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贵州医科大学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
校友会(综合) | 253 | 273 |
武书连 | 327 | 374 |
US排名 | 1728 | - |
软科(医药) | 57 | 5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27 | 16127 | 45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73 | 38814 | 45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1 | 67111 | 367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一批 | 457 | 48232 | 45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56 | 9985 | 556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30 | 17799 | 479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63 | 44516 | 367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384 | 110305 | 367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45 | 12740 | 479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521 | 21104 | 479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8 | 49336 | 348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96 | 39677 | 487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9 | 71525 | 348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8 | 134531 | 180 | |
2021 | 应用型本科 | 本科一批 | 505 | 35185 | 487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一批 | 489 | 43377 | 487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02 | 95544 | 34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33 | 9637 | 53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96 | 18710 | 413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28 | 44011 | 180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64 | 29303 | 413 |
贵州医科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38年的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隶属于教育部的九所国立医学院校之一。1950年更名为贵阳医学院,2015年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是贵州省唯一拥有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省属重点高校。
1938年3月,为谋战时急切之需,立西南之医学基础,救济流亡学生之学业,在首任院长、我国早期热带病学专家、医学教育家李宗恩博士的带领下,杨崇瑞、朱章赓、汤佩松、贾魁、杨济时、刘维德、洪谦、林绍文、侯宝璋、张孝骞、郭秉宽、王季午、朱懋根、李瑞麟、李漪、王志均等大批文学、医学先驱云集贵医,在室如悬磬的环境中,国立贵阳医学院应运而生,开创了贵州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临床医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临床医学类 |
预防医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药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药学类 |
医学检验技术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医学技术类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口腔医学 | 本科 | 五年 | 口腔医学类 | ||
药学 | 本科 | 四年 | 药学类 | ||
护理学 | 本科 | 四年 | 护理学类 |
广西中医药大学原名广西中医学院,前身为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培养本科层次的省立中医药教育、科研和临床机构。学校建校于1956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中医药学府,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获得教育部授权开办研究生教育的中医药院校,是广西高校及西部12个省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最早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的高校。1970年南宁医学专科学校(原南宁大学医学院)并入,组成新的广西中医学院。1976年开始留学生教育,1978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96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9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后。 2012年3月29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中医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针灸推拿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中医学(“5+3”一体化)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五年 | 中医学类 |
中药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中药学类 |