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和相关农林业科学知识,具备农林经济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部门、农林牧渔 业相关企业、教学与科研单位等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和政策研究等经济管理工作 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分析、经营 决策、组织策划、调查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务和政策研 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为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 农业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产业经济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核算、统计分析、社会经济调查等基本技能;
3.具备分析和解决农林经济管理实际问题、从事农林经济管理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
4.熟悉国家农林牧渔业相关的经济管理制度、政策和法规,熟悉农林牧渔业的产业背景和 发展趋势;
5.具有创新精神,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6.具备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的能力、较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达到一定的外语 水平。
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农(林、牧、渔,下同)业经济 学、涉农企业管理学、农业政策学、农产品贸易或运(营)销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 业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参加社会经济调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各种类型的 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测绘、规划、国土资源、 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社科、数理基础、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等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测绘项目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测绘工程实践及技术创新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地球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识;
3.熟悉测绘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测绘学科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测绘数据分析能力,具有 从事测绘生产的专业技能,了解测绘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测绘工程专业的理论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及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
6.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测绘工程软硬件系统 的集成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 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9.具有相关领域的创业能力。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3部分构成。通识教育 包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包 含专业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验与实践训练等,涵盖地球空间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理论 和方法、测绘信息表达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大地测量学与导航定位、工程与工业测 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核心知识领域;综合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 专业实践教育、社情国情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 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测绘学概论(18学时)、大地测量学基础(54学时)、数字地形 测量学(72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45学时)、地图学基础(45学时)、GPS原理及其应 用(45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45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5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6学 时)。
(1)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方向:物理大地测量学(45学时)、空间大地测量学(45学时)、地 壳形变(45学时)、GPS测量与数据处理(36学时)、导航学(45学时);
(2)工程与工业测量方向:摄影测量学(54学时)、工程测量学(54学时)、GPS测量与数据 处理(36学时)、变形监测数据处理(36学时)、工业测量(36学时);
(3)航天航空测绘方向:摄影测量学(54学时)、遥感物理(36学时)、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 (45学时)、数字摄影测量学(45学时)、遥感图像解译(36学时);
(4)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方向:城市空间信息学(45学时)、城市灾害应急管理(45学时)、GIS 工程设计与实践(45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5学时)、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5学时)、土地资 源管理学(45学时)。
2.示例二:数字测量学(64学时)、地图学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56学 时)、大地测量基础(56学时)、数据结构与测绘软件开发(48学时)、计算机地图制图(48学时)、 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40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8学时)、摄影测量基础(40学时)、遥感原 理与应用(40学时)、矿山测量学(48学时)、工程测量学(48学时)、变形与沉陷工程学(48学 时)、土地整治与复垦(32学时)、资源信息学(32学时)。
3.示例三:测绘学导论(16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64学时)、计算机地图制图(64学 时)、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72学时)、大地测量基础(56学时)、摄影测量基础(48学时)、GPS原 理与应用(56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0学时)、测量程序设计 (56学时)、精密测绘仪器原理与使用(48学时)、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40学时)、数字摄影测量 (56学时)、创新专题设计(16学时)、科技论文写作(16学时)、工程测量学(56学时)、矿山测量 学(56学时)、GPS数据处理(32学时)、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集中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践、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践能力:建立测量控制网和地球坐标系统,地理空间信息采集、处理与应用,测绘 生产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甘肃农业大学环境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环境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就业前景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就业前景,环境工程专业介绍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环境
甘肃农业大学土地整治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土地整治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土地整治工程就业前景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就业前景,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介绍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专业介绍等数据
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农业水利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农业水利工程就业前景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就业前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介绍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专业介绍等数据
甘肃农业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前景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就业前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介绍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水利水电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前景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就业前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介绍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专业介绍等数据
甘肃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土木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就业前景,土木工程专业介绍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土木
甘肃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专业介绍等数据
甘肃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就业前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农林经济管理
甘肃农业大学车辆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车辆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就业前景,车辆工程专业介绍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车辆
甘肃农业大学测绘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测绘工程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测绘工程就业前景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就业前景,测绘工程专业介绍和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