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93 | 34825 | 449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461 | 53151 | |||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90 | 12954 | 484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仪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 | 四年 | 2 | |||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7 | |||
|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5 | |||
| 自动化类(自动化、智能装备与系统) | 四年 | 8 |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四年 | 4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3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3 |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2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2 | |||
|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四年 | 5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2 | |||
| 电子封装技术 | 四年 | 4 | |||
| 信息安全 | 四年 | 2 |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2 | |||
| 数字媒体技术 | 四年 | 4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 | |||
| 网络空间安全 | 四年 | 2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四年 | 3 | |||
| 交通工程 | 四年 | 2 |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4 | |||
| 生物医学工程 | 四年 | 3 | |||
| 会计学 | 四年 | 2 | |||
| 工业工程 | 四年 | 4 | |||
| 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英语 | 四年 | 2 |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2 | |||
| 会计学 | 四年 | 2 | |||
| 电子商务 | 四年 | 2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2006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是广西“十二五”规划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广西区“无线宽带通信与信息处理”和广西高校“微波光波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融合学校在通信、信息、电子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微波射频技术、光电子及应用技术、电磁波与天线技术、光通信技术等特色突出、具有明显行业优势的科学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2名,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具有博士学位1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3名。
现有微波技术实验室、电磁场实验室、RF电路CAD实验室、射频电路仿真实验室、光电子及应用实验室、微波暗室、天线与射频研究中心、光电技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米,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000万元,2010年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1研究所共建“射频测量”实验室一个,并在广西区内外企业建立了多个学生实习基地。
本专业含天线与射频、微波通信技术、光电子、光通信等方向,学科特色突出,社会需求大,就业环境好,已形成遍布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名列桂电前茅,在95%以上,且就业质量高,毕业生集中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电子信息行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深受社会广泛好评。除了报考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外,毕业生主要到电子信息及通信领域企事业单位、研究所、部队、高校等单位从事专业方向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车辆工程所属的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在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和汽车电子等研究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车辆工程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2名,实验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名。在车辆工程研究领域,目前与包括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福达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大宇客车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汽车及其零部件、工程机械企业密切合作,针对汽车NVH、车载电子电器可靠性、汽车离合器、新能源汽车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近5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
车辆工程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围绕车辆制造产业链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建立了汽车NVH实验教学平台和汽车电子实验教学平台等两大实验教学平台,侧重工程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与区内多家知名汽车企业合作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工程实践提供全工业化的实习环境。
本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已培养本科生一千多人,2006年获广西高校优质专业称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广西区“十二五”规划建设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本专业依托“广西自动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融合学校在电子、信息、通信等方面的学科优势,致力打造特色明显的交叉学科特色。
经过多年建设,环境工程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5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5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超15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1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形成了环境检测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化学等特色突出,具有明显行业优势的科学研究方向。近3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总经费达1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40余篇,核心论文6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30余项。
本专业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验动手能力的结合,增强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参加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有:(1)通过院科技协会参与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级别竞赛活动;(2)通过科教协同育人计划,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3)申报国家级、省级、学校院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近3年,有近80%的学生通过以上三种途径获得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获得20余项各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资助,共有60多人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制作大赛、全国英语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或广西区化学竞赛中获奖,参与撰写科技论文10余篇,参与申请专利10余项。
本专业毕业生,除了报考研究生继续学习深造外,可到分析仪器设备、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和环保设备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发、销售和管理等相关工作。往届毕业生已形成遍布全国的就业网络,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近三年一次就业率平均值超97%,深受社会广泛好评。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筹建于2000年,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已培养本科毕业生10届550余人,目前是广西自治区高校唯一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并于2014年列入广西高校优势特色建设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本科教学体系,拥有专职教师11人,包括教授2 人,副教授4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1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3人,50%以上的专职教师具有实际工程背景。近年来,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一批企业亟需的科研课题及工程设计项目,年均经费近百万元,多位教师在机械电子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招收建筑设备控制、建筑节能方向的理论和专业硕士研究生。近几年来,本专业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多人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中国暖通空调网 - MDV设计大赛”优胜奖,“溢达杯创意大赛”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三等奖等多项奖项。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就业率近100%,就业单位多数为华南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建筑设计院、建筑科学研究院、房地产公司以及设备研发企业。
电子商务专业开办于2002年,是教育部批准的广西最早的电子商务专业开办院校。本专业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应用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网站策划与建设、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等专业方向,着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商务管理、人际沟通、营销策划各方面综合运用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更适应现代社会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形成了敬业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创建了商务与技术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认知性与创新创业性实验融合的梯次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硬件完备、软件先进的实验室。建设有东兴跨境电子商务实践基地、杭州网店运营实践基地等产教协同的校外实践基地。培养的学生广泛就业于知名公司和中小企业、政府机关、金融服务和教育机构。目前,本专业的专任教师11人,其中博士3人,教授2名、副教授6名、讲师3名,有5名专任教师担任科学硕士以及MBA研究生导师,《电子商务》为广西区级精品课程。
物联网工程专业于2012年开始正式招生,是广西优势特色专业,也是国内较早开办的专业。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现有物联网基础实验室、物联网综合实训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拥有广西“物联网技术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并依托计算机专业实验室进行计算机技术各种实验。在培养学生实践方面,规划了物联网室内和实景实训平台,建设了1个嵌入式基地和1个创新性实验基地。目前专业实验室总面积约600平方米,配备大量物联网和计算机相关技术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年来,教研室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跨行业基金、省部级基金以及企业委托的重大科研项目约30余项,与各类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有3个长期合作的学生实习基地,为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贵州省招生专业:工业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安全、财务管理、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车辆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封装技术、建筑电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招生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桂林校区)、网络空间安全(桂林校区)、工业工程(桂林校区)、智能制造工程(桂林校区)、数字媒体技术(桂林校区)、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桂林校区)(桂林校区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市招生专业:预科班(只招收具有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报考资格的考生。)、应用统计学(办学地点:桂林校区。)、仪器类(包含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办学地点:桂林校区。)、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招生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在桂林校区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桂林校区办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在桂林校区办学)、材料类(在桂林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车辆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省招生专业:智能制造工程(转氨酶正常)(桂林校区)、环境工程(转氨酶正常)(桂林校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转氨酶正常)(桂林校区)、人力资源管理(转氨酶正常)(桂林校区)、数字媒体技术(转氨酶正常)(桂林校区)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湖南省招生专业:生物医学工程、财务管理、数字媒体技术、交通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法学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湖北省招生专业:本科预科班(外语语种不限;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学制一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桂林校区)、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办学地点桂林校区)、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河南省招生专业:市场营销、会计学、应用统计学、日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导航工程、仪器类(6000元/年;包含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机器人工程、材料类(6000元/年;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自动化类(自动化、智能装备与系统)、信息安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应用统计学、导航工程、交通工程、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财务管理、工业工程、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

2022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招生专业:信息安全、工业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电子封装技术、交通工程、自动化类(自动化、智能装备与系统)、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生物医学工程、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信息与计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