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生专业前后设置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专业,共35个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有初等教育(普师方向、民师方向)、学前教育、计算机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等;非师范类专业有畜牧、医疗、畜产制造、民族工艺雕刻、唐卡绘画、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用英语、音乐艺术、民族体育、美术设计等。2007年,学校适时调整办学方向,在办好师范教育的同时把普及初等职业教育、办好中等职业教育、联办高

招生专业前后设置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专业,共35个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有初等教育(普师方向、民师方向)、学前教育、计算机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等;非师范类专业有畜牧、医疗、畜产制造、民族工艺雕刻、唐卡绘画、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用英语、音乐艺术、民族体育、美术设计等。2007年,学校适时调整办学方向,在办好师范教育的同时把普及初等职业教育、办好中等职业教育、联办高

学校简介甘南师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富有优良传统和优良校风的中等师范学校。学校的前身为1938年12月在夏河县由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筹备设立并于1939年初建成的“甘肃省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41年学校改属教育部,校名改为“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46年3月改称“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校”,学制四年。1949年9月夏河解放,“省立夏河简易师范”由夏河县人民政府接管,学制改为三年,直属于

招生专业前后设置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专业,共35个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有初等教育(普师方向、民师方向)、学前教育、计算机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等;非师范类专业有畜牧、医疗、畜产制造、民族工艺雕刻、唐卡绘画、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用英语、音乐艺术、民族体育、美术设计等。2007年,学校适时调整办学方向,在办好师范教育的同时把普及初等职业教育、办好中等职业教育、联办高

历史沿革学校的前身为1938年12月在夏河县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部筹备设立并于1939年初建成的“甘肃拉卜楞边区初级职业学校”。校址暂时设在藏民小学院内。1941年学校改属教育部,校名更改为“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同年于九甲沟口东边来周村筹建新校址,并于次年8月完成校址搬迁工作。1946年3月,更名为“甘肃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校”。1949年10月,学校由九甲搬至河南村(原夏

学校简介甘南师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富有优良传统和优良校风的中等师范学校。学校的前身为1938年12月在夏河县由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筹备设立并于1939年初建成的“甘肃省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41年学校改属教育部,校名改为“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46年3月改称“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校”,学制四年。1949年9月夏河解放,“省立夏河简易师范”由夏河县人民政府接管,学制改为三年,直属于

历史沿革学校的前身为1938年12月在夏河县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部筹备设立并于1939年初建成的“甘肃拉卜楞边区初级职业学校”。校址暂时设在藏民小学院内。1941年学校改属教育部,校名更改为“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同年于九甲沟口东边来周村筹建新校址,并于次年8月完成校址搬迁工作。1946年3月,更名为“甘肃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校”。1949年10月,学校由九甲搬至河南村(原夏

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8月,面对中师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新一届领导班子顺势应变,大胆创新,谋求更好的办学路子,经校领导周密思考,多方联系,启动了与省内大专院校联合办学的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使学校的大专专业班总数达到21个之多。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多,学校的教学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尤其是学校的硬件建设状况亟待改变。针对这种现状,学校领导在学校资金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本着“争

甘南一共有2间幼儿师范学校: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南自治州师范学校(甘南师范学校)。

甘南一共有2间师范学校: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南自治州师范学校(甘南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