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软件工程 | 2019 | 理科 | -/459(本科二批) | -/468(本科二批) |
软件工程 | 2018 | 理科 | -/463(本科二批) | -/468(本科二批) |
软件工程 | 2017 | 理科 | -/434(本科二批) | -/423(本科二批) |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为基础,培养面向信息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突出软件开发能力和软件工程素质的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理论和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富有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按工程化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软件构造、软件软件测试与质量、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网站集群设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建模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综合项目设计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信息产业、软件行业、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系统研究、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以及软件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河北 | 计算机类(含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2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7 |
安徽 | 计算机类(4900元/年;含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9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广西 | 软件工程(4600元/年,在来宾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17 |
陕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18 |
贵州 | 软件工程(与中关村软件园合作办学)(来宾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1 |
四川 | 软件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来宾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4 |
海南 | 软件工程(与中关村软件园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2 |
广东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来宾校区)(校企联合培养,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湖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山东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2 |
福建 | 软件工程(与中关村软件园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7 |
江苏 | 软件工程(在来宾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0 |
辽宁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50 |
山西 | 软件工程(与中关村软件园合作办学)(办学地点来宾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37 |
河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坐落于渤海之滨、运河之畔的沧州市,是河北省教育厅直属、与沧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于1952年在天津建校,由河北省水利厅、交通厅、工业厅合办,校名为“河北水利土木学校”,是当时华北地区最早建立的水利学校之一,也是解放后全国最早独立设立的水利学校之一;1955年更名为“河北省天津水利学校”;1958年,迁至保定市,升格为高等学校,更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1959年更名为“河北保定水利水电专科学校”;196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北水利学院”;1962年因国家政策调整恢复为专科;1963年更名为“河北水利学校”,1965年更名为“河北水利工读专科学校”;1966年迁至石家庄平山县岗南镇;1970年迁至沧州市,更名为“河北水利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学院整体迁入新校区。2016年3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再次升格为本科院校,重新命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2020年12月30日获批为河北省第二批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试点单位。
学院现有八系三部一中心共12个教学单位,设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测绘工程、国际商务、软件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获第八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近4年,我校学生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140余项。学院获批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形成了以工学专业为主体,水利、电力专业为特色,土木、交通、信息技术、自动化、机械、经济管理等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现有教职工639人,其中专任教师56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06人,博士、硕士499人,“双师型”教师249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1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入选二层次2人、三层次10人。
2018年11月,学院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19年首次申报,2项面上项目获批立项,填补了沧州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的空白。学院建有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2个,河北省学科重点实验室1个,作为共建单位建设河北省省级科研平台2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学科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厅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个,沧州市技术创新中心5个,校内科研平台16个。建有校内实训基地近60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30余个。
2016年以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15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58篇,被EI、SCI、ISTP 等权威检索机构检索收录59篇;编译、出版教材和著作134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有9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312项。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1982人,其中本科生9596人,专科生2388人。学院始终坚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建校至今培育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95%以上。学院聚焦文化育人,打造精品校园文化。2014至2020年,连续7年被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6至2019年,连续4年获得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者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获“河北省学校共青团工作突出单位”“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沧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经过近70年的执着求索和精神积淀,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秉承“勤奋、求是、创新、笃行”的校训,铸就了“崇尚致用,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和“致力于培养社会所需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办学方向,为河北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教育报》、河北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学院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办学成就。在未来的征程上,学院党委将带领广大师生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求真务实、砥砺奋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提供坚强保证,不断开创学院各项工作新局面!
对加分、降分投档的考生,学校执行生源所在省的相关政策。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简称“广西科师”)为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拥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是国家“1+x”证书试点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高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学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广西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拥有广西无机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产业学院、广西糖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清华大学启迪控股公司、中科曙光、新道科技等国家级知名企业合作办学。
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与柳州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从宜山搬迁到柳州办学。1962年学校在全国高校调整中停办。1971年在柳州民族农业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地区师范学校,1982年在校内设柳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升格为柳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柳州财经学校并入。2012年开始在来宾办学,2015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经过长期积淀,凝练形成了“启智育人、博识敦行”校训,“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特色荣校”办学理念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办学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科师人奋发进取的“科师精神”。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共1617.1亩,其中主校区来宾校区1010.1亩,柳州校区607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各类留学生68人;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45人。设有12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31个、专科(高职)专业10个,涵盖了工学、理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学科。
近年来,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构建了“教师教育类、电气工程与电子技术类、食品与生化工程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机械与汽车工程类、经济与管理类”6大特色专业集群,获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项目4个。学校获广西无机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自治区级科研平台7个;学校承担广西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3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7项,获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7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立项400余项,其中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等10余项,获自治区级科研奖9项;教师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20余篇,被SCI、EI、ISTP引收录190余篇,编写教材和著作150余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区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先进集体、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校凝练了“立足师范本色、服务职教发展、培养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
当前,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坚定走转型发展之路,围绕“突出‘四得’,做实‘五基本’,实现‘六满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强内涵建设,通过未来一定时期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职业教育师资及应用型人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应用型师范大学。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山西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37分(理科)。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山西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软件合作办学)理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山西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1专业
2022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2022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主干课程
2022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2021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2021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主干课程
2021年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软件工程是公办本科专业。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软件工程在广西排名第7。广西开设软件工程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南宁师范大学、梧州学院、贺州学院。广西开设软件工程院校排名在靠后的院校:桂林航天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河北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93分(物理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河北软件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软件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河北软件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