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甘肃农业大学 | 合肥师范学院 |
|---|---|---|
| 软科(综合) | 240 | 338 |
| 校友会(综合) | 189 | 353 |
| 武书连 | 247 | 51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440 | 34827 | 44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00 | 54648 | 33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I段 | 502 | 8026 | 50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K段 | 463 | 17470 | 43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41 | 133889 | 41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97 | 81630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5 | 92329 | 41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7 | 18323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59 | 22606 | 519 |
甘肃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1950年,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
“十三五”以来,全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78项,到位总经费达5.09亿元,有122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奖77项,授权专利876项,出版专著教材24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1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00余篇。目前,全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00多项,在草业科学、动植物育种、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动物健康养殖、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
我校2020届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去向落实率就业率为89.85%,其中近1/4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考研率达到了26.65%,其中1/3的毕业生考入了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中科院等省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
我校率先与全身高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并被评为甘肃省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师范高校。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和岗位。
|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农业工程类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 动物医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动物医学类 |
| 动物医学(兽医公共卫生方向)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动物医学类 |
| 草业科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草学类 |
| 草业科学(草坪管理方向)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草学类 |
| 土地资源管理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公共管理类 |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农业水利工程 | 本科 | 四年 | 农业工程类 | ||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农业工程类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四年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
| 农学 | 本科 | 四年 | 植物生产类 | ||
| 园艺 | 本科 | 四年 | 植物生产类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本科 | 四年 |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 ||
| 动物科学 | 本科 | 四年 | 动物生产类 | ||
| 动物医学 | 本科 | 四年 | 动物医学类 | ||
| 草业科学 | 本科 | 四年 | 草学类 | ||
| 农林经济管理 | 本科 | 四年 | 农业经济管理类 | ||
| 土地资源管理 | 本科 | 四年 | 公共管理类 |
合肥师范学院坐落于“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前身是安徽教育学院,创建于1955年,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实施高校,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构建“一个全程、两方合作、三线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办学60多年来,培养各类高等专门人才8万余名,培训中小学校长和教师18万人次。近三年,我校学子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师范生技能大赛、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1000余项,周庆媛、朱金凤、段诗闻、苏超、王帅、蒋一凡、俞圣泽同学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朱金凤同学同时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生源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来,省内文理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均居第二批次首位(师范专业于2020年纳入安徽省第一批次招生);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年均90%以上。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和“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立项单位”。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体育教育 | 本科 | 四年 | 体育学类 | ||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四年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四年 | 数学类 | ||
| 生物技术 | 本科 | 四年 | 生物科学类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电气类 | ||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电子信息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