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20 | - |
| 高职排名 | 21 | 74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47 | 203829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4 | 219021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4 | 219457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3 | 220574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17 | 237445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78 | 164054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68 | 177732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197 | 336575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45 | 97698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42 | 100824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93 | 55752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5 | 3252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4 | 337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4 | 5915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00 | 8249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90 | 10299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85 | 11310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9 | 1554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5 | 19204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2 | 22312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7 | 2769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69 | 37770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学考美术类 | 专科批 | 289 | 2868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362 | 282916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371 | 171376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13 | 85592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7 | 19516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学考体育类 | 专科批 | 293 | 2519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名番禺理工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属高等职业教育龙头院校。2005年4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2009年12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的验收,被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11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5月荣获我国职业教育界的最高奖项——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11月成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至2019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2019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2月,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30强”。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8月,前身是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2003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前期隶属广东省体育局,2020年6月15日正式划转广东省教育厅。建校以来,培养和涌现出了冼东妹、傅海峰、江嘉良、孙彩云、董兆致等一大批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体育明星。
学院目前开设运动训练、运动防护、体育艺术表演、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运营与管理、社会体育、休闲体育、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专业、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能训练10个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3个。其中,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顺利完成“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竞技体育专业、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为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运动训练专业实训基地、体育运营与管理实训基地、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实训基地、运动防护专业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立项建设项目;广东省全民健身公共实训中心、运动训练专业公共实训中心为广东省高职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建设项目。《运动防护》和《户外拓展指导与训练》两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广东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高职类在建项目。学院2012年以来承担教科研课题共13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14项、厅局级课题81项,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