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哪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西信院和广西工业学院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14:24:34 解决时间:2022-12-16 21:00

满意答案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哪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各排行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分数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广西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机电一体化技术(6600元/年,在三校区办学)2021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64185499
文科31899928
2020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57183531
文科289101796
机电一体化技术2019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52173328
文科29294553
2018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10170456
文科245103150
2017理科专科批普通类187162816
文科206101330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 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 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 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 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 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 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 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 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 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 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重庆机电一体化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180
广东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378
山东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392
江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27
安徽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45
黑龙江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A段普通类238
山西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150
自动化类 机电一体化技术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我院院级重点专业,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办学实力雄厚,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区内外各大中型企业,中烟集团广西分公司、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南宁铁路局、柳州钢铁集团、武钢防城港钢铁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汽通用五菱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外知名企业每年都会大量选用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

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的能力,具备液压气动系统维护、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西机电一体化技术(6600元/年,在三校区办学)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64
文科318
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三校区)理科专科批普通类278
广东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三校区)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287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
学校简介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大学,是全国首批本科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

学校始建于1992年。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目标致力于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本科大学。张明同志任理事长、校长,吴介军同志任党委书记。

学校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占地6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21.24万平方米,设有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云计算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及工程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电子实验实训中心、城轨交通实训中心等教学机构,教学,实习(实训)设施完备,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校秉承“厚德自强,创新奉献”的校训和“志存高远、向善求真”的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德育人、重视理论、强化实践”的办学理念,发扬“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积极营造“朝气蓬勃、科学素养、无悔奉公、和谐自然”的育人氛围,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建设。

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有发展潜力十佳院校”、“中国十大特色院校”。2014年,学校在全国质量媒体教育联盟总评榜陕西榜活动中荣获“最具就业竞争力”称号。在第二届(2011)感动陕西教育人物(机构)推介活动中被评为“最具特色专业院校”,在第四届(2015)感动陕西教育人物(机构)推介活动中,被评为“最具就业力院校”、张明院长荣获“推动陕西教育发展突出贡献人物”两项荣誉等一系列奖项。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按照“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等国家战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根据陕西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统筹和优化学校专业体系,以陕西地区产业、技术、职业的最新变化为引导,开设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网络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制造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子商务等10个陕西急需的本科专业,36个高职专业。

学校对接产业链,形成以智能制造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电子商务、交通运输为主的6个学科专业群。建设以工学为主,信息类专业为特色,专业与产业高层次职业技术的专业体系。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省级重点专业、一流专业、骨干专业为引领,以微电子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应用技术等校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为抓手,辐射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同步发展。

学校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21人。我校按照《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引进了一批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支持企业人员参加校内职称评定。教师在科研立项、专利申报和论文发表上取得优异成果。

教学力量较强,教学水平较高。学校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长期致力于创新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政合作”的育人机制,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创新形成了“三合作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方案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制订;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调整和改造,并根据产业技术进步随时进行改革;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由特聘来自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参与指导。如西安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西安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等企业把一些生产过程融入到学校教学中,与学校共同开发教材,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与岗位。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我校在陕西省巡视诊断工作中,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

学校不仅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下大气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毕业的学生能够扎根三秦,爱岗敬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通过跟踪调查问卷显示,我校毕业生专业相关度高,就业竞争力强。据西安高新区人才交流中心统计,近5年,我校为区内提供逾5000名技能型人才。其中不少已成为企业骨干和中高层管理干部。毕业生“思想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协作精神好、适应速度快”,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三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为陕西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条件优良。2005年,学校喜迁新校区,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已建成集教学、科研、办公、体育、生活等各种功能建筑及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建有教学楼2栋,学生公寓楼16栋,实验实训楼2栋,工程实训中心大楼3栋,图书馆大楼1栋,体育馆1栋,学生餐厅,洗浴中心楼各1栋,各类运动场3个。馆藏图书丰富,2015年,建成工程实训中心大楼3.6万平方米。2013年,先后被高新区,西咸新区确定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各类教学、生活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适应内涵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

学校校园文化浓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秉承“志存高远,向善求真”的校风和以“朝气蓬勃,科学素养,无悔奉公,和谐自然”的文化为核心,按照“大型活动精品化;中型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的思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水平。

学校团委、体育部、学生会、各学生社团经常性举办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整个校园呈现出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景象,让学生在学校专业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实践之余,尽可能张扬其个性、特长、使其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我校有极具阳光气息与青春活力的校园文化生活,各类社团缤彩纷呈,旋影电子信息协会、互联网+协会、创新创业协会、中兴社、华为社、IBM社、耕耘文学社等38个学生社团竞相比艳。2012年,学校被中共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校投入逾亿元,建成体育馆1栋,为体育课教学及体育竞赛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近年来,学校的足球、篮球、田径、轮滑等多个体育团队竞逐于全省各类比赛,并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学校奖优助困体系完善。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普通高校奖学金、助学金与助学贷款政策。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特困学生助学金3500元/年;一般学生助学金2500元/年;对家庭困难学生提供生源地无息助学贷款8000元/年。

学校建立健全了“奖、贷、助、减、免”五位一体的学生助学体系,校内外设有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自主自强,激励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站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担当起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光荣使命,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一批又一批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学校始终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走“内涵式、特色化、规范化”发展道路,奋力把学校建成“陕西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本科大学,推动职业教育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为陕西经济社会及信息产业发展和建设陕西高等教育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周边环境
    学院位于学术文化气息浓郁的南郊大学城。北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安财经学院、西北政法大学为邻,南靠秦岭山脉,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毕业生就业

 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华为鲲鹏产业学院。与北京知链科技有限公司、力成半导体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成区块链实训基地、封装测试、人工智能等5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先后与139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咸新区、西安航天基地等地方政府与学校合作创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广泛与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通信学会等20余个学会(协会)组织交流合作,受邀成为其理事单位或会员单位,基本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合作创新发展格局。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5
校友会(高职一类)
242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8月由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和广西轻工业学校合并升格成立,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育单位、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单位。2013年10月,贵港职业学院并入。原广西轻工业学校始建于1956年,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贵港职业学院的前身贵港市师范学校始建于1904年。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0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2100多人。学校办学底蕴深厚,曾三度举办全日制本科教育(依次为:1960.7举办的广西化工学院,1978.3举办的广西轻工业学院,1978.11举办的广西石油化工学院),是广西办学历史悠久和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现有南宁市秀灵路37号、贵港市桂林路1118号、南宁市武鸣区城厢武缘大道87号三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近2000亩,固定资产总值13.6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7亿元。有40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97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千万元级)7个。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11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700多人。专任教师中:教授职称40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17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60人;“双师型”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56.1%。有全国行业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人、委员23人。有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广西,服务工业”的办学定位,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职工培训、继续教育为辅。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1个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石油化工、制糖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工程、电力系统、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类别的高职专业53个,重点服务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建设,主体专业紧密对接广西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4个,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项目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专业6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5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

学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效显著,是广西首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试点高校。长期与123家广西区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先后牵头成立了广西最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贵港职业教育集团,并担任集团理事会理事长单位。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二级学院4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同时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及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X”证书制度试点校,自治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首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试点高校。

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与美国半岛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城市学院、埃塞俄比亚阿尔巴门齐大学、泰国滩亚布里皇家理工大学等国(境)外教育机构联合办学。特别是近两年来,重点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办学优势紧跟跨国企业走出去,与埃塞俄比亚、泰国、印尼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建“丝路国际糖业学院”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和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1年,学校获第四批国家级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特色合作项目匾牌。

学校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学校成为中国糖业协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全国轻工业职业教育研究会、广西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等多家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设有中国化学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中国轻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糖业南宁培训中心等,具有78个职业工种的培训、鉴定资格。

学校办学成效显著:获得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是“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广西职业院校诊改专委会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单位。学校牵头成立的广西工业职教集团荣获自治区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等荣誉。学校连续九年获得自治区工信委直属院校绩效考核“优秀单位”,连续十二年获得“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连续七年获得“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先后获得“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单位”、 “南宁市花园式单位”,“自治区第二届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2018年,学校首批通过自治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复核。2019年,学校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1人获"全国优秀工作者"称号;2020年,入选教育部思政司战“疫”示范微党课1个。2021年,学校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141项;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2个教学团队获国家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14名教师获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获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在线精品课程2门、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承办自治区级职业技能大赛5项;建成智慧糖业等产业学院7个;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铜奖1项,获区赛金奖6项,银奖6项,铜奖13项。同时,学校还获得“2021年度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


收费项目

实行学分制收费。各专业所需学分及收费标准已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桂价费[2006]305号文件、桂价费[2007]216号文件核准。详细标准见各省招生考试院公布招生计划中的专业备注或我院网站相关页面。


住宿费标准为750元/学年——900元/学年。

书费按实际支出结算。



奖学金设置

奖学金种类及金额:

       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ž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ž人、国家助学金(一等助学金4000元/年ž人、二等助学金2000元/年ž人)、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5000元/年ž人。


毕业生就业

   

拓宽就业路  服务毕业生

 

我院坚持 “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就业工作无淡季”的就业工作理念,几年来高效地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就业服务体系,使在校生安心学业、毕业生顺利走向社会。

管理系统。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制订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目标,组织精干工作团队负责实施。就业工作坚持服务宗旨和“早计划、早布署、早组织、早落实”工作方针。

就业率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1%以上,连续十年就业工作成绩突出,受到自治区领导表彰。

就业面广。立足广西,依托广东,拓展长三角地区、开拓中西部、辐射全国和开发国外就业市场。



  中专 2022-12-16 21:00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划2021

    1楼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78分(理科)。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

  • 中专学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划2021

    2楼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411分(理科)。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

  • 中专学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划2022

    3楼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64分(理科)。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机电一体化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广西工业职业技

  • 中专学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一体化技术招生计划2021

    4楼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87分(物理类)。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一

  • 中专学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多少分

    5楼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录取分数为广东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87,最低位次是319877、广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64,最低位次是185499、广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8,最低位次是99928、贵州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7

  • 中专学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三校区办学)专业代码2022?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三校区办学)录取分数线(2015)

    6楼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三校区办学)/专业代码:460301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广西等1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三校区办学)专业。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

  • 中专学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学费多少钱一年?招生咨询联系办式?

    7楼

  • 中专学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健康工程职业学院哪个好?录取分数线多少分?学生宿舍环境好吗?

    8楼

  • 中专学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录取分数线多少分?周边环境怎么样?

    9楼

  • 中专学校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哪个好?奖学金多少钱?周边环境怎么样?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