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是广州市重点职中。与广州市广播荔湾分校、荔湾区教育培训中心大整合后,实行一套班子三个牌子的管理模式,资源优化整合,实现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与培训一体化。职中与在校生规模双双超过1500人,构建了既可抢占就业岗位,又可从中职到的立交桥,为中职学生的生涯设计创设了理想的平台。因此,办学质量逐年提高,考证与竞赛成绩逐年上升,社会信誉逐年扩大,整体实现了和谐发展、均衡发展、平稳发展。
目前职中开设的专业有商务外语、幼儿教育、会计、金融事务、国际商务、计算机及应用、商务秘书等,并拓展电子商务专业,创办首饰加工与经营和行政法律事务等专业;大专开设的专业有: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物业管理、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英语(分设商务方向与教育方向)、现代文员等热门专业。并可根据社会需要及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开设中央批准开设的专业。中职毕业生实行就业与升学的双轨制度,学生毕业后可参加普通高考、高职类高考、等升学考试,或免试进入荔湾就读大专,亦可由学校推荐就业,多元发展,前路广阔。近几年毕业生就业与升学率都超过99%。
学制设置灵活。学生可选择报读职中+(2+2)连读学制,实行2+2的学习模式,即学生在职中学习两年,修完职中规定的课程后,可马上进入相应的大专专业课程学习。在安排专业课程上,采取职中、大专专业课程对接方式安排教学与考核,真正实现专业课程与学时的无缝对接,节省经济成本(报读职中+(2+2)连读的学生免交职三一年学费)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成本(四年完成职中、大专课程的学习)。大专毕业后,马上可以升读本科(专升本)专业。所有专业的专、本科毕业证均由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
学校实行全日制教学,对外地学生提供足够宿位。
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强大。目前我校有高级教师28人,一级教师102人。
学校设备完善,共有电脑室8个,语音室2个,舞蹈室2个,数码钢琴室1个,美工室2个、古筝室1个、会计模拟实验室1个和一栋60个单间的琴楼,模拟公司实训室、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一应俱全。
学校中山八路校区地处中山八路交通枢纽,即将开通的地铁五号线以及有48条线路公交车站近在学校门口。学校翠竹苑校区位于荔湾区花地大道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铁一号线花地湾站在学校附近,有16条公交线路车站停靠学校周边车站。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是荔湾区教育局属下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市级重点职中,以“融陶职业道德、融通专业课程、融炼职业技能”的办学理念构建“三融”的学校办学体系,建设成为一所办学理念先进,专业特色鲜明,管理科学规范,人才培养水平较高,校企合作模式成熟,能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学校。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是荔湾区教育局属下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市级重点职中,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三个牌子的管理模式(三个牌子: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广播荔湾分校、荔湾区教育培训中心),形成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格局。以“融陶的职业道德教育、融通的专业课程教育、融炼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三融“的学校办学体系,建设成为一所办学理念先进,专业特色鲜明,管理科学规范,人才培养水平较高,校企合作模式成熟,能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学校。
广州市芳村区职业高级中学是芳村区政府领导下的唯一的独立建制的职业中学。其前身始创于1981年,迄今已逾二十春秋。二十年来,在邓小平“新时期两个文明建设的光辉思想”照耀下,本校已成为具有金融事务、计算机应用、财经、中英文秘书、工艺美术、电子商务、物业管理等专业的综合性高级职业中学。同时拥有一支有81名教职工、78名教师(其中高中级教师42名)的精于教学、管理的队伍。
芳村区职业高级中学是广州市首批开办的职业高中之一,自1981年开办以来先后被评为市、区精神文明单位,市电教教学优秀学校。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掌握财经金融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初、中级财经金融人员,以适应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学校大胆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办学路子,学生以素质好,技能过硬形成自身特色,是一所颇有影响的学校。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坐落于美丽的珠江河畔,由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曾志同志在1958年创建,是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属下公办全日制职业学校。半世纪以来,伴随着共和国工业的发展,学院坚守和传承具有机电独特性格和气质的“初心文化”,凭借着“机”与“电”的办学积累和沉淀,一路走来。
学院不忘办学初心,牢记首任校长曾志同志关于“学校要为产业发展需求服务,为工业化发展进程服务”的嘱托,肩负起技能强国的重任,经历停办、复办、整合、改制,快速发展若干阶段,始终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贡献力量。现已成为拥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4亩,教职工584人,33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高级工以上层次占90%,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考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院校。
学院不忘育人初心,人才培养目标永远是“人文与技能并重,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举”;学院树立“营造快乐,服务需求”的质量方针,践行“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教育理念,坚持人才培养为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服务,为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达到更高质量的就业服务,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发扬“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百折不挠的龙马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近几年,学院有60多名师生在全国比赛中斩获奖项,其中14名选手在全国大赛中获得金牌,梁灶容同学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铜牌。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毕业生大多在日立电梯、格力等知名企业就业;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进入跨国企业蔚来汽车担任数字化曲面设计师,年薪40多万;2017年,华为公司在学院顶岗实习招聘会现场加薪争抢学生,4名学生入职不到4个月就代表华为斩获市技能竞赛职工组一、二、三等奖,其中数控铣工项目实现二连冠;人才培养质量获得格力、华为等知名企业的一致好评。
学院不忘发展初心,构建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搭建和拓展校企合作资源平台,通过牵头构建校企联盟和积极参与社会团体活动,整合了企业资源,拓宽了合作渠道;通过“实训基地、产教中心、大师工作室”三大平台,实现了实训、实践与技术的结合,搭建了人才培育的阶梯,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的深度融合。
学院不忘教育初心,开展高质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服务,充分发挥技工院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办学功能。开设技能晋升培训工种23个,年培训鉴定量达4.7万人次。学院承办省、市总工会、省物流协会、广智集团等行业企业职工技能竞赛,将赛前技能培训、竞赛组织融于一体,服务于企业转型升级和职工技能提升。学院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在校内共建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园区、特种作业工种培训中心、广东机电消防培训中心等培训基地,在校外共同建设了广东省番禺监狱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培训基地。另外,学院面向社会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高档机床加工技术等高端研修班,培养企业亟需领域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是一所隶属于广东省教育厅的公办全日制工科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创建于1963年,历经“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技工学校”、“广东省农业机械技术学校”、“广东省农业机电学校”、“广东省机电学校”等发展阶段。200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翻开了快速发展的崭新篇章。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4700多人;两个校区,南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白云山畔,交通便利;北校区位于职业教育气息浓厚的广州钟落潭高职园区;校园总面积约800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
学院设有先进制造技术学院,电气技术学院、汽车学院、计算机与设计学院、电子与通信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物流学院、外语商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部等九院一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设专业44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一类品牌专业2个、二类品牌专业9个,重点专业8个;拥有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2门。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创建于197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是直属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副厅级技师学院。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美容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省部共建的技工教育示范基地,校园占地面积1247亩。近年来,学院荣获“国家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就业促进先进单位”、“教育创新全国百所名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广东省技工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培养一流技工职业素养、职业应变和专业创新的能力定位和校企合作为切入口,建立了初、中、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开办有中、高级和技师层次学历教育。学院下设11个教学系部36个专业。建立了以校企双制为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等方面与企业和行业进行了紧密型的合作,每年引进十几家企业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每年校园招聘会参会企业多达3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毕业生推荐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职业技能鉴定所、高新技术考试站、特种作业定点培训站开办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短训与鉴定,年培训量8100人次。
学院与德国等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合作交流办学,建立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国际合作办学格局,合作建设“中德机电国际学院”,并与德国手工行业合作,将“德国手工行业考试认证中心”、“德国手工行业培训中心”、“德国手工业行会培训考试认证基地”落户我院,着力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技能人才。
我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国家级重点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创建于1974年,三十四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管理、特色、品牌的办学理念,紧紧依托广东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在技工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形成完善的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机制,建立了初、中、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格局。
学校2004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等七个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就业促进先进单位”和“教育创新全国百所名校”,2007年荣获“广东省技工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和“高技能人才培训贡献奖”,在2007年度广东技工学校竞争力评估中,我校荣登“2007广东技工学校竞争力排名第一”。
学校分设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天河校区和白云校区、番禺校区,建筑面积达180000平方米,每个校区教学、生活、文娱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教学设备充实先进,建有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馆藏图书7万余册。学校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经验丰富、锐意进取的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80%,技师和高级技师占35%,“双师型”教师占40%,有两位教师获得“广东省技术能手”和“五一劳动奖章”,一位教师获“南粤技术能手”。2006年广州数控杯第五届全省技工学校教师技能大赛中,我校教师代表队技压群雄,获得团体第一名。
学校设机械制造系、机电工程系、轻化工程系、艺术设计系、信息技术系等5个专业系。学历教育开办有中、高级和技师班,开设28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5万人,其中高级技工和技师班学生达780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2.5%,每年为社会培养培训各类技能型人才1.2万余人。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所”、“高新技术考试站”、“特种作业定点培训站”开办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短训与鉴定,鉴定工种14个,重点培训和鉴定高技能人才,每年短期培训达500人次,各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超过10000人次。
我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等方面与企业和行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长期稳定合作的企业26家,每年提供的学生奖助学金达100多万元。丰富的办学经验、独创的教育模式、优秀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善的办学设施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保障了优质的办学质量,建校以来,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推荐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广东省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广州市冶金技师学院)是市属技工学校中第一所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第一所高级技工学校和第一批技师学院。2004年又被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长期以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学校深化改革、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成为广州市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领跑者。现在校学生6200多人,其中高级班学生近3000多人。教职工人数275余人,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是广州市首家办学规模超万人的市属公办示范性万人学院、首家国家重点技校、首家高级技工学校、首批技师学院、首批国家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成员单位,直属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学校占地面积约1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0多平方米.分设中心校区、南校区、北校区
学校前身为广州合金钢厂技工学校,创办于1975年。
1984年以前,学校规模很小,只有两三个班,学生80多人。实习工场仅有150多平方米,各类机床仅有6台。
1988年,学校被市政府批准为独立建制的广州市冶金技工学校。
1990年,易址奠基,建设新校园。1994年,学校被批准为省重点技工学校。
1998年,学校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
1999年,学校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
2003年,学校被批准成为冶金技师学院。
2005年12月,四校合并。
2005年12月,随着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调整,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广州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广州市橡胶中等专业学校、广州市橡胶技工学校四校合并组成新的广州市冶金高级技工学校(广州市冶金技师学院),直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学院拥有在校生13000人,其中院本部在校学生7500多人,包括预备技师班、高级技工班学生近5000多人,成为广州市第一所公办万人技工学校。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
中心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鹤洞校区位于广州市芳村区白鹤洞,江高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长岗段。全校占地约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0多平方米,其中中心校区占地面积63345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在办学条件方面,学校拥有规模较大、布局合理的教学楼、实习楼、实验楼、培训综合楼、汽车培训大楼等教学场所,有先进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中心、计算机网络与维修实训中心、动漫设计中心等一批国家示范性实训基地。学校拥有各类图书48850册,教学用计算机885台,语音实验室座位176个,各类教学设备、实习仪器固定资产总值3044万元,在学生生活方面,学校有配备太阳能热水器的公寓式学生宿舍,有塑胶跑道的田径场,人造草皮的足球场,以及篮球场、羽毛球场、形体训练室等生活体育设施,能够充分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学校资产总值达1.6亿多元。
科学的管理架构。
学校由教学机构和管理机构两大模块构成。教学机构包括经济贸易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公共基础系。管理机构有办公室、政工处、学生处、财务处、教务处、招生工作处、就业指导处、总务处、技能培训鉴定处、实训处、教研室等11个部门构成。学校
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行政队伍。全校共有教职工545人,其中专任教师345人,行政与教辅人员237人。
规范的管理。
学校把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日常管理,实现了教育教学、德育、教研、后勤、人事工作等各方面全部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同时,在管理中运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置)进行过程控制。对任何一项工作从计划、过程到结果都采用持续改进的方法。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跟踪验证,对工作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加以消除,而且有跟踪验证并及时总结和改进,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执行效果。
优秀的办学团体。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学院按照办学规模、梯次配备、专业配套、气质互补、职能相称的整体要求,不断优化管理队伍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并制定了后备干部的发展、培养、推荐等工作的科学程序和机制。学校的校级领导班子设有校长、党委书记各1人,副校长4人。建校以来,历届校领导班子都坚持紧密合作、励精图治,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作为立校之本,着力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取得了出色的办学成绩。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冶金技工学校先进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广州市先进集体”、“广东省技工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曾连续12年被市劳动保障局评为“先进单位”,成为广州市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领跑者。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校领导班子以建设具有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品牌学校为目标,提出了坚持“三个接轨”和“三个特色”、“创立八大优势”的办学思路,使学校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方面获得了迅速发展。
仅2019年我院获得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达到100多项:其中世界级竞赛获奖1项,国家级竞赛获奖5项,省级竞赛获奖10项。
以产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
开设有移动互联网、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大数据、新能源汽车、VR技术、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智能制造应用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电子竞技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航空服务等热门专业,就业更有保障。
校企协同培养“时代工匠”
与珠三角2300多家大中型企业深度合作(其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广东100强企业100多家),共建“教育培训中心”、“产学研中心”和“企业定向培养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
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的育人模式
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不断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的理念,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从社会、体力、智力、职业、情感和精神六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多姿多彩
学院内有白云文学社、管乐团、无人机俱乐部、电竞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书法协会、美术协会、雕刻协会、英语协会、3D打印协会、舞蹈协会、汽车改装协会、摄影协会、武术协会、礼仪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网球协会、时装模特协会等百余个社团丰富您的校园社团生活,学子们课余时在他们喜欢的社团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兴趣和专长得到很好的发展。
技校推荐
2019-12-16 19:23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校简介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坐落于美丽的珠江河畔,由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曾志同志在1958年创建,是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属下公办全日制职业学校。半世纪以来,伴随着共和国工业的发展,学院坚守和传承具有机电独特性格和气质的“初心文化”,凭借着“机”与“电”的办学积累和沉淀,一路走来。学院不忘办学初心,牢记首任校长曾志同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校简介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坐落于美丽的珠江河畔,由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曾志同志在1958年创建,是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属下公办全日制职业学校。半世纪以来,伴随着共和国工业的发展,学院坚守和传承具有机电独特性格和气质的“初心文化”,凭借着“机”与“电”的办学积累和沉淀,一路走来。学院不忘办学初心,牢记首任校长曾志同
●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广州市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学校简介世赛冠军院校学生获奖硕果累累仅2019年我院获得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达到100多项:其中世界级竞赛获奖1项,国家级竞赛获奖5项,省级竞赛获奖10项。以产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开设有移动互联网、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大数据、新能源汽车、VR技术、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智能制造应用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电子竞技管理、城市轨道交
●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学校简介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是直属广东省教育厅的公办全日制商贸类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创办于1951年。学校座落于广州市风景秀丽的珠江畔,校园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绿树婆娑、空气怡人。校内实行半封闭式管理,生活设施完备。1994年以来被评为“文明校园”。2010年学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广东省教育厅命名我校为“广东省德育示
有很多学生会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和广州市芳村区职业高级中学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广州市芳村区职业高级中学好,还是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对比广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学校简介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是广州市重点职中。与广州市广播荔湾分校、荔湾区教育培训中心大整合后,实行一套班子三个牌子的管理模式,资源优化整合,实现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与培训一体化。职中与在校生规模双双超过1500人,构建了既可抢占就业岗位,又可从中职到的立交桥,为中职学生的生涯设计创设了理想的平台。因此,办学质量逐年提高,考证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学校简介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是广州市重点职中。与广州市广播荔湾分校、荔湾区教育培训中心大整合后,实行一套班子三个牌子的管理模式,资源优化整合,实现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与培训一体化。职中与在校生规模双双超过1500人,构建了既可抢占就业岗位,又可从中职到的立交桥,为中职学生的生涯设计创设了理想的平台。因此,办学质量逐年提高,考证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学校简介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是广州市重点职中。与广州市广播荔湾分校、荔湾区教育培训中心大整合后,实行一套班子三个牌子的管理模式,资源优化整合,实现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与培训一体化。职中与在校生规模双双超过1500人,构建了既可抢占就业岗位,又可从中职到的立交桥,为中职学生的生涯设计创设了理想的平台。因此,办学质量逐年提高,考证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学校简介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是广州市重点职中。与广州市广播荔湾分校、荔湾区教育培训中心大整合后,实行一套班子三个牌子的管理模式,资源优化整合,实现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与培训一体化。职中与在校生规模双双超过1500人,构建了既可抢占就业岗位,又可从中职到的立交桥,为中职学生的生涯设计创设了理想的平台。因此,办学质量逐年提高,考证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学校简介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是广州市重点职中。与广州市广播荔湾分校、荔湾区教育培训中心大整合后,实行一套班子三个牌子的管理模式,资源优化整合,实现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与培训一体化。职中与在校生规模双双超过1500人,构建了既可抢占就业岗位,又可从中职到的立交桥,为中职学生的生涯设计创设了理想的平台。因此,办学质量逐年提高,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