解决时间:2022-12-16 11:39

满意答案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哪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各排行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广东海洋大学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对比(广东)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广东海洋大学
(最高/最低分)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食品科学与工程2021物理类 530/515(本科批)-/487(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21物理类 554/508(本科批)-/487(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20理科 -/497(本科批)-/470(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20理科 -/494(本科批)-/470(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9理科 492/478(本科批)-/0(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9理科 504/460(本科批)-/0(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8理科 -/0(本科批)-/0(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8理科 -/0(本科批)-/0(本科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2017理科 499/485(本科一批)442/423(本科二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广东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海洋水产特色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下属二级学科“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已与台湾、新西兰等境内外高校合作开展本科生交换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培养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市场销售、检验检疫、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具有海洋和水产特色的应用创新型人才,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加工机械设备、食品工厂设计、水产食品加工学等。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地方专项)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5
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光校区)508
食品科学与工程(阳江校区)507
新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06
甘肃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27
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26
云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8
贵州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1
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3
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3
湖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8
湖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9
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22
江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9
福建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5
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8
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4
江苏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75
上海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42
黑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06
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93
山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72
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0
天津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10
北京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43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阳江校区)
广东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依托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和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学科建设,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充分利用依托单位学科优势和阳江地区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构建国家级一流专业和产业学院,形成以国家食品专业标准为基础、突出发酵工程技术的课程体系,服务阳江“中国调味品之都”;学生培养突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工匠精神”;利用产业学院、促进“三全育人”,营造科学、积极、活跃的教学环境,实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能在食品、大健康等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研发、工程设计、检测与控制、生产及经营等工作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加工安全控制、调味品工艺学等。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阳江校区)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地方专项)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5
食品科学与工程(湖光校区)508
食品科学与工程(阳江校区)507
新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06
甘肃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27
陕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26
云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8
贵州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41
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3
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43
湖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8
湖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9
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一段普通类522
江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49
福建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15
安徽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88
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564
江苏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75
上海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42
黑龙江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06
内蒙古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93
山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72
河北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20
天津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A段普通类510
北京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443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食品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品质控制、工程设计、技术管理及食品安全监管等技术工作,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特色:
实施“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安全与检测”两个模块人才培养方案,基于CDIO-OBE教育理念,开展成果导向的应用型工程教育,依托20多家校外高质量实习基地,通过校企合作、“3+1” 订单班、“导师制”等模式,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过硬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潜质。
就业前景:
在常规食品、保健品、烟草、淀粉等加工、农产品贮藏、油脂化学与化工、食品物流等行业从事科研、技术开发与管理、分析检测、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可进入国家机关、政府职能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疾控中心等)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第三方检测机构从事商检、标准计量、分析检测、卫生防疫等工作。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办学地点:西城校区)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87
四川食品科学与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6
福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招色盲)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05
山西食品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西城校区)理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432
广东海洋大学
316
软科(综合)
293
校友会(综合)
345
武书连
1659
US排名
学校简介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学校在祖国大陆南端两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和阳江市办学,校园环境优美,依山伴水,绿树长青,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5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2万人。

位于湛江市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892亩,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中5号。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滨海农业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海运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

位于阳江市的阳江校区总规划用地面积3500亩,首期建设项目用地512亩(2021年6月已建成),位于阳江市江城区罗琴路1号,西靠阳江八景之一的罗琴山,南临风景优美的石河水库。设有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等5个学院。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的海大精神,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中心、师资建设为关键、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华南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和汪洋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2014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莅校视察时指出,广东海洋大学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一流学科、一本院校,努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2018年5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湛江调研时指出,湛江还有广东海洋大学等科技研发力量,在海洋资源创新开发方面独具优势,要用好这些重要创新平台,把它们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成为创新发展主引擎,为湛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新动力。

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和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共14个领域);“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分别为第6、9、24名,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有81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5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9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192人,其中专任教师1567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762人、博士学位者605人;博士生导师79人、硕士生导师339人;特聘院士2人;双聘院士1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扬帆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14人;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现有13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0名省部级教学名师、6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3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学科研平台优良。学校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等3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4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2个广东省产业学院;9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设施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80.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值20.68亿元,教学科研设备值5.51亿元,图书馆藏书392万册(含电子图书)。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建校86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0多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首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董事长柯颖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231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1项;科研经费达8.6亿元;获得授权专利1042项;出版著作教材146部;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06件;发表学术论文6444篇,其中三大索引1256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2项,“石斑鱼精准营养研究与高效饲料开发”“罗非鱼链菌病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培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两广地区牡蛎产业价值链特征与政策研究”等项目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服务社会水平不断提升。“海稻86”发现者陈日胜教授研发海水稻成果亩产突破900斤,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半月谈网、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广泛报道,得到袁隆平院士点赞。学校创立了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为广东海洋环境变化监测、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主持首次制定海水中PAHS测定国家标准,提升了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高了海洋有机污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该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海洋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央视、凤凰卫视、深圳卫视、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研发了基于北斗星通导航定位技术的南海渔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国产化。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实现了国内外沙锥鱼全人工养殖的产业化。培育出的国家级农业新品种——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和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两个新品种都已在广东和广西等地示范养殖与推广应用,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为振兴我国南珠产业,促进南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为我国对虾产业摆脱国外亲本的控制,自己主导对虾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对虾产业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攻克了“插核育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使优质珍珠产出率提高20%以上,珍珠附加值提高50%以上,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攻克海水稻技术难关,助力“南粤粮安工程”。香蕉、红江橙、海大菠萝蜜、茂海辣椒系列、火龙果等一大批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海大走出湛江,服务粤西,辐射华南,走向全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作为主要依托单位参与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积极参与支持湛江市政府成功获批“湛江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向农业部、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面向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推动与国外及港澳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关系。

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海洋强国战略、共建“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环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助力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聚焦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的“三步走”战略安排和今后五年重点实施的“九大工程”目标任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以更加执着的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延揽高端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国际化进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

(更新日期:2021年8月)


收费项目

本科专业学费2365~8000元/年;艺术类专业学费100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8000元/年;学生公寓住宿费:500~1500元/年。

学生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按照物价主管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413
软科(综合)
377
校友会(综合)
507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地处中国南方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和水果生产基地、美丽的海滨城市——广东省茂名市,占地面积135.96万平方米(约2040亩),分官渡、西城、光华3个校区。

学校1954年创校,秉承“崇德、博学、求实、创新”校训,坚持“因油而生、为油奉献”办学理念,弘扬“艰苦奋斗、求实献身”学校精神和以“听党召唤、为国奉献;艰苦创业、忠诚担当”为内核的广油“西迁精神”,培养了大批管理精英、技术骨干及各类应用型人才,遍布全国各地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和各级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教育行业,为石油石化行业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石油石化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人才培养

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从2005年起与清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和英国林肯大学等47所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首批)(石油炼制工程),省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开放课程31门。

拥有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石油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平台、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协同育人中心),4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示范基地),10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

近三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

师资队伍

具有正、副高职称人员606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1093人。近两年,自主培养了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者、2名珠江学者。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中科院“百人计划”、“863计划”首席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芙蓉学者、楚天学者、龙江学者、珠江学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7人;广东省特支人才、扬帆计划紧缺人才及高层次人才等50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6人。

一批教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和省劳动模范、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学科专业

开办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58个,其中理工科专业43个,占比74.13%。

工程科学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通信工程”学科入选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3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化学工艺、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

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

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 ),8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生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科学研究

1个院士工作站,2个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石油化工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石化装备安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产业技术服务平台,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石油化工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劣质油加工重点实验室),6个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个省级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2个省级历史文化研究基地。与英国林肯大学共建国际工业安全大数据研究院。与企业共建 “广油——美联新材料研究院” “广油——丰能高新技术研究院” “广油——华丰研究院”等3个新型研发机构。

近三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NSFC)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项目1000余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励90多项。获专利授权1200多件。

对外合作

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马来西亚、波兰、尼日利亚等国及港澳台地区近50所高校或政府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学术交流、师生互访及科研合作等项目。2013年,获得招收留学生资格,2014年,成建制培养尼日利亚石油技术发展基金会公派留学生。面向世界各地招收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石油化工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部分专业学历留学生及汉语与中国文化进修生。

与中石化茂名分公司、中石化广州分公司、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中石化湛江东兴石化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简称销售华南分公司)、沈鼓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所获荣誉

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志愿者组织”“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广东省文明单位”、首届广东省“文明校园”“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发展远景

紧抓国家高等教育和石油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充分依托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三大石油石化央企共建学校这一重要平台,大力实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四大战略,走差异化发展路径,努力建设石化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通讯地址:广东省茂名市官渡二路139号(邮编:525000)

联系电话:0668—2923716 传真:0668—2873904

招生咨询电话:0668-2923508

学校招生网址:http://zs.gdupt.edu.cn

E-mail: zsb2923508@gdupt.edu.cn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2022年3月)


毕业生就业

学校专业设置合理,包括了理工、管理、师范等多类专业。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系统大型企业,珠江三角地区石化、石油、机电、电信、商贸、轻工、建筑等类型企业和各级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校、中小学就业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就业。学校近年毕业生就业均在98%以上,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经验典型高校”(全国50所高校获此殊荣,我校是广东省唯一一所)和“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预征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每年举办大型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下图为我校大型校园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现场图片。

 

 

 

 


招生联系方式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咨询电话:0668—2923508   传真:0668—2981099

通讯地址:广东省茂名市官渡二路139号茂名学院招生办公室(邮编:525000)

招生网址:http://zs.gdupt.edu.cn
    E—mail:  gduptzsb@163.com


根据2021年广东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5,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定向)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7,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更胜一筹。
  中专 2022-12-16 11:39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精细化工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楼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精细化工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精细化工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精细化工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精细化工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精细化工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

  • 中专学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2楼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能源化学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能源化学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能源化学工程和食

  • 中专学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3楼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海洋油气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海洋油气工程就业前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给排水科

  • 中专学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4楼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海洋油气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海洋油气工程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 我要读技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5楼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海洋油气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海洋油气工程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

  • 中专学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6楼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科学与技术和海洋油气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海洋油气工程就业前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和

  • 中专学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7楼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海洋油气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海洋油气工程就业前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 中专学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8楼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海洋油气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海洋油气工程就业前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能源科

  • 中专学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9楼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海洋油气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海洋油气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海洋油气工程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

  • 我要读技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海洋油气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哪个比较好就业?哪个好考点?

    10楼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海洋油气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海洋油气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海洋油气工程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海洋油气工程和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