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8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9年被广东省列为国家限额指标内的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获批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年1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年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美国权威的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两个著名权威榜单。2019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
学校总面积近19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养老产业研究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生命文化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学院等14个学院(部)。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专门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现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2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合作教学机构遍布我省各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有湛江校区和东莞校区两大科研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1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是“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湛江市医药产业联盟”、“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牵头单位或会长单位。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05项,其中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1299篇,出版学术著作47部,获国家专利授权60件,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项。
学校网络是广东教育科研网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全面覆盖湛江、东莞两校区和直属附属医院,校内数字信息点超过3万个,建设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185.38万册,电子图书142.77万册,电子期刊4万余册,音视频9110小时,订有及可使用的中外文数据库33个。《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爱尔兰、德国、芬兰、波兰、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3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交流合作。先后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师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度逐年提高。学校于2010年起招收港澳台学生,目前已启动本科专业(中文授课)外国留学生招生工作。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仁爱教育厚德,校院协同精医,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的特色,获得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得到张德江、胡春华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充分肯定,称赞学校是“基层医生的‘摇篮’”。
办学62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共培养输送了20万余名医学人才。学校生源充足,是广东省考生报考的热门省属本科院校之一。通过质量工程的建设,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近3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8.08%,在省内位居前列。近3年,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86.19%、77.72%、82.8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44、10.08、12.44个百分点。学校近五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国家级200项、省级250项。2013年至今,在校硕士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90篇。
学校恪守“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广东医精神,弘扬“严谨、朴实、仁爱、奉献的校风,”实施特色发展核心战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强校为要务,以社会服务为己任,以党的领导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立足广东,融入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深厚人民情怀,富有良好科学精神、创新素质、国际视野,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人文素养厚实,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广东的医疗卫生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截至2020年4月)
咨询电话:0769-22896175
0769-22896369(港澳台生源)
电子邮箱:、gdmuzsb-bg@***.cn
联系地址:、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园新城大道1号
邮编:523808
100201临床医学、100207儿科学、101101护理学、101102助产学、100202麻醉学、100203医学影像学、100201临床医学、100301口腔医学、101005康复治疗学、100901法医学、071002生物技术、101001医学检验技术、101002医学实验技术、101101护理学、100701药学、100703临床药学、100705药物分析、100801中药学、070302应用化学、100401预防医学、101007卫生检验与检疫、071201统计学、120401公共事业管理、120403劳动与社会保障、071102应用心理学、030302社会工作、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0503信息资源管理、082601生物医学工程、101101护理学、101101护理学、050201英语、120401公共事业管理、071102应用心理学、120403劳动与社会保障、030302社会工作、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
湛江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是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湛江市教育局和湛江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批准成立的,具有国家二级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是我市目前唯一一间从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各类岗位培训、工人工种培训鉴定的施教机构。我校常年开设:土建及水电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安全监理员、小型项目负责人、造价员(土建、安装、装饰、市政、园林等专业)等岗位资格培训和考核发证。工人工种培训鉴定包括:抹灰工、架子工、钢筋工、砌筑工、木工、混凝土工、绿化工、油漆工、防水工、水暖工、油漆工、测量放线工、燃气管道工、输送工、调压工、燃气表修理工、燃气用具修理工、燃气用具安装检修工、供气营销员、灌区运行工、机械修理工、灌瓶工等四十多个工种;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包括:桩机工、建筑电工、塔式起重机司机、物料提升机司机、施工升降机司机、安装拆卸工、司索信号指挥工、架子工等岗位资格证培训;负责建设行业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年度专业和一、二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五大员”、“三类人员”、监理从业人员、小型项目负责人等岗位证的培训。
学校本着“加快建设系统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办学精神,朝着“增一分就业能力,多一个就业机会”的发展方向,努力为社会及企业培养务实、动手能力强,实用性、技能型的技术型人才。历年来多次被建设行业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
学校教学设备完善,现拥有多间多媒体教室、建筑实训及实操场地和学员宿舍,可同时容纳1500多人同步教学;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中、高级职称;国家注册一、二级建造师等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专业、兼职老师。经培训合格后的学员适应性强、上手快,就业率达到95%以上,深受广大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欢迎。
湛江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联系电话:
办 公 室:0759-3588358
招生就业部:0759-3588389、0759-3161811(传真)
教 务 部:0759-3588383
数据管理部:0759-3588366、0759-3588355
地址:湛江市赤坎区海滨六路三号之三沙湾大厦(湛江市国际会展中心斜对面)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方便企业、严谨治学的办学方针,倡导“勤奋团结、严谨敬业、合作创新”的办学精神,以提高学生综合数质和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宗旨,朝着“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发展有目标、成功有基础”的方向,努力为社会及企业培养务实、动手能力强,使用性、技能型的技术型人才。历年来多次被建设行业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
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具体科目考试时间以研招网公布时间为准,具体考试地点由报考点安排。
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逾期不再补办。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技校推荐
2019-12-18 02:06
●湛江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校简介湛江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是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湛江市教育局和湛江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批准成立的,具有国家二级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是我市目前唯一一间从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各类岗位培训、工人工种培训鉴定的施教机构。我校常年开设:土建及水电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安全监理员、小型项目负责人、造价员(土建、安装、装饰、市政
●湛江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校简介湛江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是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湛江市教育局和湛江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批准成立的,具有国家二级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是我市目前唯一一间从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各类岗位培训、工人工种培训鉴定的施教机构。我校常年开设:土建及水电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安全监理员、小型项目负责人、造价员(土建、安装、装饰、市政
●广东医科大学学校简介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
●广东医科大学学校简介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
●广东医科大学学校简介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
●湛江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校简介湛江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是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湛江市教育局和湛江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批准成立的,具有国家二级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是我市目前唯一一间从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各类岗位培训、工人工种培训鉴定的施教机构。我校常年开设:土建及水电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安全监理员、小型项目负责人、造价员(土建、安装、装饰、市政
●岭南师范学院学校简介岭南师范学院(原湛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大陆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学校1904年始设师范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肩负兴学育人的办学使命,凝练了“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校训精神,坚持“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
●湛江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校简介湛江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是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湛江市教育局和湛江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批准成立的,具有国家二级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是我市目前唯一一间从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各类岗位培训、工人工种培训鉴定的施教机构。我校常年开设:土建及水电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安全监理员、小型项目负责人、造价员(土建、安装、装饰、市政
●岭南师范学院学校简介岭南师范学院(原湛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大陆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学校1904年始设师范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肩负兴学育人的办学使命,凝练了“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校训精神,坚持“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
●广东医科大学学校简介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