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20 | - |
| 高职排名 | 21 | 77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47 | 203829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4 | 219021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4 | 219457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3 | 220574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17 | 237445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78 | 164054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68 | 177732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197 | 336575 | 16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45 | 97698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42 | 100824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专科批 | 493 | 55752 | 1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5 | 3252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34 | 337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4 | 5915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00 | 8249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90 | 10299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85 | 11310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9 | 1554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5 | 19204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2 | 22312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7 | 27693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69 | 37770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2021 | 学考美术类 | 专科批 | 289 | 2868 | - | 首选不限,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9 | 127751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23 | 77310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0 | 146811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00 | 146811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7 | 103177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9 | 131251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名番禺理工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属高等职业教育龙头院校。2005年4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2009年12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的验收,被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11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5月荣获我国职业教育界的最高奖项——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11月成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至2019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2019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2月,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30强”。
我院从 1993年开始招生,已毕业十届近8000余名毕业生。由于我院所设专业均经过充分论证,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急需的热门专业,且作为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开拓者,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即可上岗工作,不需见习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只要本人愿意均可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学生适应性强,综合素质较高,上手快。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85%,位居全省高校第一名。
学院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制"及"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是经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颁发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普通专科毕业文凭。同时具备普通中专和职业培训办学资格。学院坐落在九省通衢的武汉市武昌区,东临 107国道,西依长江,南临白沙洲大桥,北望黄鹤楼,距武昌火车站约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学院校园环境优美,办学经验丰富,管理制度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科研能力强,现代教学设施齐全:有教学办公综合楼、单元式学生公寓楼、多功能教学实训中心、装备先进的实验室和与宽带网连接的校园局域网,校园调频电台、计算机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会计、税收模拟实验室、学生健身房、图书馆等设施;是教育部确认的“全国计算机技术应用等级考试培训基地”,是湖北省人事厅确认的公务员培训基地。 学院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走“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子, 把学生综合素质、操作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确立了“服务就业、品牌兴校、精教学、严管理”的办学理念,实行了“多证沟通”(毕业证书和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制。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推荐工作,依托学院特有的遍布全国的企事业信息网络,与湖北省就业管理局就业服务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湖北省人才交流中心和多家具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合资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广泛实质性的人才供应合作关系,有多家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合格毕业生至少有 3次以上的推荐就业机会,就业面向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涉税中介服务机构等单位。毕业生愿意继续深造的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专升本”考试,到省内20多所知名本科院校学习;学院还可以为希望出国深造的毕业生提供机会和方便。 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 学院按“适应市场需要,明确就业目标,强化技能施教 ” 的原则 ,设立了工商管理系、财税系、会计系、信息工程系、涉外经济系、公共基础部、继续教育部等八个系部,开设了 14个专业和4个培训方向。
学院按高等学校就业政策采取订单式培养、校企联合推荐就业等方式,实行“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了以院长挂帅的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抽调得力的人员组成专班,专门为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为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我院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浙江、苏州、武汉等地的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就业之路。
我院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以参加多项证书的考试,
其中会计学已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和《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格;财税系已取得《注册税务师》考试资格;工商管理系已取得《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助理师考试资格;信息工程系已取得《网络安全师》、《系统维护师》、《网页设计师》、《网络工程师》考试资格;外语系已取得《涉外秘书证》考试资格。
我院2007届毕业生成功就业率已达92%以上,居同类学校前列。我院历届毕业生参加全省税务系统招考公务员考试并被录取的比例大大高于同类学校,其中2005年地税系统考试选拔的60名女科级干部有我院毕业生15名,占25%。与我院建立长期就业协议和已聘我院毕业生的企业主要有: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正远铁路电器有限公司、湖北省国税局东湖大厦、湖北省地税局泰华大厦、武汉白玫瑰大酒店、湖北泰乐维盛商贸有限公司、武汉鸿昌物流有限公司、武汉天黎轮胎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上海海泰大酒店、香港华盛集团、远耀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北京世纪欧美雅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北京新日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兴瑞电子有限公司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上市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