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108 | - |
| 高职排名 | 248 | 88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52 | 288724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57 | 191704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25 | 229475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16 | 238673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12 | 242392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387 | 263968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347 | 291836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08 | 133961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62 | 81963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45 | 98150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37 | 105835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28 | 114887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21 | 121177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82 | 47781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73 | 52885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82 | 151731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学考美术类 | 专科批 | 231 | 10377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177 | 543395 | 150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二段 | 171 | 543676 | 150 |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广东省唯一的纺织服装类综合院校,是全省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中心城区(禅城),毗邻风景优美的东平河,居于佛山中心商务区(CBD),校园秀丽雅致,环境优美。学院现设纺织系、服装艺术系、自动化系和经济管理系,开办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商务英语、服装设计、艺术设计、服装表演、现代纺织技术、染整技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新型纺织机电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31个专业(方向),学院现有在校生5100人。今年我院在广东、福建、海南、湖南、安徽、河南、黑龙江等7省招生。
广东省的纺织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纺织业的产值、利润与出口创汇多年居全国前列。全省拥有纺织企业3万多家,从业人员250万人,呈现了“大行业、大市场、大需求、大发展”的优势,为学院办学和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学生就业率达97%以上。
理工科及外语类:5500元;
文科:4500元;
艺术类:8000元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创建、东营市人民政府承接续办、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为1973年建校的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胜利石油学校和胜利油田卫生学校。
学院在历次山东省评估工作中获评优秀,先后获得“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中国企业先进教育单位百强”“全国职业指导与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山东省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先进学校”“东营市创业就业培训基地”“胜利油田教育培训先进单位”“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建校以来,学院以学生成长和获得良好就业能力为中心,依托企业集群、中国石化和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黄蓝战略,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已培养各类专业人才8万多人,涌现出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获得者、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齐鲁首席技师等一大批青年才俊。
学校按照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及有关规定收费。退费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相关规定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